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海淀區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校名單,終於在本學期最後一天(1月26日)正式出爐。海淀啟動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專案,成立北京青少年創新學院海淀分院,並舉行海淀區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校授牌儀式。
據瞭解,海淀共16所中學被列為首批基地校,他們分別是: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市一零一中學、北京市十一學校、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市五十七中學、北京市中關村中學、北京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市八一學校、北京市第二十中學、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航天城學校、北京中法實驗學校、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實驗學校中學部、北京市育英中學。
如何發現創新人才?如何培養創新人才?家長如何助力孩子搶抓教育風口,贏得更多的升學和發展機會?具體內容一起來看——
16所基地校有啥看點
海淀作為北京科技教育強區、人工智慧大模型產業聚集區,在創新人才培養上也一直跑在北京前列。新出爐的海淀首批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校名單,涉及海淀中部、東部、南部、西部、北部等多個區域,且樣態豐富、各具特色。
其中,海淀六小強全部入選。海淀“六小強”早已形成相對成熟的小、初、高一體化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和多維度、系統化的課程體系,在創新人才培養和貫通培養等方面都稱得上經驗豐富、底蘊深厚。比如人大附中早培、清華附中創新班、101中英才學院、十一學校科學實驗班、北大附中元培班、首師大附中創新教育實驗班等,在北京都是家喻戶曉般的存在。
多所老牌區重點校榜上有名,包括交大附中、八一學校、理工附中、中關村中學、二十中等老牌區重點學校。這些學校在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異彩紛呈。比如,交大附中工程班、茅以升班聚焦工程人才培養。八一學校作為國防科技特色學校,在航空航天、國防科技人才貫通培養等方面經驗豐富。理工附中已形成由國科大實驗班、理工實驗班、多語科創班等多個特色實驗班組成的多維度育人矩陣體系。中關村中學擁有國內首個“國科大科學實驗班”,借力中科院科學導師團隊,共同開發實施特色課程。二十中創設科學技術與創新教育中心,入選北京市教育資訊化融合創新“雙百”示範行動優秀專案。
多所快速崛起或特色鮮明的學校位列其中。近年來在教育加工能力方面表現搶眼的北京五十七中,開設了北京唯一在高中階段培養飛行員的實驗班。至今成立僅六年的人大附中航天城學校,已成為一所名副其實的黑馬校。目前人航已構建起面向未來的科技類課程體系——小學、初中、高中一體化“三航課程體系”。北航實驗學校開設通用航空科技教育實驗班,與大學29個院系、研究所建立了合作關係。育英中學在“生物醫藥”和“大國外交”兩大特色課程群上發力,並與首師大數院開展數學創新人才聯合培養專案。另外,作為法語特色學校,中法實驗學校同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簽約合作,推進法語特色課程12年一體化貫通建設,致力於培養語言類創新人才。
北京青少年創新學院海淀分院成立後,16所基地校將如何發揮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引領作用,打通學段間的斷點,實現一體化銜接,促進學生從低階思維向高階思維轉化?京城教育圈將持續關注。
五個教育訊號家長一定要關注
人人都有機會
人才篩選和培養的輻射面更廣
海淀區豐富的科技、教育和文化資源,為創新人才培養奠定了基礎。16所基地校承擔著為海淀教育創新探索新路徑的任務,多個特色專案覆蓋範圍更大,輻射面更廣,全海淀的學生都有機會參與。
比如,由海淀區教育兩委和清華大學主辦,海淀教科院和清華附中承辦的人工智慧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示範專案去年已正式啟動。據瞭解,首期人工智慧實驗班招收120人,面向全海淀新初一的學生,上課地點在清華大學。
可以預見,未來海淀可能還會採取類似的方式推出不同型別的早期培養實驗班,在創新人才早期培養上全面發力,為全區乃至更大範圍的學子搭建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的平臺。
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新賽道
