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香港一系列人才利好政策,正在吸引一大批內地學生和家長,奔赴香港讀書和工作。當這條路變得擁擠,在港讀書的學生和留港工作的港漂們,會感受到什麼樣的變化和挑戰?外灘君和兩位港漂十年的留學生,聊了聊自己的親身體會。
文丨Linda 編丨Jennifer
前兩天,特朗普贏得大選,也讓簽證等留學相關的話題一度衝上熱搜。確實,這兩年隨著美國對留學生的限制增大,分流現象越來越明顯。
而香港,則成了熱門目的地之一。隨著人才政策利好,香港不僅吸引了一大批內地留學生,也有很多家長申請在港讀碩,順便帶娃接受香港教育。
但人多了,路自然也擁擠起來。香港的教育環境和職場環境也都悄然內卷化。
那麼現在,留學香港、留港工作,要面對多大的挑戰?
外灘君訪談了兩位港漂十年的留學生——
目前在外資銀行工作的港科大商科畢業生Lucia,
和工作期間從未放棄過學習,從2014至今讀過教育大學和港大三個專業研究生的Scott。
和他們聊了聊在港工作和學習的真實情況,聊一聊他們眼中的機遇與挑戰。
一大波內地學生,
正在到達戰場
這些年,內地留港的學生明顯變多了。
Lucia是2014年-2018年在港科大讀的本科,這期間每一屆內地生差不多有150人。但到了2023年,港科大本科內地生招生數量達到了190人,而今年的招生數量更有220人。
同樣在擴招的港碩,內地生比例更是一直比港本高,在80%-90%左右。這其中除了應屆生,還有不少Scott這樣選擇讀一年港碩的內地港漂,也不乏想帶娃留港、“雞娃不如己自己”的寶爸寶媽。
比起內地考研一年一次只能報考一個學校的限制,港碩靈活的申請和就讀制度實在是既友好又有價效比。
不過,疫情以後,伴隨著出國成本飛昇、授課模式不穩定等等原因,大量原本打算出國的內地學生湧入香港。擴招並沒有讓留港這件事變得更容易。
相反,這些年來香港學習的門檻蹭蹭提高。
如果要走高考路線,像香港大學這樣的頭部學校,這些年的錄取分數要超過高考一本線160分左右。
如果不參加高考,以香港科技大學2021年的錄取資料為例,錄取者的平均成績,IB的分數中位數為37-42分,A-Level成績中位數在A*AA-A*A*A*,SAT中位數在1420-1490。這樣的分數,恐怕只有學霸們才能高攀得起。
在港讀書工作十年的Scott對港碩的申請難度變化深有體會:
他是2014年在中介的幫助下完成了香港教育大學中文教育專業的碩士申請。那時候一些學校的申請條件相對比較寬鬆,電話面試時,是聊一聊自己的專業背景,有沒有從事過專業相關的工作,與院校專業的匹配度如何。而在英語方面,有些專業用內地的四、六級成績可以接受。
第一個專業的碩士畢業後,Scott留校做了一年研究助理。在此過程中,他看到了港大更偏重國際教育的優勢,覺得專業度高,更利於就業,於是決定去申請港大的碩士。
雖然學校更好了,但申請流程基本差不多。Scott為了保險起見,還是按照申請要求提前考過了雅思6.5,即使港大對於已經有香港本地大學畢業文憑的學生可以豁擴音交語言成績。
圖源Pexels
Scott第三次申請港碩是在今年。他在回港大參加活動時,看到一直很喜歡的歷史專業正在招生,一下就心動了,當晚就開始準備申請。
但這次港大碩士的面試流程,已經和以前完全不同:
面試從中文交流升級為雙語面試。不但需要介紹個人背景,還增加了專業問題考核。老師可能從考生的名字、家鄉、教育背景等內容,隨機延伸出一個有些偏門的問題,那些準備不足的學生們,很容易被打得措手不及。
此外,Scott也第一次強烈感受到巨大的壓力。
那些爭奪Full Time名額的競爭者裡,不但有985、211畢業、且做過專業深入研究的內地同胞,也有留學履歷非常漂亮的東南亞學生。未來,香港還將吸引更多“一帶一路”國家的留學生。
對於內地學生來說,競爭在變激烈。
所以,即便港大是Scott的母校,他仍然沒有那麼大把握拿下Full time的申請。保險起見,Scott申請了更有把握,競爭相對不大,但需要全部自費且沒有全日制學生身份的part-time兼讀制港碩。
