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看到“雞娃”相關的文章,就有不少小夥伴直呼“不敢生娃了”,而這個國家的人民已經不戀愛、不結婚,甚至“生不出小孩”了,除了社會和時代的綜合原因外,可能還有某些韓國家長教育方式的問題,在看了韓國綜藝裡的問題小孩後,就會發現,很多熊孩子的問題,根源其實還在父母身上。有時候過度養育,看似是愛,卻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減掉了他們騰飛的翅膀。
文|小樹媽媽
From 成長樹
微訊號:chengzhangshu99
眾所周知,隔壁韓國已經生不出孩子了。
以前總覺得,他們生育率低,是社會和時代的綜合原因。
然而看了一檔韓國育兒綜藝後,我現在嚴重懷疑——純粹是因為他們那兒的孩子,實在太“熊”了!
動不動摔打東西、一言不合就罵人,甚至連父母、老師都不放過。
圖源:韓國綜藝《我那金子般的孩子》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個娃當眾扯起親媽的頭髮,踢打她受傷的膝蓋……
圖源:韓國綜藝《我那金子般的孩子》
真不敢想象,攤上這樣的孩子,父母到底該怎麼管。
這檔綜藝叫《我那金子般的孩子》,金子在這裡,不是說發光發熱,而是指這些“家長頭疼、老師嫌棄,人嫌狗憎”的問題兒童們。
因為父母實在沒招,只能求助節目組來解決問題。
我看完幾期,感覺很多孩子的問題,根源其實還在父母身上。
不過通常情況下,孩子也不至於變得如此乖張叛逆。
可能換個角度看,這檔節目就像一個放大鏡,讓我們看見:
在最壞的情況下,不正確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變得有多可怕?
那個打罵父母的孩子
並不是天生壞種
大家身邊可能都有那種被寵壞了,看人下菜,比較情緒化的小孩。
不過和8歲的強俊比起來,其他娃可能都是小巫見大巫。
他屬於那種不分對錯,不分事情大小,稍不合心意就“暴走”的那種。
同學不經同意和自己一起玩?扯起東西就砸。
圖源:嗶哩嗶哩《太平動物管理局》
老師父母來勸,他也不怵,一邊尖叫嘶吼,一邊用髒話問候你全家。
什麼師道尊嚴、父母權威,在強俊這裡啥都不是。
圖源:嗶哩嗶哩《太平動物管理局》
這娃有個技能——一秒變臉,比翻書還快。
上一秒還死不認錯,下一秒聽見媽媽說:“冷靜不下來就不能上體育課”,立馬就老實了,還挨個跟同學道歉。
圖源:嗶哩嗶哩《太平動物管理局》
好多網友在下面說,這娃變臉這麼快,情緒收放自如,會不會是啥天生反社會人格?
圖源:嗶哩嗶哩《太平動物管理局》
依我看,機率很小,反社會人格通常天生情感冷漠,但強俊不一樣。
他會看臉色,會審時度勢,也會拿捏父母和周圍人的心理弱點。
圖源:嗶哩嗶哩《太平動物管理局》
強俊的最大問題,是他極度以自我為中心,且控制情緒的能力很差。
圖源:嗶哩嗶哩《太平動物管理局》
這種孩子,大多就是被父母慣壞了。
果然,強俊爸後來表示:因為自己50歲才生的娃,難免溺愛了一點。
他的溺愛,不是說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是他對孩子的壞脾氣包容得有點過頭,犯了天大的錯,最後也是道歉就早早了事。
慢慢的,孩子也就養成習慣了,唯我獨尊,怎麼鬧都行,大不了就服個軟嘛。
我覺得,其實強俊的經歷挺有借鑑意義的。
現在老說父母要做孩子的情緒容器,要接住他的眼淚,悲傷甚至攻擊。
但是包容不等於縱容,接納也得有底線。
孩子當然可以有情緒,也可以發洩出來,但有些原則,一定要先跟他明確:
比如不能說髒話,不能傷害自己或他人,不能對長輩出言不遜……
因為孩子這種生物,天生就會透過不斷試探父母的底線,為自己爭取短期內最大的好處。
如果父母不能守住底線,就會徹底被他牽著鼻子走;
當有一天,權威倒下,話語失去信服力,也就不存在什麼教育可言了。
說到底,父母理解孩子,孩子敬畏父母,這兩件事本身並不衝突。
愛和規矩,雙管齊下,孩子才能真正成人。
讓孩子斷不了奶的
是父母的分離焦慮
綜藝裡還有2個孩子,也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一個女孩叫蔡妍,今年6歲了,還沒有斷母乳。
圖源:小紅書
一般來說,6歲的孩子,快要上小學,應該掌握一些基礎生活技能了。
但蔡妍呢還像個剛出生的寶寶一樣,一刻也離不開媽媽。
圖源:小紅書
上廁所、玩玩具要人陪著,出門腳不沾地,得媽媽揹著。
另外一個孩子叫珉珠,正讀四年級,已經10歲了,也是如此。
早上起床,媽媽會伺候著孩子刷牙、洗臉、穿衣,從家到學校,短短400米的距離,也要開車接送。
圖源:小紅書
就連吃個餃子,媽媽都得用勺子切成兩半,親手餵給孩子。
在父母事無鉅細的包辦下,兩個女孩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問題。
蔡妍小小年級就患上了甲亢,動不動就心跳過快,將來還可能有眼球突出的問題。
這種病一般是壓力過大引發的,那蔡妍的壓力來源於哪裡?
