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CTOS研究進展速遞。
2024年結締組織學會(CTOS)於11月13日至16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亞哥成功舉辦。這是一場結締組織腫瘤領域的學術盛會,匯聚了來自全球的專業醫師、醫療專業人員和科學家,旨在分享他們在這一治療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臨床經驗,鼓勵臨床研究和創新,推動學科發展。此次年會專家雲集,精彩紛呈。議程形式也豐富多樣,涵蓋了骨肉瘤、軟組織肉瘤、胃腸間質瘤(GIST)與腱鞘鉅細胞瘤(TGCT)等相關疾病,引起學界熱烈關注。醫學界腫瘤頻道特別邀請北京積水潭醫院骨與軟組織腫瘤診療研究中心牛曉輝教授結合大會研究進展進行深入解讀,與大家共同見證結締組織腫瘤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
P73:新輔助化療和手術間更長的時間間隔與骨肉瘤腫瘤壞死率降低相關
■目的
研究表明,在骨肉瘤患者中,化療和手術的延遲完成與無事件生存期(EFS)的降低相關。然而,術前新輔助化療與手術間隔時間較長對腫瘤學結果的影響尚無結論。本研究旨在評估術前新輔助化療結束與手術切除之間的時間間隔與腫瘤壞死率、EFS以及術後感染率之間的關聯性。
■方法
研究檢索了自1987年以來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範德比爾特大學醫學中心骨腫瘤科的骨科腫瘤登記資料庫,篩選出接受過新輔助化療、在本機構進行手術切除並確診為骨肉瘤且記錄了腫瘤壞死率的患者。最終納入190例患者,回顧性收集了患者、腫瘤、治療和腫瘤學結局相關資料。分析術前新輔助化療結束與手術切除之間的時間間隔與腫瘤壞死率、術後感染率以及五年EFS(定義為從手術切除到區域性復發、轉移復發、死亡或腫瘤學隨訪結束的時間)之間的關聯性。
■結果
術前新輔助化療結束與手術切除之間的平均時間間隔為25天(標準差18天,範圍1-171天)。新輔助化療的平均持續時間為69天(標準差41天,範圍1-248天)。術前新輔助化療結束與手術切除之間的時間間隔大於3周與腫瘤壞死率顯著降低相關(n = 82,均值58%,標準差34%,範圍0%-100%),而時間間隔小於或等於3周的腫瘤壞死率較高(n = 108,均值73%,標準差28%,範圍0%-100%)(p = 0.001)(圖1)。然而,時間間隔大於3周與五年EFS(p = 0.192)或術後感染髮生率(p = 0.524)之間無顯著關聯。新輔助化療的總持續時間與腫瘤壞死率(p = 0.093)、EFS(p = 0.356)或術後感染(p = 0.486)之間均無顯著關聯。
■結論
在骨肉瘤患者中,術前新輔助化療結束與手術切除之間的時間間隔超過3周與較低的腫瘤壞死率相關,而時間間隔小於或等於3周的患者腫瘤壞死率更高。然而,時間間隔大於3周與五年EFS或術後感染率無關。新輔助化療的總持續時間與腫瘤壞死率、EFS或術後感染均無顯著關聯。這些資料提示,新輔助化療與手術之間較長的等待時間可能會影響療效,表現為較低的腫瘤壞死率。
圖1 末次化療與手術間隔時長的腫瘤壞死率
■專家點評
骨肉瘤是最常見的原發性惡性骨腫瘤。手術和化療在內的多模式治療已成為四肢非轉移性高級別骨肉瘤患者治療的金標準。與單獨手術相比,高級別侷限性骨肉瘤經新輔助化療和手術綜合性治療後可將患者無瘤生存率從不足20%提高到60%以上 [1] 。骨肉瘤新輔助化療後腫瘤壞死率的規範化評估對於患者預後評估和指導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具有重要的意義,且能夠提高評估腫瘤壞死率的準確性和一致性。這項研究揭示了新輔助化療與手術間較長時間間隔可能有助於提高腫瘤壞死率的發現,具有一定的臨床參考價值。然而,時間間隔與長期生存率及術後感染率之間無顯著關聯提示,僅關注腫瘤壞死率可能不足以全面評估療效。未來研究需要結合多中心資料和更全面的生物學機制研究,為骨肉瘤患者提供更最佳化的治療方案。
骨外科
