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希望可以時常見面,歡迎標星收藏哦~
蘋果公司向來以創新和設計著稱,而其供應鏈管理的能力與優勢成為被很多人忽視的關鍵因素。
實際上,從2010年開始,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就將的供應鏈稱為世界上最好的供應鏈。當蒂姆·庫克接任蘋果供應鏈業務後,更是將零部件供應商從100削減到24個,促進供應商來爭奪蘋果的業務。
蘋果在供應鏈管理上奉行多元化模式,透過與眾多供應商合作,降低供應風險,強化對供應鏈的把控能力。
“果鏈”的光環對於供應商而言,可謂“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一方面,藉著iPhone、iPad、Mac、Apple Watch、AirPods、Vision Pro等產品的驚人銷量,獲得蘋果公司的合同可以讓供應商賺得盆滿缽滿。在全球科技市場中,進入蘋果的供應鏈無疑是眾多廠商夢寐以求的目標,這不僅意味著穩定的訂單和利潤,更是一種行業地位的象徵。
然而另一方面,營收來源過度依賴蘋果也是潛在的“致命傷”,一旦被蘋果踢出供應鏈,局面便會一落千丈,這不僅僅是訂單和利潤的損失,更是對企業發展前景的重大影響。
“果鏈混飯,刀口舔血”。雖然有許多公司有幸攀上蘋果這家搖錢樹進而分一杯羹。但果鏈上,被蘋果拋棄的例子,也不在少數。
其中,以Imagination和Dialog為代表的遭遇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GPU巨頭Imagination遭遇蘋果“拋棄”、“挖牆腳”,而後無奈“賣身”;為蘋果供應PMIC模組的Dialog,也在蘋果自研電源管理晶片後股價暴跌,雖未破產,Dialog也脫了層皮,後來賣身瑞薩電子。
除了這些海外巨頭,以瑞聲科技、歐菲光、歌爾股份等為代表的國內大廠,也同樣採用了深度繫結蘋果的大客戶戰略,在遭遇蘋果“砍單”後導致業績巨大波動,甚至一蹶不振。
眾所周知,蘋果的供應鏈戰略從來都不是從一而終。為了避免某一家供應商在細分領域一家獨大,掌握較大的話語權,蘋果一直在不斷培養新的供應商來制衡舊的供應商,或者如果發現某些供應商的產品沒有自己的方案優秀,很可能會取而代之採用自研晶片,從而不斷削弱供應商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Statista早些時候公佈的圖表顯示,對蘋果依賴度最高的供應商中,除了Dialog、imagination、富士康等業界耳熟能詳的企業外,還有一家晶片公司常年位列其中,多年來一直與蘋果保持緊密合作關係。它就是Cirrus Logic。
作為蘋果的關鍵供應商,Cirrus Logic公司是如何避免在競爭中逐漸被邊緣化?如何應對過度依賴大客戶的風險?以及蘋果在供應鏈中的強勢地位與背後考量?
Cirrus Logic,何方神聖?
據瞭解,Cirrus Logic成立於1984年,是低功耗、高精度混合訊號處理解決方案的領導者,總部位於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全球員工1667人。
Cirrus Logic主要產品有智慧編解碼器、放大器、觸覺和感測器解決方案、相機控制器、電池與電源IC。音訊產品方面,Cirrus Logic的放大器可提升音訊質量和延長播放時間;智慧編解碼器具有高精度、低延遲和超低功耗等特性,支援多種功能和演算法。高效能混合訊號產品中,觸覺與感測、電池與電源 IC、相機控制器等產品分別在觸覺反饋、電池續航、相機效能等方面有突出表現。
Cirrus提供了用於智慧手機、平板電腦、AR/VR、可穿戴裝置、數字耳機等各種消費級電子裝置終端的晶片,已在多個行業中留下了足跡。
此外,公司的SoundClear技術包含廣泛的工具,軟體和演算法組合,擁有改善語音質量,語音捕獲,語音識別和音訊播放等功能。透過多年的研發,Cirrus Logic在語音識別方面建立了先進的演算法,以增強與客戶的互動。藉助SoundClear的發明,隨著噪聲抑制和回聲消除的改進,使用者體驗得到了發展。
Cirrus Logic的SoundClear系統最著名的客戶之一是Amazon Voice Service,允許亞馬遜的Alexa與使用者互動並提供高保真音訊播放。與此相關的是,Cirrus Logic的開發人員團隊透過專利創新技術來致力於推進智慧編解碼器的發展,使Amazon Alexa以高保真音訊響應的功能。
預計到2025年,全球語音/語音識別市場將達到320億美元,而Cirrus有潛力憑藉SoundClear引領該行業。此外,亞馬遜的Echo有望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因為70%的美國智慧揚聲器客戶使用Amazon Echo裝置。隨著Echo產品的普及和Cirrus的專利,Cirrus Logic將受益於智慧編解碼器的增長。
