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標題呢,可能有的朋友會充滿疑惑。
畢竟呢,對於大多數人,定存是現在存錢很合適的方式。它很靈活,便利,而且也滿足安全性。
現在,大家都瘋酷愛存錢,有關存款的資料呢,也屢創新高。
但這幾年來,如果對利率比較敏感的朋友,會發現利率會越來越低。
幾年前,隨便找一家大銀行,都有3%以上的定存。但現在的話,去國有大行存錢,已經無法找到2%以上的存款了。
而且根據去年定的目標,2025年還會有幅度較大的降息預期,預期有30-50個基點。
由此,我們如果能找到,能鎖定利率的辦法,就沒必要去買定存。
特別是5年期的定存,著實有更好的選擇。
下面呢,我就給 大家分享一下,存款的替代方案,大家可以跟著我來分析下,我所說的有沒有道理。
其實這幾年來,我們不定期都會給大家分享一下有關存款的替代方案。
最早的時候2021年就開始了。
那個時候保險的預定利率是3.5%,而市面上的存款呢大概能做到3%左右。
當時的增額終身壽,最快的產品,可以5年回本。
我模擬的方案,就是用3年或5年的大額存單,來和增額從收益角度作為對比。
當時呢,銀行定存是3%,我計算收益,也直接按照能一直持續3%的收益計算。
這樣如果存50萬。
買單利3.0%的定存,那第9年,本息加一起,大概是63.5萬;
買3.5%增額呢,第9年能達到67萬多。
但當時很多人會質疑我,會說,存款利率怎麼會一直下行巴拉巴拉,認為我計算的不夠公平,對保險有利。
結果呢,4年過去了,增額第9年依舊能拿到這麼多的錢,因為對應的現金價值,都白紙黑字寫進合同。
但如果是買3年期的定存,首先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利率下降的現實。到期後,3%的定存哪裡去找,能維持2%都算是奢侈。
還有,依照現在的利率下降速度,後面買定存再到期拿出,1%估計都難了。
所以我按照利率估計一下,如果三年前買的是50萬定存,在現有的利率下,9年後,本息後大概59萬不到。
這麼一對比會發現差距真的非常明顯。
幾年前,若同樣存50萬,買定存和保險,不往遠了看,只算到第9年,利息就要差8萬多。
這個差距,已達到本金的15%,而且增額的價值,是終身鎖定利率,咱們只考慮不算長的第九年,後續差距會很大。
當然了我這樣對比,其實有些武斷。
比如很多朋友,就是打算在5年內用到這筆錢,那增額普遍的回本時間都6-8年來。沒回本前,這筆錢完全不能動啊。
那今天我就介紹給大家一個靈活性相對較強的方案。效果真的回本比買5年期定存要好。
還是拿出50萬,和大家對比一下,這個方案,和存款對比的效果。
其實呢就是我們一直給大家推薦的快返型年金產品,中郵人壽的郵愛一生2.0。
這次對比的仔細一些,就是會從各個維度分析下,涉及資金,三個維度,收益、靈活、安全都照顧到。
&收益
現在說收益,這個大家很關心的點。
50萬的話,我們買定存。
按照銀行1.55%的掛牌利率計算,具體效果呢,可見下圖。
定存的收益就很簡單。
利息按照對應的單利去算,然後5年後,對應的利息是多少清晰明瞭。
在這個5年期間內,這個錢可以取出,但取出的話,會損失利息。
接著我們來模擬下如果拿50萬,去投入定存替代方案,效果會咋樣呢。
假設30歲小姐姐,一次拿出50萬,具體收益情況見下表。
這個方案,第5年,能領回本金的10%,50萬的話,就是一次拿回5萬。
以後的每年,都能領回本金的2.4%,作為利息,即1.2萬元。
最香的是,活多久、領多久。就是壽命越長,領得越多。
並且更絕的是,5年以後,賬戶裡始終有一筆,接近本金的現金價值。這筆錢呢,可以完全取出來花。
如果對比同期收益的話,越往後,差距越大,甚至達到10-20萬。
需要注意的是,我這麼計算,其實對定存的結果有些“偏袒”。這主要是,我沒有把利率下行的情況考慮進去,全部按照1.55%的單利來計算的。
但現在的情況是,不用說5年、10年,就是僅限於今年三年內,利率會不會滑落至1.0%以下,都未可知。
從收益角度,如果我們買存款替代,絕對是優勢拉滿,而且是吊打。
&靈活性
接著我們再看來靈活性,就是用錢的便利程度。
