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長 16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2分鐘
最近一段時間,我心目中非常優秀的一位老師因為學生問題而焦頭爛額。學生也因為和老師的對立而苦不堪言。老師和學生都來找我吐槽,希望我能為他們做主。
對老師而言,不管學生是好是壞,都是你的學生。你不接納學生,學生也無法接納你。那麼你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方法、最高的教育水平也無法讓學生接受。
反過來,對學生而言,不管老師怎麼樣,都是你的老師。你即使是天才,有了老師的幫助和支援,你學習提升肯定會加速。
如何解決這個難題?我思考再三,覺得只有一條路可走:讓師生重歸於好,形成同盟關係。
我是這樣想的,師生之間,並不是我們祖先說的“父子關係”,也不是市場經濟時代的甲方乙方的消費關係。
師徒如父子的觀念已經過時,說學生是上帝的消費關係也不可能,還是同盟關係比較靠譜。在某種程度上,一些培訓機構使師生關係變成了買賣關係,讓人一眼就看出資本運作的痕跡,所以遭到國家嚴厲整治。
話又扯遠了。
教師的核心能力不是教學水平嗎?不是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嗎?
這些說法在某種程度上講當然是對的。
但是,這些觀點都忽略了學生在師生關係中的重要作用。
我認為,只有先理解教育教學活動的真相,才能理解師生關係的實質。只有師生關係處理好了,教育教學才能起到作用。
把求學看成消費,是導致師生矛盾的一個常見問題。
很多家長特別是民辦學校的學生和家長覺得去學校讀書是花了錢的,我就是消費者。買的是教師專業的教育、教學,還有與教學有關的設施裝置及服務。
那上學讀書是消費嗎?不是。師生關係肯定不是簡單的買賣關係。
反證一下,公辦學校免費義務教育,師生關係還存不存在呢?
再來說明,如果上學讀書是消費,那麼消費的內容、流程和目標應該是提前確定好的。
但是,教育行為能這麼確定嗎?
每一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即使是同一年級,同一個班級,教育教學過程也不完全相同,達不到完全的標準化流程。智商不同、基礎不同、性格不同、家庭環境不同,教育手段就不可能也不應該相同。
同時,教學效果也是不確定的。
交同樣的學費,有的考北大清華,有的拿不到畢業證,怎麼辦?考上北大清華的能不能多收他們的錢?沒拿到畢業證的能不能退錢?
因此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是聯盟關係,這種關係符合聯盟的所有屬性。
第一:目標一致。第二:各具優勢,優勢互補。第三:階段性關係。
著名語文特級教師李鎮西曾說:“從某種意義上講,教育是師生心靈和諧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響、互相欣賞的精神創造過程。它是心靈對心靈的感受,心靈對心靈的理解,心靈對心靈的耕耘,心靈對心靈的創造。”
所以教育界有一種新觀點是這樣說的,教育學就是關係學。師生之間首先是要建立關係,然後再開始教育教學活動。如果建立的是敵對關係,教育活動不僅無法順利展開,而且這種師生關係可以隨時終結。學生退學、轉學都成為可能。如果只是買賣關係,就可能會爾虞我詐,互相算計。師生關係就可能充滿銅臭味。
因此,聯盟關係更好地描述了師生關係。
首先,它承認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僅是教師,學生也是積極主動的,是有貢獻的。所謂教學相長是也。
其次,雙方優勢互補,共同決策,利益和風險共擔。學生沒有好好學,可能會終生受害。教師沒有好好教,對自己和社會也會造成重大損失。
雖然我們常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其實,師生關係的階段性是很明顯的。學生名義上永遠是學生,老師終生也是老師,但這和學生在學校讀書階段的師生關係意義完全不同。學生可能和老師成為同事、朋友、生意夥伴,等等。聯盟關係實質上已經解除。
增廣賢文說,兩人一條心,有錢堪買金。一人一條心,無錢難買針。結成了同盟關係,就可以戰勝一切困難,取得成功。反之就寸步難行。
如果我們把師生看成兩個人,那隻要我們結成同盟,我們就將無往而不勝。
作者簡介
嚴新財,曾用名“嚴新才”,畢業於湖北大學歷史系。教育專家、校園作家。花都區作家協會理事,廣州市小小說學會副秘書長,廣州市作家協會、廣東省小小說學會、中國微型小說學會、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廣州市民辦學校教師發展中心教師專業發展專家。曾任江西萍鄉一中校長、湖北通城育才中學校長。現任廣州中大附屬雅寶學校副校長、雅正學校副校長、雅寶小學校長。著有《走過迷惘的日子》《一隻蝴蝶》《培養精英——做人教育的內容與方法》和《一諾千金》等。
校長派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作者丨嚴新財
編輯丨智庫君
我們在一起,可以成為改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