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長 31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4分鐘
當下,“教師退出機制”成了社會上熱議的話題,也引起了不少中小學教師的擔 心和焦慮。比如,今年1月7日,北京豐臺區釋出了《關於推進中小學教師“ 區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該措施明確提 出,“2024年將加強對教師的年度考核和考核結果的運用,探索建立‘教師退出機制‘”。
這樣一來,包括前幾年已經宣佈啟動探索“教師退出機制”的寧夏回族自治區、貴州貴陽、浙江寧波、山東平陰、北京、廣東、湖南懷化等地在內,全國超過10個省市先後宣佈啟動了探索“教師退出機制”,這意味著教師將不再是“鐵飯碗”,教師不再“早澇保收”,教師不再一勞永逸能教到退休;換句話說,“教師退出機制”猶如奔向教師而來的“狼”,“狼真的要來了”,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怎麼辦?
據此,筆者最想說的是,我們首先要提高思想認識,要正確對待“教師退出機制”,也即要充分認識實施“教師退出機制”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不少教師難免有疑問,也一定會拷問,國家為什麼要實施“教師退出機制”?“達摩克利斯”之劍為什麼要揮向我們?
憑心而言,實施“教師退出機制”並非為了減員裁人,並非為了嚇唬、捉弄和為難絕大部份教師,並非為了打破絕大部份教師的“飯碗”,而是為了“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為了淨化教師隊伍,為了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為了廣大教師更好地適應教育教學。
不過話又說回來,當下中小學教育教學的確存在諸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多半都是教師造成的。
比如有些教師總是不讀書、不寫作,這樣我們怎麼可能帶領且指導學生的讀書和寫作?比如有的仍熱衷於題海戰術,仍在拼時間、拼體力、拼精力,這樣我們怎麼可能淡化過度應試的惡性競爭?比如有的仍然熱衷於“老一套”的教法,這樣學生怎麼會不反感和厭倦學習?比如有的除了上課,總見不到人影,這樣學生怎麼會信任和喜歡我們?比如有的缺乏培訓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這樣我們怎麼可能改變自己……
正是因為諸如此類的問題根深蒂固,所以中小學校要積極穩妥地實施“教師退出機制”。
關鍵是學校要釐清被退出的物件,也即要退出的是師德和師能不合格的教師,是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教師,是經過培訓、教育和指導仍難勝任教育教學的教師……當然,這樣的教師只是極少數。
但“一粒老鼠屎會毀掉一鍋粥”,如果這樣的“老鼠屎”不及時剷除,會嚴重影響其他教師的積極性,由此造成的後果很嚴重。
因此,我們不要有僥倖心理,不要“濤聲依舊”、不思進取、碌碌無為,自願淪落為這極少數中的一員;除了萬萬不可疏忽大意,但也不必驚慌失措,不必過度擔心,不必揹負沉重的思想和心理包袱,不要道聽途說,不負責任傳播謠言,任性擴大負面影響,更不要無端揣測和指責,人人自危,人為製造緊張氣氛,影響安定團結和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影響教育教學的生態環境。
其次,我們要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教師退出機制”。實施“教師退出機制”其實是一種力度很大的競爭和激勵機制,是倒逼我們加快改變教育教學思想以及提高核心素養的有力舉措。
如果我們總是“躺平”在過度應試的舒適圈裡以不變應萬變,總是用不變的思想、不變的教法去教每天都在變化的學生,總是“想當然”、吃老本,總是拿著“舊船票”去重複昨天的故事,學生怎麼能減負,他們怎麼能自主學習,教育教學高質量怎麼能實現?被動要捱打,落後要淘汰,到時候,我們也終究難逃被退出的厄運。
因此,我們要下好“先手棋”,要把實施“教師退出機制”帶來的壓力變成動力,把實施“教師退出機制”帶來的擔心和焦慮變成投身教改的信心與決心,要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努力、更主動,要放下架子“屈”當“小學生”,要善於向同伴、向名師、向書本學習,包括線上學習,要放下心理壓力,輕裝上陣再出發,要勇於自我革命,勇於否定、批判和挑戰自己,勇於創新,大膽實踐,勤於反思,在用心改變自己中見真章。
具體落實到教學中,我們的備課要更下功夫,思考要更深刻,問題預設要更全面,要以變制變,爭取掌握教學的主動權;同時,我們的上課要更加靈活,要以研究者的視角“把課堂還給學生”,要鼓勵學生學會思考,學會提問,要寬容他們出錯,並引導他們自己改進錯誤,要設計出適合不同學生學習的作業且分類佈置,要耐心等一等思維“慢半拍”的那部分學生,要以更大的愛心、誠心、恆心幫一幫學困生和“問題學生”。
尤其要教書育人,爭做人師。要有教無類,公平公正對待每一個學生,要學會用“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要經常傾聽他們的心聲,及時回覆並滿足他們的合理訴求,盡最大可能發現和挖掘他們的潛能,為使他們成為更好的自己創造條件。這些都是我們的良心工作。這樣,我們還要為是否會退出而發愁嗎?
