又有風吹草動,為防失聯,煩請各位同步關注一下我的備用小號“飛箭財經”↓
作者:餘飛
01
廣州,房價唯一仍在下跌的一線城市
在之前寫的總結廣州樓市最近兩個月樓市行情的文章中,我說過,廣州相比於京滬深,比較尷尬:
量漲價跌。
10月份,四大一線城市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紛紛飆升。
深圳新建住宅網籤套數4153套,是9月份1686套的2.5倍。二手住宅網籤套數6118套,是9月份3191套的1.9倍。
北京二手房網籤1.7萬套,環比增長31%,創19個月新高;新建商品住房網籤0.45萬套,環比增長50.1%,也為今年以來高點。
上海 新建住宅成交面積64.3萬平方米,環比增加39.8%,同比增加14.4%。二手房成交24376套(網籤資料),環比上漲了54.25%。
廣州市新房網籤面積累計111.21萬平米,網籤套數10463套、成功破萬!創下年內新高!
10月份,全市二手住宅網籤13188套、125.8萬㎡,環比分別增長29.5%、26.0%。
在這種局面下,北京、上海、深圳的房價均上漲了,尤其是上海和深圳,新房與二手房價格,均上漲。
但廣州卻是個例外,作為唯一一個全面不限購的一線城市,放開力度最大的一線城市,新房和二手房價格仍在下跌。
10月份,廣州新房環比下跌0.7%,二手房環比下跌0.4%。
12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最新資料顯示, 11月份,廣州新房環比下跌0.3%,二手房環比下跌0.4%。同期的滬深,新房與二手房均在上漲,北京二手房在漲。
進入12月份,廣州依舊很尷尬。
儘管有許久未見的日光碟加持,但新房周度成交,仍在一路走弱。
02
廣州樓市,明顯轉弱
日光碟,是位於白雲區的越秀雲悅。
上上週,該專案推出了3號樓共計105套房源,吸引了超過500組客戶,相當於5個人搶一套房,價格介於5.3萬-5.8萬元/平方米之間,所有房源在開盤後2個小時被搶購一空。
據時代財經總結,這是廣州2023年以來的首個日光碟。
然而即便有日光碟加持,上週廣州的新房成交量,仍在明顯走弱。
克而瑞廣佛區域披露的資料顯示,上週廣州新房成交了1535套,成交面積16.79萬㎡,環比下跌24%。
從上圖可以看到,廣州新房成交量從上個月開始就明顯轉弱。從廣州中原地產研究院披露的資料也可以看到,11月份廣州新房成交面積53.66萬平方米,環比又下降了19%。
廣州的二手房11月份熱度創下了一年多新高,11月份二手住宅網簽了11418套,這一成交量是過去兩年來第二高,僅次於去年3月份。
不過,廣州的二手房仍是以價換量出來的。根據合富研究院披露,目前廣州房地產市場二手房業主們,仍以降價為主導。
而且降價幅度越大,出手速度越快。降價10%以上的去化週期只有降價5%至10%的一半。
在目前的情況下,廣州的業主們也陷入了糾結,到底是想要賣得快還是賣得貴。
03
廣州相比於京滬深,為何樓市不夠強
關鍵問題來了,廣州相比於京滬深,為何總是顯得尷尬?根本原因還是產業與經濟實力,與京滬深漸行漸遠。
和京滬就不用比,就拿與深圳相比較來說。
從修正的歷年GDP資料來看,2012年深圳超越廣州,登上了中國第三城寶座。2015年深圳將差距領先至1000億,2016年領先2000億+,2017年領先3000億+,2018年領先4000億+,之後略有縮小,2022年差距再度擴大至3500億+。
2023年,深圳將差距再度擴大至4250.67億元,這是深圳與廣州之間差距歷史第二大。
4200億+的差距,在深圳規模大且增速又快的背景下,廣州想要追趕深圳,難度越來越大。
製圖:城市財經;資料:深圳、廣州統計局
而且,去年以來,廣州的經濟受到燃油汽車產業影響,出現了困境,與京滬深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擴大。
2024年前三季度,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為22149.9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0%。
22149.9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80.11億元。無論增量還是增速,在GDP十強城市中,均位列倒數第一。
廣州被深圳甩開,有人總拿財政說事,說深圳是二級財政,財政收入只需上交中央,而廣州是三級財政,不但需要上交中央,還需要上交給省裡,
這話只對了一半。
廣州是副省級城市,深圳是副省級城市兼計劃單列市。前者需要向中央、省上繳財政,而後者理論上只需上繳中央即可,這是事實。
但:
第一,當下的五個計劃單列市深圳、寧波、青島、大連和廈門,事實上每年都會向省裡交一部分財政,儘管比例很低,但不是沒有繳納。
第二,廣深財政差距,主要不是三級財政與二級財政之間的差距,而是兩座城市創造財政能力的差距。
之前,我在寫《無力追趕!廣州與深圳,漸行漸遠了》一文中,梳理過資料。
根據粵開證券研究院的分析,2019年廣深貢獻的中央、省、市可用財力比重分配為 57:10:33、57:1:42。
也即廣州與深圳上繳中央的財政比例接近,都是57%。差距在向省裡上繳比例,廣州是10%,深圳只有1%,最終導致自留比例,廣州比深圳低9個百分點。而由於深圳財政規模遠大於廣州,所以導致廣深之間最終可以留用的財政收入,廣州只有深圳的一半。
從2023年的資料來看,實際上深圳對中央的貢獻財政,比廣州高很多。
