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發哥說新股
來源:格隆匯IPO研究院
春節期間,宇樹科技的機器人憑藉在春晚的亮相火遍大江南北,人形機器人概念股也隨之炙手可熱,成為與DeepSeeK並肩的市場焦點。節後三個交易日,萬得人形機器人指數上漲9.82%。
這家成立於2016年的公司,總部位於浙江杭州。以往,杭州給人們的印象多與“旅遊城市”、“白娘子”、“巴巴”等關鍵詞聯絡在一起,而如今,“宇樹機器人”也將成為這座城市的嶄新名片。
近年來,安徽合肥憑藉精準的產業投資眼光,成功吸引了、長鑫半導體、京東方等一批明星企業,令眾多地方政府羨慕不已。
而這一次,杭州也憑藉機器人產業的崛起,有望在科技創新領域佔據一席之地。
除了宇樹科技,近期軟通動力也在杭州成立了機器人科技公司,業務涵蓋多項AI領域。
與此同時,安防行業巨頭海康威視也正在拆分其機器人子公司,計劃單獨上市。
這些動態無疑為杭州的機器人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進一步鞏固了其作為科技創新高地的地位。
格隆匯新股獲悉,杭州海康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康機器人)於2025年1月2日回覆了稽核中心意見落實函,保薦人是。
海康機器人上市申請於2023年3月獲深交所創業板受理,2024年1月15日收到稽核中心意見落實函,歷經了11個月之後,終於完成了意見落實函回覆。
公司此次擬募集資金高達60億元,主要用於機器人研發和生產平臺的建設。
接下來透過招股書來探究一下海康機器人的詳細情況。
01
背靠海康威視,聚焦機器視覺和移動機器人業務
海康機器人也成立於2016年4月,由海康威視獨資設立。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海康威視持有公司60%的股份,是公司的直接控股股東,國務院國資委旗下的中國電科為實際控制人。
海康機器人從事機器視覺和移動機器人的硬體產品和軟體平臺的研產銷,業務聚焦於工業物聯網、智慧物流和智慧製造。
機器視覺方面,公司聚焦工業視覺感測,驅動工業數字化和智慧化。機器視覺業務已擁有2D視覺、智慧ID、3D視覺三大硬體產品線,同時以VM演算法軟體平臺為核心,培養視覺應用生態。
公司持續為3C電子、新能源、汽車、醫藥醫療、半導體、快遞物流等行業客戶提供機器視覺硬體產品和演算法軟體平臺,提升生產製造柔性和產品品質,助力智慧製造的發展。
移動機器人方面,海康機器人聚焦內物流,推動製造業、流通行業的自動化及智慧化。
移動機器人業務依託潛伏、移/過載、叉取和料箱四大硬體產品線和機器人排程系統RCS、智慧倉儲系統iWMS兩大軟體平臺,重點覆蓋汽車、新能源、3C電子、醫藥醫療、電商零售等細分行業客戶,提供專業的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可為下游使用者降低物流系統運營成本,提升生產效率和管理質量。
2020年至2023年1-6月,機器視覺業務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由63.32%降至57.8%,移動機器人業務的佔比則由29.61%提升至41.1%。兩項業務的收入合計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均超過了90%。
02
營收保持增長,歸母淨利潤存在波動
財務資料方面,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1-9月,海康機器人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7.68億元、39.42億元和49.63億元、42.14億元;同期歸母淨利潤分別為4.82億元、6.41億元、7.98億元、4.1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9月公司營收同比增長19.41%,而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29.78%,主要原因在於公司銷售費用和研發費用的持續上升所致。
從毛利率來看,海康機器人的主營業務毛利率由2020年的44.55%降至2023年1-6月的41.34%。
其中,移動機器人業務毛利率由2020年的42.89%降至2023年1-6月的34.84%,主要原因在於行業競爭的加劇導致產品存在一定幅度的降價。
機器視覺業務的毛利率稍高,2023年1-6月為45.73%,2020年至2023年1-6月呈一定的波動趨勢。
海康機器人過往持續投入研發,2020年度至2023年1-6月,研發費用合計達18.4億,研發費用率超16%。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至2023年1-6月,隨著公司業務發展及收入規模增加,公司應收賬款呈上升趨勢。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達15.72億元,佔當期流動資產的比例為32.80%,佔當期營業收入比例達69.02%。此外,公司的存貨佔比也較高。
招股書表示,隨著公司生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原材料採購與產品備貨相應增加,應收賬款也有所增加,上下游的付款及收款結算存在一定的時間差所致。此外,公司不斷擴充員工團隊,為此支付了較多的職工薪酬,也增加了經營活動現金流出。
多重因素疊加,海康機器人的經營性現金流面臨一定的壓力,2021年度、2022年度及2023年1-6月,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為負。
此外,2023年1-6月,公司長、短期借款(含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合計達10.62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6.23%,高於同行業可比公司。
由於歷史原因,海康機器人存在與中國電科下屬企業、海康威視及其下屬企業之間的關聯交易。
其中,2020年公司向關聯方採購金額佔到當期採購總金額的66.34%,後續佔比有所下降,但是2023年1-6月關聯採購依然佔10.88%。這也是此次稽核中心意見落實函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
03
行業前景較好,技術上需要持續研發更新迭代
就行業而言,需要分機器視覺和移動機器人兩塊來看。
機器視覺行業的下游為各行業整合應用和服務,終端行業主要有3C電子、新能源、汽車、醫藥醫療、半導體、快遞物流等。
海康機器人所處的細分領域位於產業鏈中上游,專注底層演算法軟體和硬體技術。
隨著全球製造中心向中國轉移,中國已成為國際機器視覺廠商的重要目標市場。2021年,國內3C電子、新能源、快遞物流等行業的蓬勃發展拉動了相關企業的擴產需求,機器視覺需求增長明顯。
GGII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138.16億元(該資料未包含自動化整合裝置規模),同比增長46.79%。
其中,2D視覺市場規模約為126.65億元,3D視覺市場約為11.51億元。2022年受宏觀環境影響增速略有降低,但仍保持23.51%的同比增長。根據GGII預測,至2027年我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將達到565.65億元。
移動機器人是一種以電池為動力,裝備有電磁、視覺和鐳射等自動導航模組,能夠沿規劃路線自主行駛,具有安全保護以及各種移載功能的運輸車,是工業機器人的一種。
移動機器人能夠根據後臺機器人控制系統的指令進行自主行駛,到達指定地點,完成搬運、分揀、裝配等作業任務。
海康機器人所處的細分領域主要定位於產業鏈的中上游,以移動機器人的整機制造及機器人排程系統和智慧倉儲系統的研發為主,其中大部分關鍵的核心上游零部件以自研為主,包括機器人主控制器、視覺感測器、電機驅動器、電源管理模組等。
據GGII統計,2022年我國移動機器人市場規模約96億元。由於叉車替換需求、倉儲機器人需求等都較為旺盛,預測我國移動機器人市場在2027年將超過460億元,產業發展空間較大。
據上述市場空間計算,2022年公司機器視覺業務的市場佔有率為13.60%,移動機器人的市場佔有率為15.66%。
總體而言,海康機器人所處的機器視覺及移動機器人行業均屬於技術驅動型與技術密集型行業,融合了多個學科領域,其下游應用需求也處於高速迭代期,技術迭代與產品創新頻繁。
未來,公司能否準確研判行業發展趨勢,前瞻性地進行技術研釋出局並高效地將技術轉化為產品落地,我們持續保持關注。
宣告:文中觀點均來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匯觀點及立場。特別提醒,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實際操作建議,交易風險自擔。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