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航天史上,王永志(1932年~2024年)的名字就如同璀璨星辰般熠熠生輝。他自稱一輩子只幹了3件事——研製導彈、送衛星上天、送中國人進入太空。
中國工程院院士、蒸汽工程專家黃其勵(左)與王永志(右)在討論(圖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從事導彈和火箭研製三十載,從事載人航天事業二十餘載,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任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永志,把畢生心血都傾注到祖國的國防科研和載人航天事業中。他曾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最美奮鬥者”稱號,於2024年9月13日被授予“共和國勳章”。
志在航天勇攀高峰
1952年,立志投身國防建設的王永志,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航空系飛行設計專業,由此踏上了逐夢航天的征途。
王永志(圖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在時代的召喚下,1955年,他前往莫斯科航空學院深造,學習飛機設計。兩年後,因國家需要,王永志改學火箭導彈設計,這一決定,不僅改變了他個人的職業道路,也預示著中國航天事業將迎來一個新的起點。
在莫斯科的學習中,王永志找到了自己的科研方向。學成後,面對著導師的挽留,他堅定地拒絕了,因為他心中有一個更大的夢想——那就是回到祖國,投身到祖國的航天事業中。
逆向思考大膽突破
回國後,王永志被分配到中國第一個導彈研製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被選為青年技術苗子重點培養。
1964年,王永志首次來到酒泉,參加導彈發射任務,這次要發射的是中國自行研製的首枚中近程導彈——東風二號。當時正值6月下旬,發射基地酷暑難耐,但王永志卻燃燒著更為熾熱的火焰——對科學的熱愛和對導彈成功升空的渴望。
因高溫膨脹,燃料貯箱無法被灌入足夠燃料,解決方案一次次被提出,又一次次被否認。在這個過程中,王永志經過反覆思考和計算,提出了保持推進劑中氧化劑的質量、洩出600千克燃料的大膽方案,雖然燃料減少,但火箭質量輕了,仍能達到預定射程。
在那個年代,這是一個大膽而創新的思路,對於初出茅廬的王永志來說,更是需要莫大的勇氣和智慧。專家並未採納這位年輕人的方案,王永志只能堅定信心、鼓起勇氣,找到錢學森。最終,按他的提議改進後的東風二號順利騰空,果然射程提高,連續3發都進入了目標區域。
圓夢飛天
打破常規 用創新贏得主動
1992年9月,經過5年的論證,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這是中國航天史上規模最大、技術最複雜、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專案,60歲的王永志被正式任命為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
面對與西方國家的巨大差距,王永志並未按照其技術路線亦步亦趨,而是從論證、立項開始就大膽採取跨越式發展的思路,帶領團隊進行技術創新。
飛船是載人航天工程中的核心部分,王永志直接瞄準三艙飛船——原有的推進艙和返回艙不變,決策施行了軌道艙留軌應用這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重大措施,極大提高了飛船的使用效率。
可靠第一 安全至上
2006年5月,邁入花甲之年的王永志轉任工程高階顧問。在這期間,他主持了工程設計和神舟一號至四號4次飛行試驗以及神舟五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的技術工作。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由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
(圖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從無人到有人,從載一位航天員到載兩位航天員,難度越來越高,任務也越來越重,但王永志始終看重航天員的安全。
在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前,他親自檢查每一項安全措施,確保萬無一失。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我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五號成功返回地面,當航天員楊利偉走出艙門時,王永志激動地流下了熱淚……
在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王永志的命運就與國家命運交織在了一起。王永志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是創新的一生,更是奉獻的一生。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書寫了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的輝煌篇章,為後繼者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撰文 | 李豔涵
責任編輯 | 王佳璇、段陽陽
運營編輯 | 段陽陽
質量稽核 | 業蕾
❖ 文章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王永志:中國載人航天夢想的鑄造師》 ❖
現訂購2024年
定價3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