其實根源就在於 母親的過度保護,導致孩子抗壓能力太差,基本無法生活。
因為生活一定是有苦有樂的,如果總是逃避,最後一點點壓力,都足以把孩子擊碎。
而另一個壓力源就是愧疚。
蔡妍年紀雖然小,但並不是一無所知,她知道照顧自己造成了母親腰肌勞損,對此感到很是難過。
圖源:小紅書
而珉珠也有類似的困擾,同時還因為自理能力較低,無法與同學正常交往。
這兩期節目,故事雖然略有不同,但核心都是一樣的:
不是孩子不願意長大,是父母害怕和孩子分離。
圖源:小紅書
蔡妍和珉珠,雖然和媽媽親密無間,但獨自採訪時,她們都不約而同的說過: “討厭媽媽,希望媽媽消失”,“想離開家自己生活”這樣的句子。
我並不奇怪,兩個孩子會有這樣的心聲。
只有出生6個月以內的嬰兒,才會覺得自己和媽媽是共生的。
在此之後,孩子就會產生個性,試圖探索世界,按自己的意願做事。
而像蔡妍這樣長不大的孩子,往往是父母離不開他們,而不是他們離不開父母。
蔡妍媽媽後來就承認過:
“哺育孩子的時候,自己有一種被全身心依戀的滿足感。每當孩子沒有找自己,自己就會感到失落。”
圖源:小紅書
就像育兒專家李芷怡在《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說的:
不少父母以愛之名為孩子做事,事實上只是讓孩子更依戀自己,僅此而已。
這種過度養育,看似是愛,卻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減掉了他們騰飛的翅膀。
有時候,也不是孩子需要很多愛,而是父母在補償自己
在蔡妍媽媽和珉珠媽媽身上,我也看到很多相似之處。
除了近乎溺愛的養育方式,還有他們缺愛的成長經歷。
兩位母親小時候,父母都是缺位的,那種孤單難過長大後提起依然會淚流滿面。
所以做了母親後,兩個人都試圖給孩子一個完美童年,用很多愛彌補這種缺憾。
父母憑藉自己的經驗,幫孩子規避掉自己掉的坑,這是人之常情。
但凡事過猶不及,我想提醒大家的是:
孩子是不同於我們的個體,他們有嶄新的人生。
我們當年的遺憾,未必是他們的需求。
圖源:小紅書
有個老掉牙的段子是這麼說的:“我想要的只是一個蘋果,你卻給了我一箱梨。”
其實這句話同樣適用於親子關係。
如果父母看不見孩子的需求,一昧的把自己的缺憾,補償在他身上。
那麼孩子不會感激你的付出,只會覺得窒息。
圖源:網路
而這份內在創傷,甚至還會無意識投射給孩子,造成傷害的代際傳承。
我常常會回味紀伯倫的那首詩: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還是那句話:做父母,愛孩子是天性。
但孩子真正要需要的,是一分恰到好處的愛。
它是幼年時強烈的親密,是長大後得體的退出,是父母對自己養育方式的不斷的審視、反思和調整。
與大家共勉。
本文系授權釋出,by 小樹媽媽,From 成長樹,微訊號:chengzhangshu9。本文轉載自公眾號 成長樹,最受爸媽歡迎的育兒類公眾號,這裡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寶爸寶媽,你所關心的育兒問題,這裡都有答案。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常青藤家長會誠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