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研究顯示,肚子大與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增加有關。近日,《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亞洲子刊發表的一項韓國的研究再次提示,與全身性肥胖相比,腹型肥胖與房顫的關聯更緊密。
肚子大風險高
該研究一共納入近373萬名連續4年參加體檢,既往無房顫≥20歲的成年人,平均年齡為44.5歲,中位隨訪5.2年。
研究者根據連續4次年度體檢的資料計算體重質量指數(BMI)和腰圍的累積負擔。BMI<23、23~25、≥25分別得0分、1分和2分,綜合4年的BMI評分,BMI累積負擔評分範圍為0~8分。腰圍男性≥90釐米或女性≥85釐米為1分,綜合4年的腰圍評分,腰圍累積負擔評分範圍為0~4分。
結果顯示,與4年BMI累積負擔評分為0分的人相比,4年BMI累積負擔評分最高的人房顫風險增加了32%。同樣,4年腰圍累積負擔評分最高的人房顫風險也顯著增加。
在同一腰圍累積負擔組,不同BMI累積負擔對房顫風險無明顯影響。而在各BMI累積負擔組中,隨著腰圍累積負擔增加,房顫風險顯著增加。在BMI累積負擔中等、腰圍累積負擔高的個體中,房顫風險尤其高。
當根據腰圍評估時,也觀察到了類似的趨勢。無論BMI水平如何,根據單項測量結果或累積負擔進行評估時,腰圍的增加都與房顫風險增加顯著相關。
肥胖及腹型肥胖對心臟健康不利
此前,諸多研究顯示肥胖和腹型肥胖對心臟不友好。韓國學者的研究提示,對於亞洲人群,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是房顫的一個重要的危險因素。研究發現,與正常體重者相比,腹部肥胖者的房顫風險為18%。進一步分析顯示,除了肥胖人群的房顫風險增加之外,對於非肥胖人群,無論體重指數如何,腹型肥胖者的房顫風險均增加。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對41萬餘成人進行分析發現,腰變粗(中心性肥胖)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腰越粗,發生冠心病、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死於冠心病的風險越高。
中國疾控中心李劍虹、張劍等進行的研究顯示,無論體重指數是否超標,腹型肥胖均是心梗的重要危險因素。男性腰圍≥85釐米、女性腰圍≥80釐米定義為腹型肥胖。研究顯示,在考慮相關混雜因素後,與腰圍正常,且體重指數<24的人相比,體重指數<24但肚子大的人,急性心梗發病風險增加85%;體重指數≥24,肚子也大,增加56%的急性心梗發病風險;如果腰圍正常,僅僅體重指數≥24,不增加急性心梗發病風險。總之一句話,肚子大,即存在腹型肥胖,就會增加急性心梗的發病風險;而無腹型肥胖,也意味著內臟脂肪組織還非過量,實質性的過度心血管風險也相對較低。
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雜誌》上一項系統綜述分析表明,全身性和中心性肥胖均增加心衰風險。其中,腰圍每增加10釐米,心衰風險增加28%。
每週150分鐘運動能有效減肚子
肚子大如何減?美國心臟協會發表的肥胖與心血管病科學宣告指出,運動可減少內臟脂肪,即使體重無變化,體力活動或結合飲食的體力活動干預,也已被證明可減少內臟、心包脂肪和心外膜脂肪。對不同年齡的男性和女性進行的隨機研究發現,與非鍛鍊對照組相比,每週3~5次,持續12~52周的鍛鍊可以減少內臟脂肪。即使沒有體重減輕,運動也可以降低內臟脂肪。另一項分析報告稱,在沒有體重減輕的情況下,運動可減少6.1%的內臟脂肪。在沒有體重減輕的情況下,內臟脂肪減少,可能是肌肉等增加。
宣告還指出,減少熱量,也可減少腹部脂肪。但與飲食干預相比,大多數研究顯示運動在降低內臟脂肪方面更有益。減少腹部肥胖最有益的體育活動是有氧運動,力量鍛鍊的效果不明確。同樣,高強度運動也並非總是優於中等強度運動。甚至3個月的步行,也可明顯減少內臟脂肪。儘管有許多藥物可以降低體脂,但生活方式干預可能與藥物一樣有效,甚至比藥物更有效。研究分析發現,滿足每週150分鐘的體力活動,可能足以減少腹部脂肪。
轉載請註明來源保健時報微信公眾號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相簿
記者 || 燕聲
編輯 || 顏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