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這9項技能的要點,你都掌握了嗎?
一、婦科檢查法
▎準備工作
1、用物:一次性會陰墊、窺器、手套。
2、患者解小便,排空膀胱後,取膀胱截石位。有尿失禁者,檢查前不需排空膀胱。檢查者面向患者,立在患者兩腿之間。
▎操作方法
1、外陰部檢查:觀察外陰發育及陰毛分佈情況,有無皮炎、潰瘍及腫塊,分開小陰唇,暴露陰道前庭、尿道口和陰道口。囑患者用力向下屏氣,觀察有無陰道前後壁的脫垂和子宮脫垂。
2、陰道窺器檢查:檢查者用左手將兩側陰唇分開,右手將窺器斜行沿著陰道後側壁緩慢插入陰道內,插入後逐漸旋轉至前方,擺正後緩慢張開兩葉,暴露宮頸、陰道壁及穹窿部,然後旋轉至一側以暴露側壁。觀察陰道黏膜、陰道分泌物及宮頸有無異常。
3、雙合診:檢查者戴手套,右手(或左手)食中兩指順陰道後壁輕輕插入,檢查陰道通暢度和深度,再捫及宮頸大小、形狀硬度及外口情況,有無接觸性出血。隨後將陰道內兩指放在宮頸後方,另一隻手手掌心朝下手指平放在患者腹部平臍處,當陰道內手指向上向前抬舉宮頸時,腹部手指往下往後按壓腹壁,並逐漸向恥骨聯合部移動,捫及子宮的位置、大小、形狀、軟硬度、活動度以及有無壓痛。將陰道內兩指由宮頸後方移至一側穹窿部,儘可能往上向盆腔深部捫觸,與此同時另一手從同側下腹壁髂嵴水平開始,由上往下按壓腹壁,與陰道內手指相互對合,以觸控附件區有無腫塊、增厚或壓痛。
4、檢查結果記錄
外陰:發育情況及婚產式(未婚、已婚未產或經產式)。有異常發現時詳細描述。
陰道:是否通暢,黏膜情況,分泌物量、色、性狀以及有無臭味。
宮頸:大小、硬度,有無糜爛、撕裂、息肉、腺囊腫,有無接觸性出血、舉痛等。
宮體:位置、大小、硬度、活動度,有無壓痛等。
附件:有無塊物、增厚或壓痛,若捫及塊物,記錄其位置、大小、硬度,表面光滑與否、活動度,有無壓痛以及與子宮及盆壁關係。左右兩側分別記錄。
▎注意事項
1、檢查者態度嚴肅、語言親切、檢查仔細、動作輕柔。每次檢查不應超過3人。
2、男醫生檢查時,應有其他醫務人員在場。
3、避免經期做盆腔檢查。若異常陰道出血必須檢查,檢查前消毒外陰、戴無菌手套,使用無菌器械。
4、未婚患者禁做雙合診及陰道窺器檢查,可行直腸-腹部診。
5、雙合診檢查不滿意或檢查骶韌帶、子宮直腸窩病變、腫瘤與盆腔關係時應做三合診。
二、陰道手術前消毒鋪巾
▎適應證
經陰道手術前,如人流、取環、上環、經陰道分娩、宮頸錐切、陰式子宮切除術等。
▎準備工作
用物:無菌手術單、碘伏棉球、卵圓鉗、彎盤、無菌手套。
▎操作方法
1、患者膀胱截石位,卵圓鉗鉗夾碘伏棉球順序消毒外陰三遍:大陰唇、小陰唇、陰阜、大腿內側上1/3、會陰。
2、戴無菌手套,鋪巾順序:會陰單、腹部、腿套。
3、消毒陰道、宮頸。
▎注意事項
注意無菌操作。
三、子宮內膜活組織檢查
▎適應證
1、確定月經失調型別。
2、檢查不孕症病因。
3、異常陰道流血或絕經後陰道流血,需排除子宮內膜器質性病變者。
▎準備工作
用物:消毒包、器械、標本瓶、病理申請單、10%甲醛。
▎操作方法
1、排尿後,受檢者取膀胱截石位,查明子宮大小及位置。
2、常規消毒外陰,鋪孔巾(按陰道手術前消毒鋪單操作)。陰道窺器暴露宮頸,碘伏消毒宮頸及宮頸外口。
3、以宮頸鉗夾持宮頸前唇或後唇,用探針測量宮頸管及宮腔深度。
4、使用刮匙取適量子宮內膜送檢。將刮匙送達宮底部,自上而下沿宮壁刮取,夾出組織,置於無菌紗布上,再取另一條。
5、術畢,取下宮頸鉗,收集全部組織固定10%甲醛中送檢。
▎注意事項
1、採取時間和部位選擇
(1)瞭解卵巢功能:通常可在月經期前1~2天取,一般多在月經來潮6小時內取,自宮腔前、後壁各取一條內膜;閉經如能排除妊娠則可隨時取。
(2)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如疑為子宮內膜增生症,應於月經前1~2天或月經來潮6小時內取材;疑為子宮內膜不規則脫落時,則應於月經第5~7天取材。
(3)原發性不孕者:應在月經來潮前1~2天取材。如為分泌相內膜,提示有排卵;內膜仍呈增生期改變則提示無排卵。
