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線為車,股價為輪,均線為路,成交量為糧
以前說:“棋盤裡,車無輪,馬無韁,叫聲將軍,提防提防。”
現在說:“股市裡,車有輪,馬有韁,叫聲新手,提防提防。”
股市裡,K線為車,股價為輪,均線為路,成交量為糧草或者油量。正好契合股市四要素“量、價、時、空”,缺一不可。
所謂“量為價先”,“車馬未動,糧草先行”,吃飽了才好上路,車輛加滿油才能跑的更遠。所以選股一定要選擇前期有過放量的個股,量能最好起伏有序,但量能不可過大,過大有出貨嫌疑。底部放過量的個股,證明前期主力籌碼收集的差不多了,接下來就可以拉昇了。
“莊為散先”,經過證監會多年來的打擊整治,現在已經沒有莊家的概念了,現在都稱為主力。主力永遠都會走在散戶的前面,總能先知先覺,提前埋伏。沒有主力眷顧的個股,就像水中的浮萍,隨風飄搖,遊移不定。有主力的個股,紅肥綠瘦,漲跌有序。怎麼判斷主力在吸籌埋伏呢?看均線,均線為路。主力既然先行,就要把路鋪好,陽光大道肯定便於主力的拉昇,而曲折坎坷的路,總是會令人磕磕絆絆,無所適從。路有沒有鋪好,我們主要看個股的股價有沒有站上20均線,股價上漲主要是資金推動的,散戶是沒有能力讓股價站上20均線的,按照我的經驗,一般只要股價站上20均線,並且在均線之上站穩三天不再跌破,後期必有一波較大的中線行情。
“賣在買先”,先有賣而後有買,每當你買股票的時候,都是在別人賣出的時候才能買進的,而K線最終的成型是由分時圖決定的,分時圖又是由盤中的買賣而造成的結果。但K線的週期還是太短,波動太大,只有超短線高手才去研究,不適合普通散戶去刻意關注它,其實K線這輛車能走多遠,空間有多大,並不是由車子決定,而是由輪子決定,而輪子能跑多遠,又是由油量多少決定,但最終能走多遠,又是由均線這條路決定的,因為油沒了半路還可以加,但路沒了,再好的車,再多的油也還是到達不了目的地的。所以要多把重點放在關注成交量和均線上面。
最後再來說一說這個“時”,所謂時間的車輪,但時間並不是週期,它包括週期,屬於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週期只是屬於總路程上的一個小迴圈,也就是車子需要在路上需要歇息加油,再加上會走走回頭路,總要耽擱點時間。比如說,唐三藏去西天取經,觀音菩薩原本打算是三年取回真經,但最後卻用了十四年。時間都浪費在了中間的波折上面了,中間的波折用的時間就代表週期。
前面的文章分析過:“大盤現在的年線週期還是向上的,也就是還在去往目的地的途中,並沒有到達目的地,期間所有的調整,都屬於小週期在作怪”。目前的調整,正好到達了年線週期的支撐位附近,這也是我提前喊出牛市近在咫尺的邏輯。”當然,所謂到頂之前往往瘋狂趕頂,高潮之後就是尾聲。相反,到底之前往往也會瘋狂趕底,越是急跌,越代表底部真的就要到來了。
黑馬股選股有什麼技巧?
俗話道,春江水暖鴨先知。成交量是股價的先行指標,市場上就有“天量見天價”一說。技術分析可以說就是對價格、成交量、時間三大要素進行的分析,而成交量分析則具有非常大的參考價值。雖然說成交量比較容易做假,但仍是最客觀、最直接的市場要素之一。
有經驗的成功投資者,捕捉黑馬時,一定很重視交易中成交量的異動。雖然成交量異動的個股不一定就是黑馬,但黑馬形成過程中必定伴隨成交量的異動。
如何從成交量的變化中來捕捉黑馬股的買賣時機呢?
