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還是腸炎,短短一年時間,直轉成癌,李阿姨是怎麼也沒想到,會這麼快發生在自己身上。
其實很早以前,她的腸胃就不太好,不是胃疼,就是便秘。經常要吃藥才能緩解,也是去年開始症狀變得越來越明顯,才著急去醫院檢查,當時檢查說是腸炎,雖然不用住院,但醫生提醒要重視這個病。
但後來症狀平穩之後,她就以為自己好了,誰知道才不過一年,便秘腹痛等症狀接踵而來,然而這次檢查卻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原來化驗結果發現她的腸道里有個腫塊,後確診是腸癌。
而且因為發現的比較晚,病情進入危急關頭,已經不是小手術能解決的問題了,病床上李阿姨整日唉聲嘆氣:如果當初重視一點,是不是可以早點預防,也不會.錯失了治療的黃金時機!
現實中很多人像李阿姨一樣,習慣小看炎症,殊不知正是這些小炎症,給癌症埋下了伏筆。
一、研究發現,長期炎症或是癌症的“得力助手”
其實身體出現炎症反應可能不是什麼“壞事”,大家應該都經歷過扭傷的情況,一般患處會很快出現淤青,其實這也是一種炎症訊號,然後白細胞和蛋白質大軍就會被吸引過來對患處進行修復。
同樣的,在應對外來病毒入侵時,白細胞也是迅速下場干預,但這裡有個問題,外來物種不一定都是有害的,但白細胞並不會對此甄別,相反哪裡有異物,它就去消除,於是我們的身體炎症反應越來越多,逐漸出現慢性炎症。
但千萬別輕視慢性炎症,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王伯軍指出慢性炎症對身體的危害非常大,長期的炎症反應會給DNA造成損傷,進而增加癌症風險,常見的結腸癌、肺癌、胃癌、甚至食道癌和乳腺癌等。
今年,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丹娜·法伯布萊根癌症中心就曾釋出過一篇關於炎症與癌症之間存在的關聯文章,指出炎症就是免疫細胞在應對外來感染、損傷以及刺激做出的應對反應,這是一個複雜的免疫過程。
研究員Nilay Sethi認為如果炎症無法及時停止,一直持續就會形成慢性炎症,一旦細胞修復過程中出現異常細胞或者攜帶有受損DNA的細胞不斷分裂出去,也會增加癌症風險。
在此之前,《自然·遺傳學》期刊上也曾發表過一篇研究,更是找到了炎症與癌症關係的直接證據,研究員透過人為誘導炎症,發現小鼠帶有的TP53突變基因數量出現暴增,而TP53突變基因在很多腫瘤型別中都有出現,雖然人體可以在炎症反應下,透過免疫系統檢測並處理這些突變細胞,但長期的炎症反而會火上澆油,加速癌症的發生。
對此德國病理學之父魯道夫·維爾肖曾指出,癌症可以被視為“無法癒合的炎症傷口”。這一觀點也進一步揭示了炎症與癌症之間的密切關係,即慢性炎症可能是癌症發生的重要誘因之一。
二、醫生提醒:出現這4種炎症要特別警惕!
“炎症”比起“癌症”,確實聽起來沒有那麼大危害性,但正因如此,很多人對於炎症的不重視,也加劇了癌症發展風險,雖然不是所有炎症都會走向癌症,但可以以下4種炎症需要警惕:
1、萎縮性胃炎
清華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醫師李昕權指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引起胃炎甚至慢性萎縮性胃炎的重要威脅,而慢性萎縮性胃炎也是誘發胃癌的常見危險因素,一旦查出萎縮性胃炎一定要警惕胃癌風險。
2、胰腺炎
作為常見的消化道炎症,胰腺炎又分為急性和慢性,其中慢性胰腺炎也是胰腺癌的重要誘因,臨床發現癌變患者中,80%的人早期有胰腺炎史,醫生提醒慢性胰腺炎會使胰腺組織不斷受損,加上其他不良習慣的反覆刺激,很容易導致胰腺發生癌變。
3、乙型肝炎
四川省瀘州市中醫醫院放射科醫師劉彬介紹,乙肝也是肝癌發生常見誘因,患者通常由於忽視乙肝的治療,導致病情惡化不斷損耗肝細胞,造成肝細胞纖維化,甚至肝硬化,並最終走向肝癌,因此發現乙肝一定要及時干預。
4、慢性
潰瘍性腸炎,特別是長期的炎症刺激,會導致結腸癌變風險,而且慢性潰瘍性結腸炎還會隨炎症惡化和累及範圍的擴大,增加癌變風險。有研究顯示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隨時間的推移,癌症風險出現比例在未來10年、20年、30年分別是2%、8%、18%。
三、番茄可消除45%的炎症?有科學依據嗎?
炎症反應雖然是身體應對外來入侵的表現,但炎症等不到控制時,也可能成為危害身體的來源,因為炎症太多導致敗血性休克、器官衰竭等案例並不少見,當炎症反應範圍過大還可能引起多種疾病,成為多種疾病的溫床。
因此日常防炎就很重要的,其實除了藥物消炎,日常也有幫助抗炎的食物,比如這個番茄就是其中之一。
番茄中含有豐富發類胡蘿蔔素、葉黃素、番茄紅素等物質,人體攝入後可以起到一定的抗炎作用,有利於預防心血管、代謝疾病、癌症等多種慢性炎症性疾病。
儘管番茄有抗炎效果,但炎症患者不能以此代替藥物,番茄的適量攝入可以作為膳食輔助抗炎,但針對慢性炎症或疾病患者,除了吃番茄外,還需結合醫生的建議進行綜合管理。
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減少身體炎症的重要手段,除了番茄,其實還有很多食物能減輕身體炎症,其中發揮作用的其實是以下幾種營養素:
1、多不飽和脂肪酸
比如常見的omega-3脂肪酸,除了可以減輕疲勞,還可以有效抗炎,在魚類、菠菜和堅果中富含。
2、多酚類
主要包含酚酸、單寧和類黃酮等化合物,是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的有效成分,其中異黃酮多見於豆類食物,日常可以多吃蔬果、穀物、豆製品等攝入。
3、維生素D
維生素D具有改善氧化還原反應系統,增強免疫的作用,過度疲勞會導致人體維生素D水平下降,日常可以透過攝入動物肝臟、海魚、蘑菇、穀物吸收。
其實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最好的抗炎措施,日常可以多補充上述食物,預防炎症反應過度,才能更好的促進身心健康。
參考資料:
[1]《醫生提醒:從炎症到癌症,可能只有兩三步!》.科普中國.2022-05-23.
[2]《全球1/6的癌症由炎症引起,患上這6類炎症一定要抓緊治療!》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023-06-13.
[3]《很多病都和慢性炎症有關!這幾種“抗炎食物”千萬要吃對了!》. 健康時報.2024-09-1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