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現在也是好起來了,但有一點大家要注意,
如果跟不上這一變化,行情再好也可能賺不到錢!
大家注意最後一部分的【重要提示】,本篇的精華都在其中,大家可千萬不要忘記。
一,全面利好
外資近期對A股和港股持樂觀態度,高盛預測MSCI中國指數今年將上漲14%,樂觀情況下可達28%。
德意志銀行則認為A股和港股已進入牛市,並特別提到DeepSeek,將其比作中國的「斯普特尼克時刻」,意指中國在AI領域的突破可能像1957年蘇聯發射斯普特尼克衛星一樣,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DeepSeek的深遠影響不僅在於打破美國在AI領域的霸權,更在於它可能成為解決中國當前主要矛盾的關鍵。
當前中國面臨內部發展不平衡和外部封鎖的雙重挑戰。過去預期高速增長掩蓋了這些問題,但隨著增速放緩,矛盾逐漸顯現。
解決這些矛盾需要找到新的預期增長點,而科技,尤其是AI,被視為最有可能帶動下一輪增長的核心動力。
DeepSeek透過大幅降低AI應用成本,使得更多企業能夠負擔並利用AI技術實現降本增效。
例如,恆瑞醫藥已宣佈全面應用DeepSeek。隨著AI技術的普及,相關產業和應用將迅速增長,從而推動整個預期的變革。
長期來看,科技變革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A股和港股未來的走勢將受到這一科技變革的深刻影響。
二,牛市要不下車
現在所有人最關心的就是A股接下來的走向,難道真的會一帆風順?其實不然!
這牛市中想讓你下車是最容易的事情,所以,想著等漲的還是長點心吧,
在各種訊息亂飛的時候,最容易受影響的還是散戶,最容易被晃下車的也是散戶。
想要在牛市中賺錢,或者說是不被算計,最簡單的就是看清楚機構資金動作,
畢竟機構總歸比散戶的投資體系健全,就像去年九月份的那波行情,為啥有些股票雖然持續上漲,但總有人在中途下車呢?看下面這隻股票:
這是 「華培動力」的日線圖,同樣是9月24日開始上漲,為什麼這隻股票就能持續上漲呢?
而且這期間不乏出現了大幅調整,但都很快調整回來,如果是你,你覺得在調整時,你能拿得住嗎?
這時候就要看清楚機構資金的選擇了,可能大家覺得機構行為如何看啊?其實早就有這樣的大資料統計工具了。
簡單說就是:先把所有的「交易行為」資料先儲存下來,經過長期的積累後,再透過大資料模型計算,我們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交易行為」特徵了,看下圖:
圖中橙色柱體所展示的,是我運用了十多年的大資料系統裡,能夠體現機構資金活躍程度的 「機構庫存」資料。「機構庫存」資料直觀地展現了機構資金進行交易的意願。
要是 「機構庫存」資料越活躍,也就表明參與交易的機構資金越充裕,機構資金參與交易的持續時間也越長。
從圖中可以看出,雖然股價在上漲過程中有很多次調整,但「機構庫存」資料持續活躍,也就說明,機構資金是看好的,
你可能會說既然行情好,那就一直拿著,這樣想你就錯了,看下圖:
上面是「三一重工」的走勢圖,同樣是9月24日開始上漲,為什麼該股就只上漲了八天就無力了呢?
看資料的話,「機構庫存」資料活躍一段時間後逐漸消失,其實,如果能看清楚這一點,在這個時候就應該多加留意了,
這就是機構資金的重要性,如果看不清楚機構資金的行為的話,一旦判斷失誤,那隻會輸得更慘,牛市更是如此!
三,重要提示
行情越是火爆,我們越要趁機多賺點,什麼樣的股票能多賺點,你可以從很多方面去研究,但最終就是資金來推動,所以機構大資金持續參與這是一條硬標準,但目前市面上很少有這種對機構行為的全域性性分析的資料,我是堅持每天都在看的,一方面知道如何去佈局,畢竟散戶跟著機構,勝算總是大一些,另一方面,也可以讓自己少踩雷。看下圖:
上圖是2月7日的機構行為分佈圖,從機構大資金的行為來看,很明顯,真正持續得到機構資金關注(比如連續10天以上有「機構庫存」資料)的個股數量依舊不多,但不多不就是給了更好的機會,多了反而無所適從。
本篇就聊到這裡,關注小雅,隨時隨地帶給你不同視角。
宣告
以上內容來自網路收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如有侵權,請聯絡本人刪除,同時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敬請知曉。
此外,本人不推薦任何個股,不收會員,沒有社交群,也從不與任何人發生利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