(4)疑有子宮內膜結核:應於經前1周或月經來潮6小時內診刮。診刮前3日及術後4日每日肌內注射鏈黴素及異煙肼口服,以防診刮引起結核病擴散,注意刮取宮角內膜。
(5)疑有子宮內膜癌者隨時可取,並注意刮取宮角內膜。
2、禁忌證
(1)急性、亞急性生殖道炎症;
(2)可疑妊娠;
(3)急性嚴重全身性疾病;
(4)體溫>37.5℃。
四、宮頸脫落細胞檢查
巴氏刮片法
▎適應證
宮頸防癌篩查。
▎準備工作
用物:一次性窺器、會陰墊、鑷子、無菌棉球、刮板、玻片、95%酒精。
▎操作方法
1、陰道窺器擴張陰道,暴露宮頸,若白帶過多,應先用無菌幹棉球輕輕拭淨粘液。
2、取材應在宮頸外口鱗柱上皮交接處,以宮頸外口為圓心,將木質刮板輕輕刮取一週,在玻片上塗抹。塗好的玻片置入95%酒精中固定15分鐘後,染色、閱片。
3、核實玻片序號,填寫申請單。
4、結果判定:(巴氏分級)
巴氏I級:正常。
巴氏Ⅱ級:炎症。一般屬良性改變或炎症。
巴氏Ⅲ級:可疑癌。主要是核異質,表現為核大深染,核形不規則或雙核不典型細胞,性質尚難肯定。
巴氏IV級:高度可疑癌。細胞有惡性特徵,但在塗片中惡性細胞較少。
巴氏V級:癌。具有典型的多量癌細胞。
▎注意事項
1、刮取細胞時避免損傷組織引起出血影響檢查結果。
2、塗片不宜太厚,也不要來回塗抹,以防破壞細胞。
3、檢查時陰道不宜用潤滑劑,必要時可用生理鹽水潤滑。
4、檢查前24小時不宜性交、陰道沖洗、陰道上藥。
薄層液基細胞檢查法
▎適應證
宮頸防癌篩查。
▎準備工作
1、用物:一次性窺器、會陰墊、取樣器、樣本瓶(內有細胞儲存液)、申請單、序號。
2、填寫申請單及細胞儲存液小瓶上的有關內容,核對序號。
▎操作方法
1、陰道窺器擴張陰道,暴露宮頸,若白帶過多,應先用無菌幹棉球輕輕拭淨粘液。
2、取樣:使用掃帚狀取樣器的中央刷毛部分輕輕插入宮頸口內,較短的毛刷完全接觸到外子宮頸,按一個方向旋轉5圈。
3、漂洗:將已取細胞的取樣器放入瓶底,迫使毛刷分散開來,上下漂洗共10次,最後在溶液中快速轉動掃帚狀取樣器以便將進一步的細胞標本漂洗下來。
4、擰緊瓶蓋,送至實驗室,進行過濾。使細胞隨機均勻分開,轉移到靜電處理過的載玻片上,制直徑為2cm的薄層細胞塗片。
5、95%酒精固定,巴氏染色。
6、結果判斷:(TBS分類法)
(1)感染:有無真菌、細菌、原蟲、病毒等感染。
(2)良性反應性和修復性改變:如炎症引起的上皮細胞反應性改變。
(3)上皮細胞異常。
鱗狀上皮細胞異常
①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性質待定。
②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包括HPV感染;鱗狀上皮輕度不典型增生;I級。
③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包括鱗狀上皮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Ⅱ級和Ⅲ級。
④鱗狀上皮細胞癌。
腺上皮細胞異常
①絕經後出現酌良性子宮內膜細胞。
②不典型腺上皮細胞,性質待定。
③宮頸腺癌。
④子宮內膜腺癌。
⑤宮外腺癌。
⑧腺癌,性質及來源待定。
▎注意事項
1、取樣時,刷毛部分應與宮頸貼緊,並有一定力度,以免取材過少,按一個方向轉動5圈,切勿來回轉動。
2、取材後的取樣器應棄之。
3、注意完整填寫申請單,並與儲存液小瓶核對。
4、取材時避免損傷組織引起出血影響檢查結果。
5、檢查時陰道不宜用潤滑劑,必要時可用生理鹽水潤滑。
6、檢查前24小時不宜性交、陰道沖洗、陰道上藥。
除此之外,還有五項更為精彩的婦產科基本操作技能,如:人工流產術的詳細介紹和注意事項等,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檢視~
責任編輯:小葉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