同時,Cirrus Logic還為汽車,能源,工業和非移動消費市場的各種產品提供高精度模擬和混合訊號IC晶片,包括編解碼器、ADC、DAC、數字介面和放大器,用於家庭影院系統、汽車娛樂系統、衛星廣播系統,以及各種高精度的工業和能源相關市場。
展望未來,Cirrus Logic將集中在三個增長領域: 增加音訊內容和智慧手機的市場份額、擴大智慧手機以外的音訊市場份額、增加高效能混合訊號(HPMS)解決方案的市場份額。
根據財報資訊顯示,預計高效能混合訊號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14億美元增長到2028年的57億美元,音訊市場從26億美元增長到33億美元。
在過去幾年中,Cirrus Logic將其研究工作集中在SAM,Cirrus的SAM研究建立了具有高速功能的低功耗晶片。從全域性角度來看,此過程可以增強語音生物識別功能,提升使用者體驗,並實現低功耗訊號處理。透過採用自己的專利思想推進SAM,Cirrus有潛力隨著技術的發展提高半導體晶片的質量。透過產品多元化規劃,Cirrus Logic公司發展潛力巨大。
技術方面,Cirrus Logic未來將大力投資先進混合訊號節點的智慧財產權和新技術,最大的投資領域是高效能混合訊號,包括電池和電源IC。2024年高效能混合訊號專利申請佔其總新專利申請的三分之二以上。
91%!Cirrus Logic患上蘋果“依賴症”
打磨好產品的同時,Cirrus Logic與蘋果公司的合作由來已久。
早在2010年之前,Cirrus Logic就與蘋果有過一些技術交流或初步合作洽談。當時音訊技術在消費電子產品中的重要性逐漸提升,蘋果對高品質音訊有需求,而Cirrus Logic在音訊領域有一定技術積累,雙方可能在此期間開始接觸,為後續合作奠定基礎。
2012年起,蘋果開始在眾多產品線中大規模使用Cirrus Logic的放大器等音訊晶片。據悉,iPhone5和iPad mini等產品中被發現使用了Cirrus Logic的晶片,且數量相比之前蘋果移動裝置中的音訊晶片有所增加,從原來的單個音訊晶片變為三個晶片,這使得Cirrus Logic的營收大幅增長。
此後數年間,隨著蘋果佔據全球智慧手機市場相當的份額,Cirrus Logic作為蘋果的音訊晶片供應商,隨著蘋果產品的熱賣也獲得了穩定的業務增長。
2020年後,Cirrus Logic為蘋果的iPhone12系列等產品開發新技術。在音訊放大器方面,新型號的iPhone有兩個放大器,新的iPad Pro則有四個放大器,音訊放大器的需求不斷增加。在觸覺技術方面,隨著iPhone主螢幕按鈕的逐漸消失,Cirrus Logic的觸覺技術得到應用,其擁有眾多觸覺輸入和輸出專利以及創新,為蘋果產品提供觸覺驅動。
2023年,有訊息稱iPhone15 Pro原計劃採用固態觸覺按鈕,Cirrus Logic有望提供控制器晶片,但因技術問題蘋果迴歸傳統物理機械按鍵設計,這一變化對Cirrus Logic股價造成了一定衝擊,不過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雙方在相關技術領域的合作計劃。
此前有報道顯示,兩家公司之間存在著協作研發的工作模式,蘋果工程師會參與到Cirrus Logic的測試實驗室工作等。除了上面提到的iPhone、iPad等產品外,Cirrus Logic 的音訊編解碼晶片等產品還應用在蘋果的諸多產品中,如蘋果Vision Pro中就採用了Cirrus Logic的音訊編解碼晶片。在蘋果的轉接線、耳機等配件產品中,Cirrus Logic的晶片也有應用。
整體而言,Cirrus Logic憑藉其多年來在音訊、觸覺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在音訊編解碼器、音訊放大器、邏輯電源轉換器等方面與蘋果仍保持著深度合作,繼續為蘋果產品提供高品質的音訊和相關訊號處理解決方案,助力蘋果實現了出色的音質和使用者互動體驗;而蘋果也為Cirrus Logic帶來了大量的業務和收入,成為其最重要的客戶。
這也使得Cirrus Logic對蘋果公司的依賴情況較為顯著。
在過往較長時間裡,蘋果公司一直是Cirrus Logic的最大客戶。據統計,2018年Cirrus Logic第二季度營收有82%來自於蘋果的訂單。蘋果產品的銷量和訂單情況會直接影響Cirrus Logic的財務業績。
最近釋出的2025財年Q3財報顯示,Cirrus Logic營收5.557億美元,毛利率53.6%。值得注意的是,2025財年Q3其最大客戶佔總營收的比例高達91%。
相較於2018年,Cirrus Logic對蘋果這個最大客戶的依賴程度,仍在持續攀升。
對蘋果的業務的絕對依賴,為其帶來了龐大的收益。但Cirrus Logic也面臨著蘋果可能培養其他供應商的潛在競爭壓力和風險,如果失去蘋果這個客戶,其業績可能會瞬間面臨“滅頂之災”。
“果鏈”供應商,何以長存?
