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練習飛翔,找到教育的理想和方向,實現個人專業成長,在自己的課堂中贏得學生和家長的支援,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深耕細作。
來源 | 《中國教師報》名師版
作者 | 劉洪娥 山東省菏澤市開發區實驗小學
8年前,我成為一名新教師,由此開啟了一段“菜鳥”教師的成長之旅。
穿越職業初期的迷茫——爭取站得住腳的成績。懷著滿腔的激情和熱愛,我走上了三尺講臺。然而,由於缺少教學經驗,在期末考試時我帶的班考了年級倒數第一,這對我來說是一次沉重打擊。
新學期,我與第一屆學生含淚告別,接了新班,壓力更大了,以至於我從一個極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我開始板起面孔當教師,教室冷冰冰的,我與學生越來越疏遠,自己也越來越痛苦。後來,我加入了新教育網路教師學習中心(新網師),一邊聽課、學習、打卡、寫作業,一邊在班裡實踐自己學到的教育理念,結果期末考試時,我帶的班取得了年級第一的好成績。
作為新教師,職業之初由於缺少方向指引,不少教師很快就會因熱情消失而陷入深深的迷茫之中,這時候需要我們找到自己的前行方向,開啟專業發展的新路徑,透過閱讀、反思、寫作等努力提升自己,帶領班級取得站住腳的成績。
尋找成長的支援——贏得良好口碑。教師不僅要教育學生,還要面對家長。在工作中,我們要學會與不同家長智慧溝通,贏得家長的支援,有了他們的幫助會讓我們的工作事半功倍。之前教過一個男孩,他的媽媽非常溺愛他,有一天放學時孩子哭著回家了,說是有同學欺負他。愛子心切的家長在班級群裡公然指責我:“老師,你太不負責任了。我的孩子是去學校學習的,不是受欺負的。”
不成熟的我倍感委屈。後來用了很長時間,我才最終贏得這位家長的認可和肯定。在這個過程中,我學著如何進行班級建設,同時用心用情做好家校溝通,以實際行動贏得家長的理解、支援和幫助。
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條船,那麼家庭和學校、父母和教師就如同幫助孩子前行的雙槳,我們只有贏得家長的合作和支援,成為學生和家長喜歡和信賴的教師,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對孩子產生積極影響。
注重個人成長——鑽研擅長領域。做教師還要注重個人專業成長,要在平時的工作中樹立研究意識。去年,針對班上學生習作水平普遍不高、傳統作文課費時低效的問題,我帶領學生開展“微寫作”研究,學生寫作積極性高漲,寫作能力和水平顯著提高,由於積累了大量的學生作品,還成功申請了課題並順利結題。
作為一線教師,我們要讓每一天都充滿驚喜,可以透過閱讀豐富的教育教學著作,深入發掘自己擅長的領域。無論讀書、寫作、書法或其他興趣愛好,教師要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深入研究、大膽實踐、不斷反思,積累足夠豐富的材料,這樣才能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能手”,為自己的專業成長添磚加瓦。
警惕職業倦怠——努力抱團成長。朱永新說:“誰在保持夢想,誰就能夢想成真;誰能不懈地追尋理想,誰就能不斷地實現理想!”這些年,我一直堅持在新網師沉潛,迄今為止已完成《語文研課》《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學》《班主任成長》《教育寫作》等14門課程的學習,其中9門課程獲得優秀學員稱號,4門課程獲得榜樣學員稱號。
同時,我還加入了幾個學習共同體,與大家一起堅持閱讀、寫作,抱團成長。從同伴的身上,我看到了榜樣的力量,有的教師臨近退休還依然筆耕不輟,有的教師已經是特級教師、正高階教師,還依然踔厲奮發。作為一名“菜鳥”教師,我更應該向這些教師學習,不斷修煉,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努力成為一名羽翼豐滿的成熟型教師。
如果您正在經歷初登講臺的迷茫,那麼請和我一樣努力練習飛翔,找到教育的理想和方向,實現個人專業成長,在自己的課堂中贏得學生和家長的支援,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深耕細作。相信有一天,“菜鳥”教師也一定可以在教育這片天空自由翱翔!
歡迎訂閱《中國教師報》
我們一起攜手成長!
感謝閱讀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歡迎【關注】&【星標】&【轉發朋友圈】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編輯 | 皮皮兵不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