(一)在個股黑馬初期,成交量會持續均勻放大。一般來說,出現不規則的放量時,短線會有大幅震盪,但並不會產生持續上升的行情,只有當成交量出現均勻,持續的放大,行情才能保持連續的上揚,從而才能出現大的黑馬。如
另一種情況是,在一輪中級以上行情開始時,應大膽介入第一隻放量大漲個股。如此往往能短期內就騎上大黑馬,獲取龍頭股大漲帶來的巨大收益。
(二)在黑馬中期,成交量會極度萎縮。這是因為主力資金在建倉後都要進行打壓洗盤,使成交量大幅萎縮。而當成交量再度放大時,主升浪就會到來,投資者此時應堅決介入,可吃到最厚的“肉段”。
(三)黑馬後期,縮量拉昇,放量出貨。黑馬股進入主升浪以後,由於主力控盤程度較高,成交量一般會保持均勻狀態或縮量狀態。
當黑馬股進入派發區域後,應特別注意成交量的變化。在派發區域,當單日換手率在10%以上時,應考慮減倉。
量價關係應用口訣:
1、高位無量就要拿,拿錯也要拿
高位指的是股價處於或接近歷史高位,高位無量橫盤走勢,是典型的上漲中繼形態,此時不宜輕易出局。
2、高位放量就要跑,跑錯也要跑
個股在高位經歷了一段較大漲幅後,股價已經處於高位,但成交量不斷增加,股價卻一直停滯不前,表明此時已經出現高位量增價平的現象,大機率是主力開始出貨。
3、低位無量就要等,等錯也要等
無量是因為主力還未做好拉昇準備,一旦放量就是大幅拉昇的時候。
4、低位放量就要跟,跟錯也要跟
低位放量是好事,通常是資金介入吸籌,後期上漲機率大。
5、量增價平,轉陰
成交量有效放大,但股價卻不成比上漲,通常就是轉陰的訊號。
6、量增價升,買入
這是比較常見的積極買入訊號。
量價關係的具體應用方法:
一般情況下,量價互相配合較能夠代表正常的股價執行趨勢。
對於大盤:
大盤量能連續強勢,個股機會豐富,操作思路“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個股只要出現訊息就是餡餅”。
大盤量能連續弱勢,個股機會稀少,操作思路“逃跑從寬持股從嚴,個股只要出現訊息就是陷阱”。
對於個股:
1、成交量大,股價漲得多,趨勢繼續大漲;成交量小,股價漲得少,趨勢繼續小漲。
2、成交量大,股價漲得少,趨勢可能反轉;成交量小,股價漲得多,趨勢可能反轉。
3、成交量大,股價跌得多,趨勢繼續大跌;成交量小,股價跌得少,趨勢繼續小跌。
4、成交量大,股價跌得少,趨勢可能反轉;成交量小,股價跌得多,趨勢可能反轉。
成交量的四大陷阱
在一些情況下,成交量是被利用來騙線的。莊家是如何在成交量方面設定陷阱,中小投資者應該怎樣防備呢?
1.久盤後突然放量突破.
這裡說的久盤可以指股價在爆炒後的高位盤整,也可以是爆炒後進行高送轉除權後的盤整,還可以是中報或年報公告前不久的盤整.
所謂盤整是指在一個時期內(如兩個月,三個月,甚至半年等)股票在一個相對窄小的價格區間進行波動,上行無力,下跌無量,交投極不活躍,不被市場人士關注.
這種股票有時候會在某一天的開盤後半小時到一小時內,出現大量的買單掛在買一至買三的價位上,同樣也有大量賣單掛賣一至賣三各價位上.成交量急劇上升,推動股價上漲.
投資者會立即發現它的成交量異常變化,不少人甚至會試探性地買入.但是由於前面掛有大量的買單,要想確保成交,只能直接按市價買進.正是因為這種市價買入的人增多,儘管拋單沉重,股價還是會不斷上升,更進一步增強了買入的信心,並造成該股將突破盤局帶量上升,展開新一輪升勢的架勢.
一小時左右,股價可能拉昇至8%左右,甚至有可能大單封漲停.但不久後又被大量賣單破開漲停板,回撥到漲幅7%-8%左右盤整.盤整時買二、買三的掛單很多,買一的掛單相對少一些.但賣一至賣三的三個價位的賣單並不多,然而成交量卻不少,顯然是有賣盤按市價在買一的價位丟擲.直到當天收盤時,大部分股票都在7%-8%的漲幅一帶成交.
