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二十多年的高速發展之後,房地產開始迴歸正常模式。
房地產相關的宏觀經濟資料,也支援這個結論。
統計部門的《2024年全國房地產市場基本情況》中,房地產的三大指標,無一例外均有超過10%的跌幅。
按可比口徑計算,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0.6%,銷售面積下降12.9%,銷售額下降17.1%,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下降17.0%。另外,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增長10.6%。
將這組資料表達的意思,轉換成大家都能聽懂的話,那就是:地產老闆投資下降,同時房子賣不動了。
從區域看,東部、中部和西部2024年商品房銷售面積跌幅超過12%,銷售額跌幅超過16%。例外的是東北地區,銷售面積下降9.7%,銷售額下降11.4%,情況好過其他區域。
這是全國房地產在2024年度總體的發展情況,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前述的房地產高速增長模式停止了。
對老百姓而言,如果買房用於剛需的居住,這些指標的參考意義均不大,房子賣不賣得動,並不影響剛需。更有意義的是房價多少?房價收入比是多少?
我們整理了2000年以來的住宅商品房銷售資料,以及歷年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用於展示前述這兩個指標的變化情況。
從價格看,2024年全國住宅商品房的平均銷售價格為10419元/平,低於2021年和2023年,略高於2022年度。
但從趨勢看,這是2000年以來的第三次下降,前兩次分別是2008年和2022年。
鑑於前兩次均有明顯的影響因素,所以如果不考慮價格因素,房價持續下降會是接下來幾年的大趨勢,跌破1萬/平,很可能是2025年會發生的事。
以前述價格為基礎,得到購買一百平房產,不吃不喝需要工作的年份,2000的時候為31年,2024年跌破20年,約為19.2年,比2023年度下降了1.8年。
考慮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包括了老人小孩在內的,所以三口之家,用三分之一的收入來買房,那剛好需要19年可以還清房貸。
隨著收入水平的持續上升,這個年限會越來越低。從我們整理的各城市城鎮居民房價收入比資料看,很多城市房價收入比已經跌到12年或更低了。
在未來幾年,全國房價收入比跌破15年,也是很可能會發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