Cirrus Logic核心競爭力
在蘋果的發展過程中,他們透過自研晶片或更換供應商已經取代了很多晶片公司,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儘管Cirrus Logic高度依賴蘋果,但和蘋果在現實中相互依存,蘋果也較為依賴Cirrus。
Cirrus Logic能夠為蘋果的產品如 iPhone、iPad、AirPods 等提供高品質的音訊晶片等產品,按照蘋果的嚴格要求進行定製化設計和生產,在技術研發和產品設計上緊密圍繞蘋果的需求展開。例如蘋果對音訊質量、低功耗、尺寸等方面有特殊要求,Cirrus Logic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研發和改進以滿足這些標準。
Cirrus Logic與蘋果公司的合作過程中,展現出諸多優勢與競爭力:
音訊編解碼技術卓越:為滿足產品對高保真音訊的需求,Cirrus Logic不斷最佳化音訊編解碼晶片,讓音訊資料的轉換更加精準高效,使得音樂播放、語音通話等音訊場景下的音質有了明顯提升,音訊的細節更豐富、動態範圍更廣。
低功耗技術創新:電子產品對電池續航有嚴格要求,在移動裝置等對功耗要求較高的領域,低功耗設計至關重要,這促使Cirrus Logic研發出更先進的低功耗音訊技術。在保證高音質的同時,極大地降低功耗,延長了裝置的電池使用時間。
加速觸覺技術融合:此外,隨著電子產品對使用者互動體驗的重視,Cirrus Logic在觸覺技術方面與蘋果合作,將音訊技術與觸覺反饋相結合,開發出一系列高效能的觸覺驅動晶片,為使用者帶來了更豐富、更逼真的觸覺反饋體驗。
追求小型化與整合化:電子產品追求輕薄化和小型化設計,這要求音訊晶片體積更小、整合度更高。Cirrus Logic將研發重點放在縮小晶片尺寸、提高整合度上,可將音訊編解碼、放大、數字訊號處理等多種功能高度整合於一顆晶片,減少了對電路板空間的佔用。
注重智慧化音訊功能開發:電子產品智慧化程度不斷提高,Cirrus Logic配合廠商在音訊技術上增加了更多智慧化功能。如開發具有語音喚醒、環境噪音自適應等功能的音訊晶片,讓裝置能夠更好地適應不同的使用場景和使用者需求。
專利與創新能力:根據最新財報披露,Cirrus Logic,在模擬和數字訊號處理、工程執行、客戶支援、供應鏈管理、智慧財產權等方面具備優勢,擁有全球約3970項待批和已授權專利。這為Cirrus的未來收入創造了強大的屏障,也為新興競爭提供了高准入門檻。
長期合作信任:自2012年以來雙方就建立了合作關係,在長期的合作過程中,Cirrus Logic能夠按時、按質、按量地滿足蘋果的訂單需求,雙方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基礎,形成了穩定的合作模式。
與此同時,蘋果產品在全球消費電子市場具有引領作用,Cirrus Logic為蘋果提供的音訊技術解決方案往往成為行業內的參考標準和技術發展方向。與蘋果合作,使Cirrus Logic在音訊技術領域的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其他廠商看到Cirrus Logic能為蘋果提供高品質音訊解決方案,也更願意選擇其產品,為Cirrus Logic拓展了市場份額。
據格隆匯2025年1月訊息,Cirrus Logic在音訊IC市場位列前三,與Qualcomm和Texas Instruments三家的市場份額合計約為50%。
蘋果的供應鏈戰略
多年以來,蘋果不斷在嘗試自研晶片,保證領先優勢的同時逐漸完整其供應鏈。對於蘋果而言,在iPhone和iPad等產品中使用更多自研晶片,能更好地保證產品質量,還可以降低成本和控制時間點,從而在市場上佔得先機。
翻看蘋果歷年來的研發費用,不難發現,資料一直在增長。蘋果在晶片自研方面確實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也遇到了不少挑戰。
蘋果與Imagination再續前緣,無疑說明Imagination在市場中具有其不可取代的價值;而蘋果自研基帶晶片遭遇的困境,也是一個很好的佐證。