P268:骨肉瘤中較低的腫瘤壞死率與最終手術切緣陽性相關
■目的
在骨肉瘤中,腫瘤壞死率的降低表明對化療的反應較差,並與患者預後不良相關。而骨肉瘤切除術後的切緣陽性則增加區域性復發的可能性。迄今為止,尚無研究評估骨肉瘤中腫瘤壞死率與手術切緣狀態之間的關係。本研究旨在探討骨肉瘤中腫瘤壞死率與手術切緣狀態之間的關聯。
■方法
研究納入了自1987年以來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範德比爾特大學醫學中心骨腫瘤科的骨科腫瘤登記資料庫中所有接受新輔助化療、在接受原發性手術切除、最終病理診斷確認為骨肉瘤、並有組織學分析的腫瘤壞死率記錄的患者。對於本研究中納入的255例患者,回顧性地收集了患者、腫瘤、治療和腫瘤學結果資料。
■結果
所有患者的中位數和平均腫瘤壞死率分別為80%(IQR 40%-95%)和 67%(SD 31%,範圍 0%-100%)。89%的患者 (228/255) 有陰性手術切緣,而11% (27/255) 的患者有陽性手術切緣。切緣陰性的患者腫瘤壞死率中位數為80%(IQR 45%-95%),而切緣陽性的患者腫瘤壞死率中位數為60%(IQR 35%-85%)。切緣陰性的患者腫瘤壞死率平均為68%(SD 31%,範圍 0%-100%),而切緣陽性的患者腫瘤壞死率平均為58%(SD 29%,範圍 5%-99%)(P = 0.024)。腫瘤壞死率降低與 EFS 降低相關(r = 0.125,P = 0.047),而最終切緣狀態為陽性與 EFS 降低相關(P = 0.018)。在手術切緣陽性的患者中,33% (9/27) 的患者在最終病理學中發現腫瘤淋巴管侵犯,70% (19/27) 的患者腫瘤伴有神經血管束侵犯,19% (5/27) 的患者同時存在腫瘤淋巴管侵犯和神經血管束侵犯。值得注意的是,15% (4/27) 手術切緣陽性的患者出現病理性骨折。
■結論
切緣狀態通常被用作肉瘤切除術中手術效果的衡量標準之一。雖然手術操作很重要,但目前普遍認為腫瘤生物學和行為固有因素也會影響切緣狀態。這些資料表明,腫瘤壞死率降低20% 與最終切緣狀態呈陽性有關,而腫瘤壞死率降低和切緣狀態呈陽性均與 EFS 降低有關。雖然這些發現只是相互關聯而非因果關係,但假設腫瘤壞死率降低可能導致切除切緣處有更多存活的癌細胞,這代表腫瘤生物學、行為和治療效果固有的另一個因素,可能與陽性切緣狀態有關,與外科醫生手術操作無關。
■專家點評
手術(保肢手術或截肢手術)仍是骨肉瘤患者治療的主要手段,手術的目的是切除正常組織覆蓋的腫瘤,避免手術切緣陽性。手術切緣陽性,區域性復發風險會增高,即使術後放療,患者遠期生存仍會被影響。這一研究表明,骨肉瘤中腫瘤壞死率降低與手術切緣陽性有一定關聯,且兩者均與EFS降低相關。未來,透過規範化評估和提升骨肉瘤新輔助化療後腫瘤壞死率,改進化療方案、最佳化手術策略及深入探索分子機制,骨肉瘤的治療效果有望進一步提高,從而改善患者的長期預後。
硬纖維瘤
Paper 103:Nirogacestat治療成人硬纖維瘤:Ⅲ期DeFi研究的長期療效和安全性
■目的
Nirogacestat是一種口服γ分泌酶抑制劑,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的目前*唯一一種用於治療需要全身治療的進展性硬纖維瘤成人患者的藥物。DeFi是一項全球、隨機、多中心、關鍵性Ⅲ期試驗,包括雙盲、安慰劑對照期和開放標籤擴充套件期,評估了Nirogacestat的療效和安全性。截至主要分析資料截止日期(2022年4月7日),接受Nirogacestat治療患者的中位(範圍)暴露時間為20.6(0.3-33.6)個月。本次研究目的是評估Nirogacestat連續治療1、2、3和4年的療效和安全性 。
■方法
評估DeFi試驗中最初隨機接受Nirogacestat連續治療患者[意向治療(ITT)人群,N=70]的長期療效和安全性(資料截止日期:2024年8月13日)。根據治療第1至第4年進行評估。療效資料由基於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v1.1的腫瘤反應進行獨立中心盲法審查。患者報告結局(PROs)每3個月進行一次評估並取平均值。安全性透過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EAEs)評估,定義為自Nirogacestat治療開始至最後一次給藥後30天內發生或加重的不良事件。
