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內憂外患的特變電工(600089.SH),連遭重挫。
2024年12月24日晚,特變電工公告,已在港股上市的控股子公司(1799.HK)終止A股IPO。
2025年1月17日晚,特變電工披露預計2024年淨利潤下滑59.81%至63.55%。
公司業績,已連續兩年銳減。
股價方面,2022年以來跌跌不休,期間一度腰斬。昔日市值接近1200億元的績優白馬,而今僅600億左右。
公司31萬股東的心,掉入冰窟。
特變電工目前有多嚴峻?
公司三大業務,全部遭遇困難,只是困難程度有所不同。
最困難的是光伏業務。
特變電工光伏業務依託子公司新特能源,主要產品是矽料。
光伏產業鏈近年內卷有目共睹。矽料屬於光伏上游原料端。2022年末以來,矽料價格持續下跌,至2024年4月,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矽業分會宣佈,矽料行業已經全面虧損。
2023年,新特能源淨利潤下滑67.56%,2024年預計虧損38億至41億。作為特變電工的核心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業績不佳,拖累了特變電工的整體表現。
行業目前也出現一些積極訊號。
2024年,光伏行業有一定程度的產能出清。同時工信部、光伏行業協會出手引導行業健康發展。目前,不少機構樂觀預計2025年行業有望出現好轉。
是否真能好轉,能好轉到什麼程度?顯然誰也說不準,只能說抱有美好願望吧。
公司還有煤炭業務,也正承受壓力。
特變電工的煤炭產品是供應火力廠的動力煤。2021年起,動力煤價格持續下滑,以北方港口動力煤為例,最新價格765元/噸,較2021年高位下跌超70%。
2022年中期,特變電工煤炭產品毛利率47.87%,到了2024年中期已經只有34.09%。
最後就是變壓器業務,目前特變電工遭遇競爭壓力。
電力裝置企業主要訂單來源於國網採購。
2023年,特變電工在1到5批中標企業中佔有率位列第一,2024年已經屈居第二,第一換成了競爭對手山東電工。
研發創新能力是國網招標重要考察因素。資料顯示,近年特變電工研發投入極低。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發費用佔營收比重均不到1.5%,遠低於許繼電氣、平高電氣等同行。
新特能源A股IPO失敗,意味著特變電工未來壓力可能進一步加大。
如果特變電工不輸血新特能源,新特能源很可能在行業洗牌中掉隊。
目前,新特能源三大生產基地,新疆準東和內蒙古包頭已全面停產,只剩下老基地甘泉堡苦苦支撐。
準東專案如果持續停產,對新特能源的未來發展打擊非常致命。
自家最先進的產線停產,意味著客戶會被競爭對手搶走。
準東是新特能源最新的生產基地,一期2023年8月建成,理論上技術水平最高。這也是新特能源計劃在A股IPO募資投入的專案。新特能源原本打算在A股募資88億元,大幹一場。
而特變電工和新特能源之所以忍痛停產了準東專案,原因很可能是成本控制不住。保留下來的繼續生產的甘泉堡基地自備電廠,電價更便宜。
事實上,特變電工對新特能源的“輸血”,已經在進行。
2024年12月7日,特變電工公告將子公司準東能源49%的股權以15.08億元的價格轉給新特能源,這場交易,準東能源估值對應的市盈率僅約4倍。可以說特變電工是“半賣半送”給新特能源注入優質資產。
準東能源是一家火電廠,業內認為,特變電工這是卡在環保政策更嚴格之前,讓新特能源電力能自給自足。
然而,新特能源缺錢的問題終究要解決。準東專案總投資額高達176億元,A股IPO失敗,缺了的錢,特變電工能不能補?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