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創團·豬媽媽
“你說人和人差距怎麼那麼大?”
接孩子,聽到校門口的媽媽們議論。
大意是,他們孩子班上有個女生,各方面都非常出色,無論是上臺表演、朗誦比賽,還是參與主持,都落落大方。
關鍵是人家學習好,體育也優秀。剛剛跳繩比賽又得了第一名。
對比之下,她們口中的自家孩子卻是:
“從來就不喜歡競爭,參加任何活動都得三請四催。”
“以為大點,進了小學,自己會著急,但也沒見有什麼進步。”
“一天不是說‘不想上學’,就是說自己學不好,真是拿他沒辦法。”
“等孩子自己醒悟不可能,還是大人逼著點才好。”
她們擔心,差距這麼大,現在孩子們是不是表面不在意,內心其實也會有些許自卑?
確實,“自信心”不足的現象,在孩子中還挺普遍:
一是,因為年齡小,能力有限,孩子們的自信並沒有太多“成功”經驗來支撐;
二是,我們培養孩子時,容易採取一些錯誤的方法,很容易使孩子產生盲目自信。一旦進入學校這個現實的小社會,孩子們真實的能力就會被揭開......
三是,很多孩子雖然領先,但面對激烈的競爭、複雜的外部評判,內心充滿“不安”,他們擁有的並非真正的“自信”。
那怎樣才能培養一個真正自信、又不自負的孩子呢?
孩子不自信
並不是一種“錯”......
之前,有位家長專程來找我:
他兒子上小學四年級,考試考不好,做作業不積極,運動、社交都不太行。
“給他報了羽毛球課嘛,他死活都不去,打球都怕和別人打。”
“讓他去學口才,他連口都張不開。”
“給他說了呀,也鼓勵呀,說膽子大點,又沒人會吃你......哎,反正聽不進去。”
最後,訴求自然是,“怎樣才能讓孩子變自信?”
聽了家長的描述,我能感受到他的焦急、無奈,但同時也感受到一種“責備”:
在他看來,“不自信”是孩子故意犯的一個錯,他想把孩子的這個錯誤糾正過來。
其實,面對孩子的內向、羞怯、不願表達、不敢社交,我們很容易有這種“糾錯”心態。
“你別怕,膽子大點!”
“哎呀,聲音大點......說句話又不會死,你說你有什麼用?!”
但我們細想,“不自信”真的是一種錯嗎?
著名美國心理學家埃裡克森認為,人格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
他把人的一生,劃分為八個階段(如圖),每個階段都有其發展衝突、任務和特徵,環環相扣,緊密相聯。
如果我們能積極合理地解決每個階段的衝突、完成發展目標,就有助於孩子發展出健全人格;反之,如果沒能很好的應對,孩子就容易形成消極的人格特徵。
也就是說,孩子是發展變化的,青春期前甚至更久,本就是孩子建立自信的過程。
我們不能看孩子表現不好,就急於給孩子貼上“膽子小”“不自信”的標籤。
更重要的是:
孩子所呈現的這種“不自信”的人格特徵,說到底是之前養育過程中,發展衝突沒解決好、教育目標沒達成的產物。
既不是孩子主觀故意,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怎麼可能我們動動嘴皮子,鼓勵鼓勵孩子,他就能自己克服?
我們不但不和孩子一起承擔、接受、改變,還怪孩子......
這是不是不應該呢?
建立自信
遠非“鼓勵、變優秀”那麼簡單
之前刷到一位博主分享:
她說孩子一定要提前學,原因是,可以幫孩子在新環境中率先建立起優勢;
有了優勢,孩子就會有自信,不用你雞,他就能推著自己向前走。
咋一聽,是不是很有道理,甚至在心理學上,也有解釋,叫做“自我效能感”。
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自我效能感”等同於“自信”嗎?
換句話說,這種方式建立起來的“自信”,就是真的、長久的、穩定的自信嗎?
現在很多成年人都是表面自信,內心虛弱。其中,不乏相當優秀,卻依然自卑的人。
很多人其實是帶著對“自信”的隱痛和模糊認知,害怕孩子和自己一樣,才會關心則亂:
總擔心孩子落後;
給孩子制定不合理的計劃或目標;
強迫孩子在不擅長的領域盲目嘗試;
忽略孩子感受,一個勁兒鼓勵,“相信你,你可以”。
這都是默認了,我只要多鼓勵孩子,孩子只要夠優秀,就會有自信。
但“自信”的內涵顯然要廣泛、複雜得多。
心理學線上詞典定義:
自信是“個人對自己的能力、潛力和判斷的信任,或相信自己可以成功面對日常挑戰和要求”。
《自信的概念、心理機制與功能研究》一文對自信進行了更詳細的闡述:
“自信是一個具有複雜結構的心理構成物,是個體對自己的積極肯定和確認過程,是對自身能力、價值等作出客觀、正向認知與評價的一種穩定的性格特徵。”
從中,我們可以提取到:
自信,它首先需要個體對自己的價值、能力有相對客觀、正向的認知與評估(注意是“客觀”“正向”,不是虛假、誇大、盲目,更不是負面);
其次,這種認知與評估,能使個體進一步信任自己的能力、潛力和判斷;
最後,它是一種積極穩定的心理狀態,一個不斷確認的過程(注意“穩定”“過程”,說明不是一蹴而就、一層不變,也不是動盪不定)。
你看,想要培養一個自信又不自負的孩子,我們是需要從價值觀、能力、思維方式等多方面一齊發力的,是需要給孩子很多很多時間的。
這是一個系統的“大工程”。
如何培養自信又不自負的孩子?