■結果
Nirogacestat治療的中位(範圍)暴露時間為33.6(0.3-60.0)個月。分別有46例(66%)、40例(57%)、33例(47%)和15例(21%)患者接受了至少1年、2年、3年和4年的連續治療。最佳總體緩解率(BOR)從治療1年內的34.3%增加至治療4年內的45.7%。第3年和第4年分別報告了3例新增部分緩解(PR)和3例新增完全緩解(CR)。在第4年,共報告了24例(34.3%)PR和8例(11.4%)CR(圖2)。目標腫瘤體積的最佳中位減少百分比從第1年的32.3%(n=46)增加至完成至少4年治療的−75.8%(n=15)(表2)。在使用Nirogacestat治療45個月內,患者的疼痛、DT特異性症狀嚴重程度和DT特異性身體功能的PROs均早期改善且持續維持。整個治療期間最常報告的不良事件為腹瀉、噁心、疲勞、低磷血癥和頭痛;多數事件為≤2級,且大部分患者在治療的第一年內首次出現。總體上,常見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在治療的第2年、第3年和第4年均呈下降趨勢。
■結論
本分析展示了持續使用Nirogacestat的長期療效和安全性,其中位治療時間從主要分析時的20.6個月延長至33.6個月。長期使用Nirogacestat與腫瘤體積的進一步縮小、持久的客觀緩解及PROs的早期改善和持續獲益相關。本次分析中Nirogacestat長期治療的安全性特徵與主要分析結果一致。
■專家點評
硬纖維瘤是一種罕見的區域性侵襲性腫瘤,具有浸潤性生長和區域性復發的傾向,但不會轉移。該病可發生於身體的任何部位,如腹外(頭頸部、胸部、四肢)、腹壁或腹內。目前的治療選擇包括手術、放療以及全身藥物治療(如、激素、化療、靶向治療)等。硬纖維瘤術後複發率較高,近年來全身治療地位有所提高,被認為是有效的替代方法。基於DeFi研究資料,Nirogacestat已經獲得美國FDA批准用於治療進展性硬纖維瘤患者,成為首個獲批治療硬纖維瘤的靶向藥。這一研究顯示了Nirogacestat長期療效和安全性資料,為以Notch訊號通路為靶點的精準治療奠定了基礎。其在緩解率、腫瘤體積控制及患者生活質量改善上的多維獲益,標誌著硬纖維瘤治療進入了全新的靶向治療時代。同時,這一研究為未來軟組織腫瘤的治療策略探索提供了重要的臨床依據。
胃腸道間質瘤
Paper 11:阿維魯單抗聯合阿昔替尼用於標準治療失敗後不可切除/轉移性GIST患者的Ⅱ期單臂研究(AXAGIST)
■目的
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是晚期或轉移性GIST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在相當比例的患者中可實現長期生存。然而,儘管獲益顯著,但患者最終都會因腫瘤異質性而對TKI產生耐藥,這一問題難以克服。(VEGF)抑制劑具有免疫調節作用,VEGF抑制劑與PD-L1抑制劑的聯合應用可能產生協同效應,從而增強治療療效。
■方法
AXAGIST是一項由研究者發起的單臂Ⅱ期研究,在歐洲兩個中心(義大利、波蘭)開展,旨在評估阿昔替尼聯合阿維魯單抗治療標準治療失敗後不可切除或轉移性GIST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入組患者需接受過至少兩種(但不超過三種)既往治療,包括伊馬替尼和舒尼替尼。患者接受阿維魯單抗(10 mg/kg,q2w,iv)聯合阿昔替尼(5 mg,bid,po)治療,直至疾病進展、死亡、無法接受的毒性、退組、妊娠(以最早發生者為準)或長達24個月疾病無進展的患者。主要終點是基於RECIST 1.1標準的3個月無進展生存(PFS)率。次要終點包括PFS、總生存期(OS)、ORR及安全性。
■結果