創新人才培養和發現並重
去年年底,北京市教育兩委召開北京市青少年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工作會,會上宣佈成立北京青少年創新學院。會上市教委明確指出,北京青少年創新學院旨在探索創新人才培養的新載體、新賽道。
業內人士分析,創新人才培養這條新賽道,為的是早期發現和培養創新人才。考慮到創新人才的特殊性,人才的發現、培養、篩選需要一體化設計。
創新人才不是等來的,也不是催出來的,而是需要在培養體系中去造就和發現。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天才的出現,不僅需要天才的種子,更需要天才成長的土壤。在培養造就人才方面建立科學的培養和選拔機制,就是在為人才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可以預見,海淀分院和創新人才培養基地校將集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業等社會各界優質資源,在課程開發、師資建設、資源整合、人才發現、大中貫通等方面進行系統構建和最佳化,為有需求的青少年創設適合的環境和土壤。
海淀中小學教育集團育人新載體
集團校學生迎來更多機會
早些年,創新人才的選拔和培養主要集中在某幾所學校。而現在,16所基地校中有不少都是所在教育集團的領頭羊。領頭羊開設的專案和班型,自然會面向集團內所有學生。
比如,一零一中和北大附中近日都入選北京大學四星級“博雅人才共育基地”,集團內的所有學生,都能享受到學科共建、師資互通、人才共育等方面的紅利。再比如,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和一零一中都設立了丘成桐少年班,致力於數理創新人才的初高貫通培養。還有,一零一中相繼成為北航、國科大“國優計劃”教育實踐基地,十一學校成為北航“國優計劃”教育實踐基地,高素質的中小學教師人才,將讓集團內學生遇見更多的好老師。
海淀正在持續花大力氣進行教育資源的整合和最佳化,透過小板塊甚至更大板塊的資源融通,實現整體區域的質量提升。可以預見,未來海淀每所中學,可能都會加入教育集團。今後,不管孩子在哪所小學、初中,只要具備天賦並透過相關測試,就可以得到集團校的關注,獲得參與競爭與選拔的機會。
對於家長和學生來說,只要孩子有能力,就總有機會參與人才選拔。家長可以減輕焦慮,孩子也能健康發展。對於集團校來說,挑選人才的池子變大了,可以進行集團內的貫通培養,還有可能實現跨集團、跨學區的聯動培養。
突出興趣,注重探究
從“做題家”到研究者
創新人才的早期發現和培養,學生對基礎學科的持久志趣對長期發展至關重要。
從16所基地校已有的舉措來看,這些學校不是簡單地拔高知識,而是強調興趣和素質導向;不是教學生用“做題家”的方式探索,而是由科學家引領,用研究者的方式去探索。
比如,一零一中英才學院建有多所實驗室,北大的專家教授直接來實驗室面對面教授、點對點指導。
再比如最新出爐的2024年“中學生英才計劃”,來自北京38所學校的385名學生成功入選。之後,這些中學生將走進清華、北大、國科大、人大、北航、北理工等一流高校,在基礎學科領域的知名科學家指導下,參加為期一年的科學研究、學術研討和科研實踐。
為學生提供參與科學實驗和探究專案的機會和體檢,這種方式更能激發學生對於學科的興趣。讓學生從“機械刷題”到自由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才是真正在為日後做學術研究做準備。
可以預見,未來的創新人才培養,一方面將破除大中小人才培養壁壘,聚焦一體化貫通培養,另一方面將更注重培養集知識基礎、學習興趣、綜合素質為一體的拔尖創新人才。
不僅限於數理科學學科
創新人才培養將面向更多領域
提到創新人才,不少家長可能立刻會想到數學、物理、計算機等領域。而海淀16所各具特色的基地校,給家長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視角和更多的遐想空間。事實上,許多創新發生在跨界、新興領域和邊緣科學中。可以預見,未來創新人才的培養將不僅侷限在科學領域,還會擴充套件至人文、社科、藝術、體育和跨學科領域。
比如,首師附中的創新人才培養課程體系中就包含“學科融合實踐類”課程,理工附中開設多語科創班,育英中學擁有“大國外交”特色課程群等。
北京進入“課程改革年”後,將會加強建設特色課程、特色課程群、特色課程體系,助力學生打破學科壁壘,形成高階認知,提升綜合素養。
文|京教君
內容來源|各相關學校、京城教育圈
今日推薦影片
歡迎掃碼加入
京教圈學習交流群
注意!微信演算法改版了!
圈友們要是不給京城教育圈加星標,
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
所以,親們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標!
重要的話說三遍!
然後,多點在看、多點贊、多分享,
不然我們就要失去彼此了……
親們,快加星標,風裡雨裡,
京教君在這裡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