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A股創新藥企業股價平均下跌19.17%。在499家醫藥企業中,近八成股價年線下跌,數量遠超2023年。
然而有一家藥企卻是個例外,股價漲幅超過了不少信創、半導體、AI等熱門板塊。它就是百利天恆,過去一年股價漲幅超38%,被視作中國醫藥產業最大的一匹“黑馬”。
一個仿製藥出身的企業,卻在創新藥賽道“殺”了出來,而且這家公司實際手中還沒有商業化成功的創新產品。只是憑藉臨床管線BL-B01D1,全球唯一一個能使HER3成藥性變為可能的EGFR/HER3雙抗,2024年公司就達成了一項首付款56億元、潛在總交易額達600億元的全球戰略許可協議,創下了全球ADC領域單項資產交易額的最高紀錄。
截至1月21日,百利天恆總市值逾776億元,超過了A股大部分醫藥上市公司,其創始人朱義也榮登2024年的“科創板首富”。在最近披露的業績預告中,公司坦言:2024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為58億元左右,同比增加932.27%;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在36億元,首次實現扭虧為盈。
目前為止,百利天恆是國內淨利潤最高的創新藥企。
賺錢,還得靠創新藥
百利天恆的基因並不帶創新,完全是透過“後天”押注。1996年,其前身百利藥業是做仿製藥起家的,首款仿製大單品利巴韋林顆粒風靡一時,2023年1月,公司成功在科創板IPO。隨後,公司業務板塊就被鮮明分割開來。一方面,在藥品帶量採購、一致性評價等的影響下,公司主營業務營收逐年下滑;另一方面,公司即宣佈調整部分募投專案的資金分配,重金研發ADC。
公司主營的三款鎮靜鎮痛類麻醉藥物丙泊酚中/長鏈脂肪乳注射液、丙泊酚乳狀注射液、鹽酸右美託咪定注射液等產品納入集採;中成藥黃芪顆粒和柴黃顆粒的原材料價格瘋漲,導致公司產品實際銷售收入連年下降。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及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銷售額分別為7.95億元、7.02億元、5.60億元及1.65億元。
到2024年初,百利天恆眼看就要撐不下去了,2024年第一季度末時的賬面資金不夠支撐一年研發開銷。關鍵時刻,投入重金創新的ADC起了作用。
2024年3月11日,百利天恆收到了就雙抗ADC BL-B01D1專案協議的57億元首付款,金額是其IPO融資的7倍之多。在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中,公司表示營業額的94.2%來自與百時美施貴寶的許可及合作協議所產生的許可費收入。
ADC的設計難點不僅僅是簡單的選擇抗體分子、連線子和有效載荷,而是如何將這些“零件”有效組合,目前國內,百利天恆是少有的具備綜合能力的公司。百利天恆曾稱,BL-B01D1的有效載荷更出色,與第一三共的新一代HER3-ADC藥物U3-1402相比有效性有可能更勝一籌。百利天恆還在開發這款藥物的乳腺癌適應症。去年底舉辦的2024 SABCS大會上,BL-B01D1對三陰乳腺癌、HR+/HER2-乳腺癌,以及HER2+乳腺癌等領域也都顯示出優效性。
太平洋證券預測,百利天恆已在國內啟動BL-B01D1的7項實體瘤III期註冊臨床,今年有望完成鼻咽癌或食管癌III期臨床,並提交上市申請。1月2日,該藥還被國家藥監局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名單,國內上市時間有望進一步縮短。海外I期臨床也在順利推進,資料有望在今年讀出。
百時美施貴寶估計:該藥大約2028年可在美國上市,首年預計年銷售峰值就能超過69億元。如果後續情況順利,依據協議百利還可能獲得高達600億元的額外付款,就算是隻出不進、高研發投入,也夠百利“吃”很長時間了。
富貴,險中求
百利天恆野蠻式增長讓行業眼饞,負面議論聲也接踵而來。通常來講,單一品種撐起的市值,公司站得越高越怕摔下來,更何況,百利短期內難以依靠創新產品獲得商業化轉換。簡單來說,大部分人並不看好這種賣管線換錢的一次性置換交易。
百利目前已經成功研發出6款潛力較大的臨床ADC藥物管線,比如治療乳腺癌、胃癌、等實體瘤的HER2-ADC;治療三陰乳腺癌、肺癌、胃癌的TROP2-ADC;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的CD33-ADC;治療胃癌、胰腺癌等實體瘤品種等。2024年上半年,3款藥的III期臨床成功取得進展。有了大筆資金進賬,百利天恆後續研發投入更有保障,產品的未來路徑只會更加明晰。
百利天恆董事長朱義曾公開表示,所有底層核心技術平臺的每個環節都是公司自己在做,透過“海外做前端創新,國內接力研發”,公司掌握大量的底層關鍵資料,既能幫助進行技術上的迭代和升級,也能把握好ADC應用方向,以此不斷研發出系列ADC新藥出來。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全球ADC藥物市場規模預計到2030年,將增長至662億美元。百利天恆也想借此開啟國際視野,借力A股企業赴港浪潮機遇。朱義坦言:“赴港上市是為了夯實資金儲備。國內很多大藥企資金儲備是不夠的,前十大頭部公司資金儲備與全球前二十大藥企賬上現金不在一個量級。國內資本市場支援力度不夠。”
1月21日,百利天恆再次遞交港交所上市申請。
只是,國產ADC新藥研發管線並不是一片紅海,進入臨床的國產ADC就有155款,臨床專案更是佔全球管線逾40%。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新的一年已經來到,百利天恆又將以怎樣的姿態落地?
撰稿丨苗苗
編輯丨江芸 賈亭
運營|霧紀
插圖|視覺中國
宣告:健識局原創內容,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