共有58例患者入組,其中56例患者可用於療效和安全性評估。中位年齡為60歲(18-80歲),21例(37.5%)為女性,30例(53.6%)患者接受過三線TKIs治療。中位隨訪時間為27.4個月(95% CI:25.4-未達到)。47例(81%)患者存在KIT突變,2例(3.4%)患者存在PDGFRA突變,9例(15.5%)患者為野生型GIST。最佳療效為PR的患者5例(8.9%)、疾病穩定(SD)的患者34例(60.7%)、疾病進展(PD)的患者為17例(30.4%)。在PR患者中,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為18.5個月(95% CI:18.3-未達到)。3個月PFS率為57.1%。中位PFS為4.6個月(95% CI:2.9-6.4),中位OS為14.2個月(95% CI:9.2-26.3)。12個月PFS率和OS率分別為22.8%(95% CI:14-37.1)和59.3%(95% CI:47.5-74)。不同分子亞型的PFS無顯著統計學差異,但野生型GIST患者的中位PFS最長(6.4個月),其次為KIT外顯子11突變患者(4.6個月),而KIT外顯子9突變患者的中位PFS最短(1.4個月)。在既往伊馬替尼治療持續時間、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細胞比值及乳酸脫氫酶(LDH)水平等因素中,僅LDH水平與PFS具有顯著統計學相關性。94.6%的患者出現不良事件;30.4%的患者發生3級或以上的不良事件,均可控。
■結論
這項針對GIST患者的最大規模前瞻性聯合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研究結果顯示,該組合療法在標準治療失敗後的部分患者中具有一定療效。尤其是PR患者表現出較為持久的獲益。目前相關研究仍在進行中。
■專家點評
GIST是胃腸道最常見的間葉組織來源腫瘤,由於基因突變型別多樣,GIST的臨床病程特點和預後具有較大的異質性。對於侷限性、可切除GIST,手術是唯一可能達到治癒目的的治療方式,但術後40%~50%可出現區域性復發或轉移 [2] 。以伊馬替尼為代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給晚期不可切除GIST患者帶來了生存獲益,但多數患者仍會出現疾病進展或者轉移的臨床結局。對於晚期或轉移性GIST,系統性藥物治療仍是目前研究探索熱點。AXAGIST研究首次在TKI治療失敗的GIST患者中系統評估了阿維魯單抗聯合阿昔替尼的療效與安全性,填補了這一領域的部分空白。儘管目前療效有限,但研究顯示出明確的疾病控制作用和持久獲益潛力,特別是在野生型GIST和低LDH患者中。未來研究應著力最佳化治療方案,深入探索生物標誌物,並推進聯合療法在GIST中的進一步應用,助力解決後線治療的未滿足需求。
腱鞘鉅細胞瘤
Paper107:根據手術史對於Ⅲ期ENLIVEN研究進行分析
■目的
TGCT是一種罕見的非惡性腫瘤,發生於滑膜、滑囊或腱鞘中,中位發病年齡為40歲。吡昔替尼(Pexidartinib)在關鍵Ⅲ期ENLIVEN研究中表現出的顯著且持久的腫瘤應答,於2019年獲得FDA批准上市,是目前*唯一獲批用於治療伴有重度病變或功能受限且無法透過手術改善的症狀性TGCT成年患者的藥物。吡昔替尼在晚期TGCT中使用的時機及其對手術的影響成為研究熱點。本次次要分析旨在根據患者手術史評估ENLIVEN研究中吡昔替尼的療效,並探討治療後手術作為一種潛在治療策略的可能性。
■方法
研究入組了患有症狀性TGCT且不建議手術的成年患者。研究第1部分以1:1隨機、雙盲方式將患者分配至吡昔替尼組或安慰劑組。吡昔替尼組患者在前2周接受每天1000 mg(早400 mg,晚600 mg)的方案治療,隨後22周每日800 mg(分早晚兩次)維持治療。在第1部分結束後,所有患者可在第2部分接受開放標籤的吡昔替尼治療,直至疾病進展或出現毒性。主要終點為基於RECIST v1.1標準的ORR。本分析根據患者的手術史評估腫瘤緩解結果,並分析治療後TGCT手術率及其結果。
■結果
