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職工實施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積極性,華西有妙招。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在中國醫療圈裡聞名遐邇,不僅僅是常年在各大醫院榜單高居榜首,還因為它是中國一流的醫學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國家級基地,綜合實力處於國內一流、國際先進行列。
這家醫院臨床醫學ESI排名處於國際頂尖行列(全球前0.5‰)。在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醫院科技量值(STEM)綜合排名中連續第9年位列全國第一;在復旦大學中國最佳醫院排行榜上,科研得分連續13年名列全國第一。自然指數Nature Index排名全國醫院第一、全球第10位。近五年來,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創新-2030重大專案等國家計劃專案近千項,年均科研專案經費超過10億元,牽頭獲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15項在內的科技成果獎100項。
尤其是近幾年,近年來,華西醫院科技成果轉化成效顯著。每年申請專利500餘項,授權專利300餘項,年簽訂橫向科技合同1200餘份。僅2020年,橫向科技合同總經費超12億元,其中“新冠疫苗” “超長效局麻藥”等60餘項科技成果實現轉化,轉化金額達6.75億元,科技成果作價投資入股成立了6家公司,增資1家公司,市場融資5.20億元。專利申請及授權方面,連續多年在中國醫院知庫排行榜排名全國第一,2021年專利授權790項,包括新冠疫苗、國家麻醉一類新藥、3D列印血管在內的新藥和新材料,轉讓42項,轉讓金額超1億元。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是如何促進成果轉化的?得益於2018年頒發的《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實施方案(試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九條激勵政策(試行)》(簡稱“華西九條”)、《橫向課題科技合同管理辦法》《專利管理辦法》《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管理辦法、《成果轉化獎實施辦法》等一系列檔案。
尤其是“華西九條”包括9類激勵政策、36條落地措施(簡稱“華西九條”)給予臨床轉化提振士氣:允許科技成果完成人與醫院事先協議約定職務科技成果的權屬或股權比例。成果完成人可在申請專利或專利技術成果作價投資前與醫院協議約定科技成果的權屬或股權比例,並允許成果完成人以個人名義佔有股份。原創成果透過轉讓或許可取得的淨收入,以及作價投資獲得的股份或出資比例,提取80%-90%的比例用於獎勵。擴大橫向專案經費使用自主權,在保證完成合同任務的前提下,根據工作內容和合同約定合理自主安排,不設定勞務費比例限制,結餘經費可用於持續研究和績效獎勵。允許和規範科技人員兼職從事科技成果轉化活動。
這九條政策涉及科技成果轉化的方方面面,其核心要義是:將科技成果及其轉化的“權”和“利”充分賦予成果完成人。這大大激發了其職工實施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積極性。
透過明確的質和量的規定,“華西九條”明確規定原創成果轉化以後,對完成和轉化作出重要貢獻的人予以重獎。同時,為他們爭取最大的稅收優惠政策;擴大橫向專案經費使用自主權,在保證完成合同任務的前提下,根據工作內容和合同約定合理自主安排專案經費,不設定勞務費比例限制;辦理結題後形成的結餘經費可用於持續研究,也可部分或全部用於績效獎勵;允許和規範科技人員兼職從事科技成果轉化活動。
組建專業化轉移轉化機構和團隊。華西醫院為推動成果轉移轉化,組建了成果轉化部和四川西部醫藥技術轉移中心,成果轉化部作為醫院的行政管理部門,負責醫院專利、橫向課題合同等的管理,對接醫院、臨床醫生和研發團隊;對外有西部醫藥技術轉移中心,它作為重要平臺和對外視窗,配合成果轉化部的工作,對接政府、企業、大學機構和資本,提供技術轉移服務。實現了院內外資訊和資源的精準對接,醫、政、產、學、研、資、用協同創新。
搭建全產業鏈轉化醫學平臺。華西醫院已經搭建起了完整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鏈、技術鏈與服務鏈,覆蓋探索發現、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評估評價、技術培訓學術推廣在內的各個環節,技術轉移團隊全過程參與其中。
加強政醫產學研協同創新。華西醫院人才透過引進培養、搭建平臺、整合資源、創新體制機制等方式加強政醫產學研協同創新。
提升管理和服務能力。不斷倡導新舉措新做法,在政策把關的同時,引導和鼓勵科技人員增強科技創新意識、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強化轉化和社會服務意識,同時強化重點專案全過程管理跟蹤,提質增效。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