第二天,該股可能略微低開,然後快速推高,上漲至5%-7%一帶.也有的乾脆高開高走,大有形成突破缺口的架式.當許多人看到該股突破盤局而追漲時,該股在漲到5%-7%左右會突然調頭下跌,大量的拋單拋向那些早上掛單追漲而未能成交而又沒有撤單的中小散戶.雖然隨後還會反覆拉昇,但往上的主動買單減少,而往下的拋單卻不斷,股價逐漸走低,到收市前半小時甚至跌到前天的收盤價以下.隨後的日子,該股成交量萎縮,股價很快跌破前次的起漲點,並一路陰跌不止.如果投資者不及時止損,股價還會加速下跌,跌到難以相信的程度,使投資者深度套牢.
為什麼該股會在突然放量往上突破時又調頭向下,甚至加速下跌呢?這就是莊家利用成交量設定的陷阱.通常的情況是,莊家在久盤以後知道強行上攻難以見效,如果長期盤整下去又找不到做多題材,甚至還有潛在的利空訊息已經被莊家提前知道.為了趕快脫身,莊家在久盤後採取對倒自己籌碼的方式,造成成交量放大的假象,引起短線投資者關注,誘使人們盲目跟進.這時,莊家只是在啟動時對倒了自己的股票,在推高的過程中,許多追漲的人接下了莊家的大量賣單.那些在追漲時沒有買到股票,然後就將買單掛在那裡的人更加強了買盤的力量,併為莊家出貨提供了機會.莊家就是這樣利用量增價升這一普遍被人認可的原則,製造了假象,達到出貨的目的.
2.中報或年報公告前,個股成交量突然放大.
中報或年報公佈前,許多企業的業績已經做出來了.因此,公司董事會,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以及發表中報或年報的新聞媒體都會領先一步知道訊息.因此股價在中報或年報公佈前會因訊息的洩漏而出現異常波動.業績好的公司,其經營狀況早就在各券商和大機構的調研之中,其經營業績也早有可能被預測出來.因而莊家早就入主其中,將股價做到了很高的位置盤整,等待利好公佈出貨.但也有一些上市公司資訊披露保密工作做得好,直到訊息公佈前幾天才在有關環節洩露出來.這時,莊家要在低價位收集籌碼已經來不及了,可是優秀的業績又確實是做短線的機會.因此,一些資金會迅速進入這些股票,能買多少買多少,股價也不急不火地上升,成交量溫和放大.待訊息公佈時,投資者一致認同該股值得買入時,該股會在漲停板位置高開.然後,先期獲得訊息的人會將股票全部丟擲,做一個漂亮的短線投機.
報表公佈前,還有一種情況是,某隻股票本來一直陰跌不止,形成下降通道.但中報公佈前的某一天,該股突然以壓低開盤,或在盤中狠狠地打壓,造成股價異常波動,以吸引市場人士關注.隨後,該股會有大量的買單或者賣單同時出現.成交量猛增,股價也在不斷推高.這時,廣大投資者認為該股中報或年報一定會公佈業績有重大改善,於是,想搏一下該股的報表,作一次短線炒作,在當天大膽跟進.豈料第二天,該股放量不漲,有的甚至縮量盤跌,隨後更是一路加速下降.待公佈業績時,該股業績大滑坡,股價無量下跌,有的甚至連連跌停,使投資者深度套牢.
3.高送配除權後的成交量放大
莊股炒作的一條鐵的規律是該股一定有大比例的送配訊息.在大比例送紅股、用公積金轉送和配股訊息公佈前,莊股通常都炒得很高了.這時候,一般稍有買賣股票經驗的人都不會在高位買進.而股價大幅上升後,莊家拉抬也沒有什麼意義.所以股價要在高位企穩一段時間,等待送紅股或公積金轉送的訊息.一旦訊息公佈,炒高了的股票大幅除權,使價位降到很低,30元的股票,10送10就只有15元了.這時候,莊家利用廣大中小散戶追漲的心理,在除權日大幅拉抬股價,造成巨大的成交量.道理和手法和上述兩個陷阱設定時如出一轍.當散戶幻想填權行情到來時,莊家卻乘機大肆出貨.
4.逆大勢下跌而放量上攻
有些股票可能長時期在一個平臺或一個箱形內盤整.但是,有一天在大盤放量下跌,個股紛紛翻綠,市場一片衰嘆之時,該股逆勢飄紅,放量上攻,造成了"―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市場效果.這時候,許多人會認為,該股敢逆勢而為,一定是有潛在的利好待公佈,或者有大量新資金入駐其中,於是大膽跟進.誰料該股往往只有一兩天的行情,隨後反而加速下跌,使許多在放量上攻那天跟進的人套牢.