深圳市財政局的資料顯示,2023年,來源於深圳轄區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645.2億元,其中中央級收入6532.4億元;地方級收入4112.8億元。
2023年深圳可以留用的財政收入是4112.8億元,再加上一般債收入和各類轉移性收入,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計5874.1億元。
2023年廣州可以留用的財政收入是1928.9億元,加上上級補助收入646億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38.7億元、調入資金455.3億元、上年結餘115.4億元、債務轉貸收入191億元后,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3575.3億元。
廣州與深圳最終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相差約2300億元,這裡總收入都包含了中央的財政轉移。
說了這麼多,是強調一點。廣深財政差距,主要不是三級財政與二級財政之間的差距,而是兩座城市創造財政能力的差距,最終導致留用比例相差不大,但最終的結果卻相差2300億元。
所以,廣州與深圳之間的差距,本質是產業結構問題與頂層設計問題。
在頂層設計上,深圳是國家經濟特區,是“雙範”城市。所謂“雙範”城市,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
頂層設計優勢,政策資源傾斜自然不同,廣州根本無法招架。
產業上, 深圳與廣州,都是產業強城,都是工業強城,但深圳是強者中的強者。
深圳已然是工業第一城。
工業總產值全國第一,深圳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8467.96億元。
同期的廣州,沒有公佈2023年的資料,2022年廣州全部工業總產值25574.4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3928.58億元。
製圖:城市財經;資料:各城市統計局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第一,2023年深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818.61。
廣州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145.89億元,只有深圳的不到一半。
規模以上工業營收,廣州也只是深圳的一半。去年深圳的規模以上營收4.85萬億元,廣州為2.46萬億元。
按照工信部劃分的41個工業大類來看,深圳與廣州擁有總產值超過千億的產業,數量接近,深圳7個、廣州6個。
但是,深圳僅一個資訊產業,就足以吊打全國所有城市。
2022年,深圳市的計算機、通訊和其他電子裝置製造業總產值25575.79億元,位居第一,也位居全國第一。僅這一個產業的總產值,就超過了廣州市全部工業總產值(25574.41億元)。
全國擁有千億產業(說的是單個產業,不是產業叢集)的城市,只有深圳、蘇州和東莞,且都是計算機、通訊和其他電子裝置製造業。深圳是2.56萬億,蘇州是1.2萬億,東莞是1.1萬億。
製圖:城市財經;資料:深圳市統計局
廣州的當家產業是汽車產業,2022年汽車製造業總產值6470.48億元。2022年這一產業是深圳的三倍多。
製圖:城市財經;資料:廣州市統計局
然而,這一產業對深圳的優勢,在去年與今年的發展下,優勢在大幅縮小,廣州的廣汽受困,而深圳的比亞迪、華為則在狂奔,這是這兩年,深圳與廣州經濟走勢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
04
廣州樓市後續會如何
恰如我前兩天分析深圳樓市的文章中說到的,從資料來看,深圳的新房成交量也連續下跌了四周,但二手房成交量仍維持在高位。
僅靠一輪政策支援,行情很難持久,所以後面必定還會源源不斷。
畢竟這一次,從官方的態度來看,勢必要穩住樓市。12月9日在北京召開的重要會議,也再次強調,穩住樓市。
北上廣深房地產行情早晚會轉變,但節點不好預測。
公眾號地產總裁內參最近提出了一個觀點,說房地產回溫,需要闖過四關:
第一關:即926救市後,看11月能否挺住,這是回穩第一關!
第二關:回穩第二關是“明年小陽春”能否實現?
第三關:回穩第三關是2025年100萬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樓改造以及國家下場收儲收購落地,是否能按時按量落實完成?
第四關:回穩第四關,中國老百姓的就業、收入和經濟預期是否在2025年能有邊際性改善。
目前才闖過第一關,後面還有三關要闖。
其實,最關鍵的就是第四關。
這也是我不斷強調的, 收入是就業的函式,就業是經濟的函式。只有這些改變,預期才能改變,只有預期改變,大家才有能力有意願入場。
所以,現在仍可以繼續觀望,讓子彈繼續飛。
原創不易,辛苦動一動你的小指頭,在文章右小角點個在看、點個贊。歡迎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轉載、廣告投放、加讀者群,加微信:593594349(備註來意,否則不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