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Meta釋出最新財報,扎克伯格談及DeepSeek、2025年AI投入
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君
美國當地時間1月29日,社交媒體巨頭Meta釋出了2024年四季度及全年的財報。財報資料顯示,Meta第四季度實現收入483.85億美元,同比增長21%;淨利潤為208.38億美元,同比增長49%,表現非常強勁。
在隨後的電話會議上,Meta創始人兼執行長扎克伯格重點談論了未來在人工智慧(AI)領域佈局的打算,以及他對DeepSeek等AI初創公司的看法。他表示,DeepSeek做了一些新奇的事情,他們還在消化,一些進步是值得他們學習的。
2024年四季度及全年淨利潤猛增
日活躍使用者數為33.5億
近期,Meta釋出了2024年第四季度財報。財報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Meta第四季度實現收入483.85億美元,較前一年同期增長21%,高於市場預期的469.9億美元;淨利潤為208.38億美元,同比增長49%;攤薄後每股收益為8.02美元,同比增長50%。
從2024年全年的情況看,Meta全年實現收入1645.01億美元,同比增長22%;淨利潤為623.60億美元,同比增長59%。
從淨利潤資料來看,2024年四季度Meta的淨利潤,較前面幾個季度實現了強勁的增長。
分業務來看,作為Meta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Instagram、Facebook和WhatsApp在內的Meta應用系列Family of Apps四季度收入達到473.02億美元;Reality Labs部門(負責生產Ray-Ban智慧眼鏡和Quest VR頭顯)的收入為10.83億美元。
報告指出,Meta第四季度日活躍使用者數(DAP)為33.5億,同比增長5%,Facebook的月活躍使用者數超過30億。Meta在2024財年的資本支出達到392.3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382億美元。
公司還表示,第四季度應用程式系列投放的廣告展示量同比增長6%,廣告單價同比增長14%;2024年全年,Meta廣告展示量同比增長11%,廣告單價同比增長10%。
在業績指引方面,Meta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將在395億美元至418億美元之間,同比增長8%至15%。2025年全年,預計公司的總支出將在1140億美元至1190億美元之間,資本支出將在600億美元至650億美元之間,主要用於支援生成式AI和核心業務。
扎克伯格表示,現在每天有超過33億人至少使用Meta的一款應用。“我們在人工智慧、眼鏡和社交媒體的未來方面繼續取得良好進展。我很高興看到這些努力在2025年進一步擴大。”
Meta的首席財務官Susan Li表示,今年對核心業務的投資將使Meta有機會在2025年繼續實現強勁的收入增長。
2025年將重點佈局AI領域
DeepSeek的一些進步值得學習
在Meta的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扎克伯格重點談論了未來在人工智慧領域佈局的打算,同時他還談到了對DeepSeek等AI初創公司的看法。
扎克伯格在電話會上表示,預計2025年高度智慧和個性化的AI助手能夠覆蓋超過10億使用者。Meta AI的使用者已經超過了其他助手,一旦服務達到這種規模,通常會形成持久的長期優勢。
扎克伯格認為,今年很可能是Llama和開源成為最先進和最廣泛使用的AI模型的一年。Llama 4在訓練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Llama 4 mini已完成預訓練,推理模型和更大的模型看起來也不錯。他們對Llama 3的目標是讓開源與封閉模型競爭。
他還預計,2025年將有可能構建一個具備中級水平工程師編碼和問題解決能力的AI智慧體,這將是一個意義深遠的里程碑,並有可能成為歷史上最重要的創新之一,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成為一個非常大的市場。
扎克伯格預計,Meta今年的資本支出將在600億美元至650億美元之間,將大力發展人工智慧。未來幾年,Meta還將投入數千億美元用於人工智慧基礎設施。
當分析師問到備受市場關注的DeepSeek,扎克伯格表示,考慮到最近的一些新聞,他們關注到來自中國的新的競爭對手DeepSeek。這是Meta正在談論的事情之一,即將有一個全球性的開源標準。從國家利益來說,採用美國標準很重要。因此,他們會認真對待這一點,希望建立AI系統,供世界各地的人們使用。
扎克伯格表示,DeepSeek做了一些新奇的事情,他們還在消化。一些進步是值得他們學習的,希望在他們的系統中實現。這是它如何運作的一部分,不管它是不是來自中國的競爭對手。
“我有點期待,每次釋出的新公司,都會有一些新的進步,讓其他領域的人學習。這就是科技行業的運作方式。”扎克伯格說。
但扎克伯格也表示,現在就對AI的基礎設施、資本支出等方面形成強烈意見和判斷可能還為時過早,這裡面同時發生著一系列趨勢。
扎克伯格稱,Meta不會因此減少AI支出,“我仍然認為,從長遠來看,大力投入資本支出和基礎設施建設將成為一種戰略優勢。”
製作:黃梅
校對:王玥
編輯:江右
稽核:陳墨
版權宣告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絡人:於先生(電話: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