莊家在吸籌的時候,成交量不要多大,只要有耐心,在底部多盤整一段時間就行.莊家要出貨的時候,由於手中籌碼太多,總得想方設法,設定成交量的陷阱.因此,我們在研究量價關係時,應全面考察一隻股票長時間(半年或一年以上)的執行軌跡,瞭解它所處的價位和它的業績之間的關係,摸清莊家的活動跡象及其規律,以避免在莊家放量出貨時盲目跟進.
以上講的是主力莊家利用成交量假象誘多出貨的情況,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利用成交量陷阱誘空, 當股價漲到一定程度,突然有一根大陰線,同時伴隨很大的成交量,一般投資者都覺得這種情況應該是主力在出貨,但是當散戶都賣出以後,後面價格又創新高,這種情況就是主力藉助成交量來誘空.
股票成交量很低,但股價跌得快,預示著什麼?
量價關係,背後反映的是市場行為,如果能看到大眾的心理,那就是更深層次的理解了。很多人看k線圖,用趨勢線、形態、指標等分析一通,感覺能預測未會怎麼走。僅僅對歷史的價格走勢進行圖形化的分析,得到的也只是歷史的規律,未必適用未來價格的走勢。市場先生不會說謊,我們若能瞭解市場先生的脾氣和性格,他就會給予我們豐厚的回報。透過圖形的表面,看到市場先生的心理,將對我們的交易會有很大的幫助。
我透過一個市場現象來進行投資者心理的解讀,就是股票成交量很低,市場價格降得卻很快。成交量很低,說明雙方的交投意願不強,持股者多數不願賣出,持幣者大多不想買入,一邊是惜售心理,另一邊是謹慎態度。市場價格跌速快,說明賣盤力量遠大於買盤力量,持股者想要快速出掉股票,持幣者則認為還未到達買入的價格,所以價格跌得會很快。股票成交量很低,市場價格跌得很急,說明在買賣雙方都不太願意交易的情況下,存量的持股投資者因為某種不利因素,而想要在短時間內出清股票,對個股形成了強大拋壓。
其實,成交量與價格的關係,本質上就是供求關係,供大於求,價格下跌,供不應求,價格上漲。原理是很簡單的,但企圖在股市裡面應用好,卻非常難,想要指導交易,則難上加難,因為股票市場訊息萬變,隨時可能遇到突發事件或者利空因素。那麼,股票成交量低,價格跌得塊,一般在什麼情況下發生呢?
第一,個股遇到重大利空,持股者集體踩雷,紛紛掛低價賣出,這種情況下往往迎接投資者的是一字板跌停,賣都賣不出。舉個例子,如下圖,個股釋出年度預告,預計2018年淨利潤虧損73~78億元,個股目前的總市值不足40億元,虧損卻將近市值的一倍。持股的投資者心中暗自罵爹罵娘了,既對上市公司感到氣憤,也恐懼股價大跌。果然,釋出預告的次日,股價一字板跌停,跌停板上都是搶著掛單賣出的單子,但是沒有多少外面的投資者接盤,因此,裡面的投資者跑都跑不掉,硬是吃了個跌停,當天僅成交了914萬。
第二,個股前期累積了一段可觀的漲幅,買盤減少,獲利盤出逃,導致成交量萎縮,價格快速調整。如下圖,個股在前期上漲過程中,成交量越來越小,由買盤佔優逐步轉變為賣盤佔優,在上漲途中,隨著階段漲幅擴大,投資者恐高心理發揮作用,買入意願越來越低,直到原始的持股者獲利賣出的意願越來越強,拋壓加大,則會結束上漲的走勢,進入調整的階段。而在調整階段,個股的基本面情況未變,僅是技術性整理,所以不會引起清倉式出逃,成交量維持低量狀態,但由於承接盤還不足,速度下跌得快,這個過程一般出現在大漲後的第一次調整。
總的來看,股票縮量快速下跌,出現在下跌途中的加速和上漲途中的調整,背後的心理變化才是值得研究與分析。
以上為個人多年炒股總結,大家一定要收藏,反覆學習,自己獲益!我是一方聊市,一個經歷過三輪牛熊,擅長邏輯選股,技術擇時的人,只做認知範圍內的交易,每一次的方向都得到了盤面的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