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難料,陳女士因為胃腸道疾病,剛剛做完一個腹部的微創手術,手術很成功,但面對肚皮上的幾個“洞洞”,陳女士還是有很多疑問。臨床上,醫護人員也會遇到很多病友的詢問:手術切口要不要每天換藥?切口多長時間可以長好?有些已經癒合的切口摸上去硬繃繃,這是正常情況嗎?
胃腸術後切口有哪幾種
臨床上,根據切口的汙染程度和感染風險,我們可以將胃腸術後切口分為以下幾種。一般而言,手術切口分級越高,其感染風險也就越高。這些切口包括:
1、清潔切口(I類切口):是指非外傷性的、未感染的切口。且手術未進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如甲狀腺手術切口、乳腺手術切口,單純修補術後切口等等。
2、清潔-汙染的切口(II類切口):是指手術涉及生殖道、泌尿道、呼吸道或消化道,但無內容物溢位的手術。例如:胃部分切除術、小腸部分切除術等。胃腸道手術切口多為II類切口。
3、汙染切口(III類切口):是指急性炎症性疾病實行的手術切口,如十二指腸絞窄疝手術切口。
4、感染切口(IV類切口):消化道等空腔器官穿孔或化膿性病灶的手術切口,如化膿性闌尾切除術、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等切口。造口還納術後的切口就是IV類切口。
切口多長時間可以長好
切口長好,也就是切口的癒合過程,可以概括為三個階段:
1、止血期:持續時間為1~2天。在這個階段,血小板和纖維蛋白凝塊聚集到切口部位,可以促進切口止血。
2、炎症期:持續時間3~5天,表現為切口硬結、發熱、不適,這個階段出現切口發紅和腫脹,都是切口正常癒合過程的一部分,而不全是由感染所致。
3、增生期:持續時間可以為數天到數週。這個階段切口區域性的肉芽組織形成,很多朋友會摸到切口的地方硬繃繃,其實這是區域性的肉芽組織在重新塑型。
術後切口疼痛怎麼辦
術後切口疼痛屬正常現象。 術後切口會隨著腹部壓力的改變及個人的活動、耐受能力而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比如翻身、起床會牽扯腹部肌肉導致切口疼痛,咳嗽、大笑會增大腹腔壓力導致切口疼痛。可以透過避免內在或在外刺激,來減輕切口的疼痛。比如使用腹帶,如有慢性咳嗽、慢性便秘等及時治療,降低腹內壓,減少腹部切口張力單純的切口疼痛,可適時使用止痛藥緩解,以避免因為疼痛而拒絕活動等情況的發生。出院時切口基本能抵抗壓力,可以進行正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
不過,修復的組織不會再獲得原有組織強度,對任何手術術後 建議都應小心遵循。如果作用於切口區域性壓力過大,可能引起切口破潰。例如:術後咳嗽,為減輕腹內壓力,咳嗽時應保護切口,使用腹帶同時用軟墊來支撐腹部。避免用力大小便,術後1個月內,還應該避免體育鍛煉,比如游泳、登山、打球等運動。
但是,有一點要注意,術後早期需要鑑別切口疼痛及腹部疼痛。如果無法確認,應及時與醫護人員溝通,以免誤判,造成嚴重後果。
術後切口什麼時候換藥
一般術後並不需要常規每日換藥 ,醫生根據手術切口分類、切口癒合情況選擇性進行換藥。如果切口無滲血、滲液,沒有紅腫情況,術後切口可2~3天換藥一次。切口發生滲液、滲血、紅腫等情況時,不僅需要及時換藥,必要時還要邀請燒傷科、造口治療師協同診治。
術後什麼時候可以拆線
胃腸道腹腔鏡手術術後切口多為腹壁上的幾個小孔,外加腹部正中的切口。腹部手術切口一般在術後7~9天可完全癒合,進行拆線。但是,糖尿病、腹部脂肪肥厚、營養不良等都是切口癒合不良的高危因素,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酌情拆線。
術後什麼時候可以洗澡
(圖片來源於網路)
從手術切口的癒合來說,拆線後1~3天,如果切口沒有流膿、滲液、紅腫,表皮已結痂發癢,那麼基本上可以判斷這個手術切口癒合良好,基底癒合,表皮已生長在一起,有完整的抵禦水和細菌的能力,可以放心沖水洗澡,也就不用擔心被汙染的問題了。
本文作者徐巖,系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普外一科(胃腸)護士長,廣東省護理學會胃腸外科專業護理委員會委員,中山大學護理碩士。
歡迎在文章右下角評論或留言!
胃腸手術後,切口多長時間可以長好?-----蘭世亭醫學健康科普第3703帖
馬醫生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