共有61例患者隨機分配至吡昔替尼組,59例分配至安慰劑組。其中,吡昔替尼組32例(52.5%)和安慰劑組31例(52.5%)患者有TGCT手術史。最常見的手術型別為滑膜切除術(吡昔替尼組14例,45.2%;安慰劑組11例,35.5%)。在第25周時,吡昔替尼組患者的腫瘤緩解率為:有手術史患者為34.4%,無手術史患者為41.4%;在開放標籤階段,該緩解率分別升至56.3%和65.5%(圖3)。安慰劑組中無患者達到客觀緩解(0%)。吡昔替尼組中有3例患者在治療後接受了手術(1例有手術史,2例無手術史)。這3例患者在吡昔替尼治療期間的最佳反應分別為CR(1例)和SD(2例)。根據外科醫生的評估,治療後手術得以實施的原因是“降低了發病率”和“提高了完全切除的可能性”。其中2例患者實現了R1和R0切除。安慰劑組無患者在治療後接受手術。
■結論
吡昔替尼在TGCT中表現出顯著的腫瘤應答,對於未接受過手術的患者其療效相當或更好。在使用吡昔替尼治療後,實現具有治癒意義的完全切除成為可能。未來可進一步研究吡昔替尼與手術切除聯合治療的潛在作用。
圖3 吡昔替尼對比安慰劑組的腫瘤緩解率
P37: 吡昔替尼治療、停藥以及再治療 期間健康相關生活質量(HRQoL)
■目的
自關鍵Ⅲ期ENLIVEN研究成功後,間歇性用藥的可行性和療效成為研究熱點之一。這一Ⅳ期全球性、開放標籤、非隨機研究旨在探索吡昔替尼治療、停藥及再次用藥對既往接受吡昔替尼治療TGCT患者的影響。由於TGCT發病年齡較早且會對HRQoL造成影響,本次分析重點評估吡昔替尼治療、停藥及再次用藥期間HRQoL隨時間的變化。
■方法
在美國、歐洲、澳大利亞和臺灣參與吡昔替尼研究的TGCT患者在其先前研究的治療結束(EOT)訪視後加入本研究。患者可選擇繼續使用吡昔替尼(治療持續佇列,TCC),維持原劑量;或停用吡昔替尼,並根據研究者和患者的決定重新啟動治療(停藥/再治療佇列,TF/RTC),治療將以先前EOT訪視時的劑量水平用藥。TCC患者每3個月評估一次;TF/RTC患者在停藥後的1個月和3個月進行初次評估,此後每3個月評估一次。本次分析報告了患者報告結局[PROMIS身體功能(PF),EQ-5D-5L視覺模擬量表(VAS)]相較基線變化的次要終點資料。
■結果
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共32例患者入組(TCC組21人,TF/RTC組11人)。患者的中位年齡為47.5歲(範圍:21-81歲),從診斷到知情同意的中位時間為7.8年(4.6-32.6年),既往吡昔替尼治療的中位時間為55.7個月(26.7-91.0個月)。在TCC組,24個月平均配對變化(APC)為PROMIS PF的-2.78(95%CI:-6.20至0.65),EQ-5D-5L VAS的-2.4(-9.6至4.8)。在停藥期間,24個月APC為PROMIS PF的-1.93(-6.37至2.51),EQ-5D-5L VAS的3.4(-3.6至10.4)。在停藥期的11例患者中,有3例因症狀性進展(n=1)、腫瘤進展(n=1)或兩者均有(n=1)而選擇重新啟動治療。重新啟動治療的3例患者中,有2例在PROMIS PF和EQ-5D-5L VAS評分中均實現了臨床顯著改善(≥10分)。
■結論
儘管既往文獻報道TGCT患者的HRQoL隨時間下降,但在本研究中接受吡昔替尼治療的患者,其HRQoL在約2年的隨訪期間總體維持穩定。未來可進一步開展針對長期連續或間歇性吡昔替尼治療對患者HRQoL影響的研究。
■專家點評
TGCT是一種罕見的滑膜來源非惡性腫瘤,其高複發率和功能受限特性對患者HRQoL影響顯著。吡昔替尼作為FDA批准的首個CSF-1R抑制劑,為無法透過手術改善的重度TGCT患者提供了創新療法。作為首個獲批治療TGCT的CSF-1R抑制劑,吡昔替尼在腫瘤負荷控制、生活質量改善及手術條件最佳化方面顯示出多重益處。Paper 107的結果顯示吡昔替尼治療後手術成功率提高,提示未來可進一步研究術前輔助治療或術後維持治療的療效。此外,與其他靶向藥物或免疫療法的聯合可能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P37提供了間歇性用藥模式的初步資料,為未來在控制療效和毒性之間找到平衡點提供了方向。上述兩項研究進一步證實其在慢性管理和個體化治療中的潛力,特別是在重度TGCT和無法手術的患者中具有重要意義。未來的研究可圍繞間歇治療、聯合策略和個體化治療方案展開,推動TGCT從單一手術主導模式向多學科、全方位管理模式轉變,從而為患者帶來更大的臨床獲益。