上面也簡單和大家介紹了下,這兩種辦法在對應年份取出,是否會損失本息。
5年期定存,在存款期間,便利程度其實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便捷。畢竟,我們民間管定存叫“死期”。
這筆錢呢,如果在存期內取,拿不到原本利息,會按活期計算。
而存款替代方案郵愛一生2.0,只有前五年前取出會比較虧,甚至損失本金。
但超過5年以後,靈活性就拉滿。
在第5年,能領回10%本金後,往後每一年,都能拿到2.4%的利息。
有大額資金的使用需求,賬戶裡也有一筆接近本金的現金價值,可以退保取出。
其實很多朋友買儲蓄險,就是擔心它的靈活性問題。怕存太久,一直用不上。
那這個方案就完全避免了靈活性較差的情況。
既能提供一筆每年都能領取的現金流,還能保證賬戶本金可以靈活支配。不著急用錢,就可以把本金放在那,鎖定2.4%的利息;
若有急用,或者是,後續經濟回暖,有好的投資機會,那也完全可以取出來,去嘗試一下。
所以靈活性這塊。
5年內,5年期定存稍顯優勢,如果遇到急事,可以取出,但會損失利益;
5年以後,郵愛一生2.0絕對優勢。
最後呢,再來說一下,金融工具最後一個要素,安全性。
&安全性
對於安全性這塊,在我眼中呢,他們同樣安全。
定存呢受《存款保險條例》保障,以50萬為限。
這條需要注意的是,本息和最多不能超過50萬,若存中小銀行,儘量控制一下金額。
另一箇中郵的郵愛一生,是一款年金險。
產品從購買後,對應年份能拿多少,都白紙黑字地寫進合同。
每年領多少,現金價值是多少,都非常明確。保險,不僅受到的《保險法》的保障,背後還有我們強大的保險監管體系。
有關保司的安全性幾乎是我每隔一段時間,必談一次的內容。保險在國內金融體系的份量不言而喻。
可以透過這篇文章回顧。
所以安全性這塊,我覺得兩者都是市面上比較少的,安全等級最高,可以保證本息的工具。
這三輪對比完,相信大家應該理解,我為啥在題目裡和開頭,那麼直接為大家推薦,我說的辦法。
因為無論是收益、靈活性,還是安全,我都覺得要比我們買5年期的定存划算非常多。
更何況,還能鎖定2.4%左右的利率,這是在利率下行的時代,非常奢侈的工具。
我知道現在還會有人看我推薦的方案,如三年前、甚至是一年前,我們推薦用增額鎖定利率的那樣,質疑我。
但沒關係,這是我對經濟週期,對利率的一個預判。
這個需要時間證明,我相信,未來很多買上增額、養老金的朋友真正感受到,鎖定利率到底有多幸福。
我對這個方案的介紹,本打算到此截止。但和同事聊一下我文章的思路,她堅持讓我,再科普一下,郵愛一生背後的保險公司中郵人壽。
因為我們觀察下來發現,確實有很多對保險不懂的朋友,不知道中郵人壽實力到底如何。
所以呢,我也再多聊幾句,中郵人壽的背景,讓大家對它有一定的認知。
中郵人壽背後是郵政集團,由國務院直接控股。
對於郵政呢,大家應該去郵政銀行存過錢,或是寄過他家的快遞。(雖說郵政快遞速度確實不咋樣,但郵寄一些重要的檔案,還是會考慮它)
中郵人壽歷史不算悠久,在2009年才成立。但得益於它背後股東優勢,保費增速非常迅猛。
2024年前三季度,總保費破千億,排在第七名,成為與保險老七家有力的競爭者。
而且衡量安全性的指標,也都符合監管要求——最新核心償付能力123.2%,綜合償付能力196.9%,風險評級BB級。
總結就是,郵愛一生是一款品牌和收益兼具的產品。
特別是我覺得它非常適合,作為五年期定存的替代。
我相信,這種按照我們的推薦購買這款產品的朋友,多年後一定會感激我們的。
我本文以50萬為例,只是為了方便對比,不具備參考性。若大家想要了解更詳細,適合自己的方案,也可以讓掃以下二維碼,讓顧問老師幫你設計個。
最後呢,根據我的預判,過完年,利率還是會降的。
就如過去幾年,節奏一致。一般會是先降LPR,然後國有幾大行跟進降低存款利率,再傳導至中小銀行。
過去幾年,類似的情節,我已經非常習慣了。這期間,我們也會有一定的視窗期。
現在2.5%的收益,對於很多過往瞭解過儲蓄險的朋友,吸引力確實大不如前。但還是那句話,鎖定2.5%,終究比1%以下的定存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