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2 月 19 日訊息,歐洲汽車工業協會(ACEA)週四公佈的資料顯示,繼 10 月份勉強實現增長後,歐洲 11 月新車銷量再次轉為負增長。法國和義大利市場的大幅下滑以及德國市場的停滯是導致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資料顯示,電動汽車(EV)銷量的放緩僅部分被混合動力汽車註冊量的增長所抵消。混合動力汽車註冊量已連續第三個月超過汽油車。
歐洲汽車製造商正面臨需求疲軟、生產成本高企以及向電動汽車轉型等諸多挑戰,同時還要應對來自中國汽車製造商的競爭。
具體資料方面,11 月份歐盟、英國和歐洲自由貿易聯盟(EFTA)的新車註冊總量同比下降 2%,至 106 萬輛。
IT之家注意到,品牌方面,大眾汽車在歐盟、英國和 EFTA 的註冊量增長 2.8%,汽車增長 9.2%,而 Stellantis 則下降 10.8%。
在歐盟,純電動汽車(BEV)的銷量在 11 月份下降了 9.5%,主要原因是法國和德國市場的大幅下滑;混合動力汽車(HEV)的銷量則增長了 18.5%,連續第三個月實現增長。
自 11 月起,和上汽集團開始受到歐盟對中國產汽車新關稅的影響,其在歐盟的銷量分別下降了 40.9% 和 7.8%。
11 月份,在歐盟銷售的電動汽車(包括 BEV、HEV 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PHEV)佔乘用車註冊量的 55.8%,高於去年的 51.8%。
隨著歐盟新的二氧化碳減排目標將於明年實施,ACEA 表示需要對相關法規進行審查,並正在與歐盟立法機構就此進行討論。ACEA 總幹事西格麗德・德弗里斯週二對路透社表示:“轉型在紙面上已經制定好了。在紙面上,它可能完美無缺,但現實並非如此。在歐洲,我們面臨一些問題,我們的能源和電力價格非常昂貴,我們在歐洲本土還沒有實現電氣化所需的原材料和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