多年來,蘋果為了自研基帶晶片,擺脫對高通的依賴,不僅要建立專業的研發團隊,還需要購置大量的研發裝置和測試儀器,同時還要進行大量的試驗和驗證工作,需要自己構建完整的供應鏈體系。據報道,蘋果在基帶晶片研發上已經投入了數十億美元,但尚未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在產品效能上也比不上高通晶片。
此外,還需要應對供應鏈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如產能不足、工藝問題、原材料供應短缺等。一旦供應鏈出現問題,可能會影響到蘋果產品的上市時間和市場供應。這種高成本的投入不能在短期內獲得回報,會對公司的財務狀況產生一定壓力。
另一方面,音訊晶片設計涉及類比電路、數字訊號處理、音訊演算法等多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技術積累。Cirrus Logic 等專業音訊晶片廠商在這些領域深耕多年,有成熟的技術和經驗。蘋果從頭開始自研,要達到同等水平需克服諸多技術難題,還可能面臨研發週期長、風險大等問題,可能會分散蘋果在其他關鍵領域的研發精力。
此外,音訊晶片市場競爭激烈,有Cirrus Logic、高通等眾多專業廠商。蘋果透過與這些廠商合作,可利用其市場資源和供應鏈體系,快速獲取最新的音訊技術和產品。可幫助蘋果公司可節省自主研發的鉅額資金投入和時間成本,有助於蘋果控制產品成本,提高利潤空間。
況且,多年來Cirrus Logic 在產品供應上能按時、按質、按量滿足蘋果的訂單需求,在蘋果產品的生產流程中已形成穩定的供應體系,保障了蘋果裝置的生產進度和市場供應。
因此,蘋果如果強行進入這些市場進行自研,需要面對激烈的競爭,可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才能在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而且不一定能夠取得成功。與外部供應商合作也有助於蘋果維持良好的產業生態關係,避免過度依賴自研帶來的供應鏈風險。
綜合來看,除了Cirrus Logic具備音訊晶片領域的技術優勢之外,蘋果專注自身核心優勢,避免盲目擴張,揚長避短才是發展之道。在某些領域選擇與現有的成熟晶片供應商合作,才能更好地融入整個行業的產業生態。
不過,考慮到蘋果一直在致力於構建多元化的供應鏈,以降低供應風險。在音訊晶片領域,雖然暫時未透露出自研計劃,但也不太可能將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隨著音訊技術的不斷發展,蘋果對音訊晶片的效能、功能等方面可能有新的要求。如果Cirrus Logic不能及時跟上蘋果的技術發展步伐,或者蘋果在某些新技術領域有特殊需求,而Cirrus Logic無法滿足,蘋果可能會尋求其他供應商。例如,在蘋果Vision Pro中,除了可能採用 Cirrus Logic 音訊編解碼晶片外,還使用了德州儀器的音訊放大器,這或許意味著蘋果在音訊領域有多元化的技術選擇和供應商佈局。
況且引入新的音訊晶片供應商可以增加供應商之間的競爭,有助於蘋果在價格談判、產品質量和服務等方面獲得更有利的地位,從而更好地控制成本和提高產品競爭力。
高度依賴蘋果,風險重重
常言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雖然Cirrus Logic過度依賴蘋果這個單一大客戶,目前尚未出現問題,但不可避免的存在風險。
訂單與營收風險
需求波動:蘋果產品的市場需求受多種因素影響。一旦蘋果產品的銷量下滑,或者蘋果調整產品策略減少對Cirrus Logic產品的採購量,Cirrus Logic的訂單和營收就會受到直接衝擊。
產品設計變更:蘋果在產品設計上的任何變更都可能影響對Cirrus Logic產品的需求。如iPhone15 Pro原本計劃採用固態按鍵,後因技術問題取消,導致Cirrus Logic為該功能準備的觸覺驅動器訂單落空,致其股價大跌。
價格與利潤風險
議價能力削弱:由於對蘋果的依賴度高,Cirrus Logic在與蘋果的合作中議價能力相對較弱。蘋果可能會利用其優勢地位,要求Cirrus Logic降低產品價格或提供更優惠的商業條款,從而壓縮Cirrus Logic的利潤空間。