那到底如何培養出自信又不自負的孩子呢?
在《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中,給出過一些建議。這裡我分享最容易被大家忽視的幾點:
1、調整衡量孩子能力的標準
因為鼓勵式教育,現在孩子已經比我們小時候普遍自信得多。
但這種自信通常是家長們不遺餘力“誇”出來的,沒有充足的事實支撐,很脆弱。
孩子一面覺得“我很棒”,另一面又會在外面“受冷遇”,很容易產生自我懷疑或挫敗感。
等到孩子大點,你會發現,再怎麼誇他已沒用。
那為了讓孩子沒有這個“落差”,就直接告訴孩子“你很一般”嗎?
當然不——我們要學會調整衡量孩子能力的標準:
不是把孩子和別人做單一比較(比較會讓孩子的注意力總在別人身上),也不是拿自己心中的完美標尺要求孩子,而是給孩子建立一個正向的評價系統。
關於這一點,我記得趁早品牌創始人王瀟有過一次完美示範:
一次,她帶學齡前的女兒上節目,同行的小朋友背古詩非常厲害,但她女兒卻不會。
看到女兒在一旁傷心,她是這樣說的:
“你不會背詩不是因為你不聰明或笨,是因為媽媽還沒教你;
會背詩它不代表聰明,它代表做了很多很多次背詩的努力;
你把別的小朋友背詩的時間用來游泳、用來練習跆拳道,你也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
你看,她沒有說“你得跟人家學學”,也沒有誇“只要你努力,媽媽相信你也可以”......
而是幫孩子看到:
很多結果,是可以透過努力達到的;
每個孩子選擇努力的方向,獲得的優勢,各有不同。
當孩子也學會用這套價值觀,去看待自己和周圍人時,他就不容易因一時的成功得勢而沾沾自喜,也不會因一時的失敗落後而否定自己了。
2、科學地認知學習/成長的過程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故意對孩子要求高,而是“要求高而不自知”(很多孩子也是——包括擺爛的孩子)。
當怎麼也達不到要求時,就會懷疑自己,陷入內耗,甚至躺平。
比如,我們想象中的學習、成長過程可能是這樣的:
我們總認為,你該有進步,你努力了,就該有收穫。
但現實是:
無論學習還是生活,它都不可能是一片坦途,更不可能永遠向上。
這條路從來都是荊棘密佈,還有很多很多無法預料的深坑。
我們可能一遍一遍掉進去,體驗摔很疼快要爬不出來的挫敗......
這才是成長。
作為家長,我們只有先明確這一層,才能更好地管理預期;
才能在孩子摔得很難看時,一起笑一笑,說“沒什麼大不了”;
才能在幫孩子調整完任務難度後,看他們不斷嘗試,努力克服困難,最後獲得更堅實的自信心來源。
3、接納孩子,以支持者的姿態站在孩子身後
孩子在成長的某些階段會非常敏感,他們很容易因為別人一句話,或者一個反應,就陷入情緒困擾。
這時候,我們不但要注意別拿孩子和人比較,還要注意不隨口評價、嘲笑孩子(對他人也一樣,孩子會從你對旁人的態度,看到你的真實想法),包括:長相、畫作、某項能力等。
家長可以做什麼呢?
除了愛和接納,建議你給:
正面反饋+建設性批評(建議正反饋和批評比率不低於5:1);
真正的自信,不是外界強迫的,而是從內在生長出來的。
是孩子在充分了解自我、展現自我能力的前提下,透過外界的不斷反饋,身邊親友的愛護加持,讓自己面對周圍環境、世界時,都充滿信心。
當孩子表現好時,能收到我們的及時反饋,收穫鼓勵和肯定;
做錯了,能收到友善提醒,能有人和他一起復盤、改進。
他就能不斷積攢能量,去更廣闊的領域探索。
蕭伯納說:“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
我們總期待孩子在擺脫平庸之後,收穫自信,殊不知,自信才是那個前提,成功、成才,那是順道的。
作者:豬媽媽,高階家庭教育指導師,心理學深度愛好者,另有網名,寶藏豬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