CTOS年會為全球結締組織腫瘤研究和治療領域的專業人士提供了一個重要平臺,促進了知識共享和合作。透過此次會議,參會者對結締組織腫瘤的診斷、治療和患者管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為未來的研究和臨床實踐奠定了堅實基礎。在骨肉瘤領域,新輔助化療後骨肉瘤切除標本組織學評估腫瘤壞死率是骨肉瘤重要預後指標之一,同時也是指導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對於新輔助化療和手術間隔時長對臨床治療方案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在GIST領域,靶免聯合治療有待更多探索,為臨床用藥提供進一步更多循證醫學證據。在TGCT領域,吡昔替尼可顯著改善TGCT患者臨床結局,有望為全球TGCT患者提供新型口服小分子治療選擇。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官網顯示,吡昔替尼膠囊已擬納入優先審評,用於治療伴有重度病變或功能受限且無法透過手術改善的症狀性TGCT患者,期待其儘快在國內獲批上市,為我國患者帶來用藥治療選擇。未來在結締組織腫瘤領域,希望大力開展相關臨床研究,以取得治療新突破,為這類患者帶來更多獲益。
*截至文章釋出日期
專家簡介
牛曉輝 教授
北京積水潭醫院骨與軟組織腫瘤診療研究中心主任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理事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肉瘤專家委員會 前任主任委員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黑色素瘤專家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CACA)常務理事
中國抗癌協會(CACA)肉瘤康復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CACA)肉瘤專業委員會 前任主任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CACA)骨腫瘤及轉移瘤專委會 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 腫瘤多學科腫瘤診療專業委員會 常務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 骨科分會骨腫瘤專業組 副組長
中華醫學會 骨科分會 骨腫瘤專業組 組長
北京醫學會 骨科分會 骨腫瘤學組 組長
國際保肢協會(ISOLS)中國區唯一Board Member
亞太骨與軟組織腫瘤學會(APMSTS)常務理事
東亞骨與軟組織腫瘤協作組(EAMOG)前主席、常務理事
《中國骨與關節雜誌》副總編輯
擔任34家SCI期刊審稿專家
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262篇,其中SCI文章44篇
精彩資訊等你來
參考文獻:
[1]Strauss S J,Frezza A M,Abecassis N,et al. Bone sarcomas: ESMO-EURACAN-GENTURIS-ERN PaedCa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follow-up[」]. Ann Oncol.2021,32(12):1520-1536.
[2]沈琳,曹暉,秦叔逵,等.中國胃腸間質瘤診斷治療共識(2017年 版)[J].腫瘤綜合治療電子雜誌,2018,4(1):31-43.
* 此文僅用於向醫學人士提供科學資訊,不代表本平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