成本上升壓力難轉嫁:在原材料價格上漲、生產成本增加等情況下,Cirrus Logic可能難以將成本壓力轉嫁給蘋果,因為擔心提價會導致蘋果減少訂單或尋找其他供應商,只能自行消化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進一步影響利潤水平。
技術研發風險
研發方向受限:過度關注蘋果的需求,可能會使Cirrus Logic在技術研發上過於依賴蘋果的產品路線圖,而忽視了其他市場和技術方向的探索。一旦蘋果的技術需求發生重大變化,或者出現新的技術趨勢而Cirrus Logic沒有提前佈局,就可能面臨技術落後的風險。
創新動力不足:因為有蘋果這個穩定的大客戶,Cirrus Logic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創新的動力和緊迫感,研發投入和創新積極性可能不如面向多元化市場的企業,長期來看不利於公司的技術進步和競爭力提升。
市場與品牌風險
產能與供應鏈風險:資源過度集中於蘋果業務,使得Cirrus Logic在開拓其他客戶和市場方面的投入相對不足,難以建立起多元化的客戶群體和市場佈局。一旦蘋果業務出現問題,很難迅速透過其他市場的業務來彌補損失,可能導致資產閒置和浪費,進一步增加了公司的運營成本和經營風險。
品牌形象單一:公司形象可能會過度與蘋果關聯,被市場視為主要是蘋果的供應商,而在其他潛在客戶和合作伙伴眼中的品牌認知度和吸引力可能較低,不利於拓展新的業務領域和合作機會。
依賴單一大客戶的風險,Cirrus Logic自然知曉。
在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Cirrus Logic執行長Jason Rhode總是小心翼翼地重複同樣的一番話:“儘管我們明白我們與最大的一個客戶聯絡極為密切,不過根據公司政策,我們不便討論商業合作伙伴的具體細節。”
當然,Cirrus Logic的每一位投資者都明白,Rhode口中所謂的最大客戶其實就是蘋果。
蘋果嚴格的保密文化以及對供應商的苛刻要求,意味著供應商不敢走錯一步。如果一切進展順利,與蘋果的合作對供應商來說絕對是一件幸事,可一旦合作破裂,很快就會演變成一場災難。
目前雖然沒有確鑿證據表明蘋果一定在積極培養其他音訊晶片供應商來替代Cirrus Logic,但根據其過往操作來看,營收高度依賴蘋果的那些公司,越早做準備越好。
蘋果公司深諳供應鏈風險管理之道,不會將所有資源集中於一處,而是透過多元化策略降低風險。這家世界上最好的供應鏈管理企業,掌握著供應鏈廠商的生殺予奪大權,很多時候,供應商的命運就係於蘋果的一個決定。
供應商要想擺脫蘋果的這個“魔咒”,其一是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做到行業最好,不輕易被替代;其二是將雞蛋放在多個籃子裡,分散風險。
或許,經過多年“市場教育”,“果鏈”企業們似乎明白,蘋果並不是果鏈企業的救命稻草,減少對蘋果公司的依賴以及尋找第二增長曲線才是關鍵所在。
就在筆者截稿前,射頻元件供應商Skyworks無法繼續獨佔大客戶蘋果訂單的訊息傳出,其股價應聲崩跌!
這大概也是Cirrus Logic這些“咬定”蘋果作為增長籌碼的供應商需要警惕的,不要輕易將這種“眼前”的機會視為“永恆”。
半導體精品公眾號推薦
專注半導體領域更多原創內容
關注全球半導體產業動向與趨勢
*免責宣告: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援,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絡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4031期內容,歡迎關注。
『半導體第一垂直媒體』
實時 專業 原創 深度
公眾號ID:icbank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點“在看”分享給小夥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