其實,這一制度的實施“牽一髮而動全身”,它不僅關乎教師的切身利益,而且關乎教師隊伍建設;不僅關乎教改的持續推進,而且關乎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
因此,除了我們要端正態度、積極應對,我們還希望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能科學實施“教師退出機制”。也即“教師退出機制”要先試點後推開,要把思想教育、宣傳動員做在前、做到位,要把廣大教師的思想統一起來,要步調一致、積極穩妥地推進“教師退出機制”,要在不斷髮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完善“教師退出機制”的內涵,使之成為丈量我們業績的一杆標尺,成為促進我們專業再發展的“壓艙石”,既幫助我們看到優點,又發現不足;既促使我們學習有榜樣,又激勵我們趕超有方向,為不斷走向成長新高地奠定基礎。
當然,在具體實施時,各中小學校既要講原則,又要靈活操作;既要公正公平公開,又要實行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考核辦法,還要多一些人文關懷,尤其對老弱病殘和不稱職教師要正確區分,既要適當照顧老弱病殘的那些教師,又要做好不稱職教師的培訓和轉崗,屆時,如果他們的年度考核仍不合格,必須堅決退出。
同時,學校要把年度考核貫穿於實施“教師退出機制”的全過程,既要決策科學、程式到位,又要把權力交給教師,而且要認真開好兩個大會:一是“教職工代表大會”。教職工代表大會是學校最高權力機構,是學校各項事務制度化、法制化的組織,各位代表是全校老師推選出的師德高、公信力強的教師;學校工會要重視代表的選舉和培訓工作,不斷提高他們“參政議政”能力。
作為代表,要本著對同事和自己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履行職責,既要學懂弄通上級部門制定的“教師退出機制”的相關政策,不斷提高政策的執行力,又要認真分析和研判本校教師的現實情況,然後匯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促使制定的退出細則更加符合校情民意。
二是“聽證會”,要把退出的相關政策和教代公制訂的實施細則明明白白告訴大家;這樣一來,某個教師是否稱職、是否列入退出名單,就由大家說了算。
另外,學校還應邀請學生和家長代表一起參與考核,到逼教師增加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需要注意的是,實施“教師退出機制”事關每個教師的前途和命運,是一項十分複雜和長期的工作,學校領導要多走群眾路線,多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切忌實施時的“大呼隆”“一刀切”,切忌把退出變成對教師的“秋後算賬”,切忌用投票的方式簡單粗暴決定退出物件,切忌校長一個人或某個人說了算,切忌發生拉票、賄賂現象,切忌把性格內向的教師清退出去,切忌“暗箱操作”,切忌定指標、定人數,切忌“末位淘汰”,切忌退出的“絕對化”,也就是不管怎麼樣,有人必須要退出;這樣的“教師退出機制”,無疑是對我們莫大的侮辱和傷害。
尤其要防止的是,“教師退出機制”只針對教師,卻把校長和中層幹部排除在外,也就是要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校長、中層幹部不稱職,如果他們的年度考核不合格,也同樣要“退出”,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心服口服,才能發揮“教師退出機制”應有的作用,才能促進教師隊伍建設高水平發展,才能實現教育教學高質量。
(作者單位系浙江省奉化區教育服務管理中心)
校長派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作者丨周建國
編輯丨智庫君
我們在一起,可以成為改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