這意味著他還需要找到一份全職工作來為下一年的簽註延期。 因為part-time的兼讀制港碩,大學不會為學生辦理任何簽註續簽的事宜,更不會因為學生個人簽註的延期問題而會為學生辦理學業暫停申請,所有因為簽註帶來的影響和後果都要學生自己承擔。
因為時間太緊迫,Scott不得已選擇了一份在新界西北元朗那邊的工作,離上學的地方非常遠。如果他晚上6:30在港大上課,那麼最晚下午4:30就要開始趕車,在路上花費近兩個小時,最後踩點衝進教室裡。吃晚飯?不存在的,他得半夜10點多回家後才能開啟夜宵模式。
因為課程的安排,他週末會在港大吃一頓午飯,但是這個過程也不是很愉快,因為他有次發現鐵板燒裡的米飯,竟然是涼透的!很顯然,“母校”這幾年的擴招明顯,海量的學生讓大學的食堂也應接不暇,以至於有時候食堂的飯菜質量在“下午茶”時段也會再創“新低”……
在沒有推行訪客預約制時的港大,甚至出現了有遊客推開教室的門,來“蹭課”的狀況。Scott笑言:“一次下課在港大校園中,聽到兩個講普通話的學生在談論港大港碩擴招的現實,他們說因為港碩人數增加,今年連校園Wi-Fi都好像變得更慢了……”
Scott說,多年以後故地重遊,好像都不認識自己的母校了。
圖源:香港大學Facebook
學生們在校的體驗變得越來越差,而學費卻逆著經濟形勢上漲。
Scott十年前讀文科碩士的學費是10萬港幣左右,那時候的港幣匯率是0.72。今年他讀碩的學費是21萬左右,但港幣的匯率是0.92。而港碩商科的學費早已突破30萬港元的大關。
關於港留學費上漲有一個流傳在坊間的“傳聞”:一些大學為了在世界名校中有更好的排名,需要用高昂的工資留住優秀的教資人才。而對於想要享受良好國際教育的留學生來說,自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適應香港”的內地青年,
以不同的開啟方式殊途同歸
內地生來港讀書,除了香港教育資源上的優勢,很重要的原因是離家更近,文化差異更小,留學生活總要比在海外容易些。
但畢竟是完全換了一個學習和生活環境,很多留港學生們在社交媒體上反饋說,想要適應香港也不那麼容易。
語言,是每個留學生避不開的挑戰。
Lucia聊到英語教學的問題。香港排名靠前的大學很多課程都是英語授課,她所在的商科專業就更是如此。
她覺得如果打算來港學習,需要多練英語口語和聽力。聽英語的時候,一定要多熟悉不同地區的口音。因為你的老師不一定是美國人,說的也不一定是地道的倫敦音。他們可能是印度裔、澳大利亞人,或者亞洲人。
如果因為不適應英語口音而影響上課效果,那就很讓人焦慮了。不過聽力和口語一樣,夠用就可以。因為大學階段的學習也不能完全指望課堂,積極預習和複習,可以讓人更快速地克服語言上的障礙。
Scott學過兩個中文教育和一箇中國曆史專業,他專業的英文授課不多。但一年制港碩的課業密度還是比較可怕的:
除了每週上課,港碩part-time的學生要在這一學期提交三篇論文,
Full time的學生要提交四到五篇論文,每篇5000字左右。
有的專業還需要做小組合作的Presentation。
Scott在 2014年讀研的時候,有將近三個月都是“兵荒馬亂”的狀態。直到臨近聖誕假期,他意識到馬上就要到交第一篇論文的deadline了,才強行讓自己把多線並進的流程釐清,努力跟上學習的節奏。
除了英語,粵語也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畢竟,有時除了單純的交流,粵語還被認為是融入香港環境的必要能力。很多留學生初到香港時,會因為不熟悉粵語而慌張,覺得學業和社交都大受影響。
但在Lucia和Scott看來,車到山前必有路。
Lucia是目標明確,行動力強的那類人。在她看來,其實港本和港碩的粵語授課並不多,並且有帶漢字的課堂PPT做輔助,因此不熟悉粵語幾乎不太影響學業。
但粵語是香港本科活動社團的通用語言,所以報個簡單的粵語班,多交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還是必要的。
在陌生文化的社會中獨立生活學習,離不開朋友之間的互幫互助。如果只和內地的同學死死抱團,把自己鎖在小圈子裡,對大學的學習生活和日後的工作生活都沒有好處。
Lucia說“國際化”的香港職場也需要三語流利,這與很多留港工作的內地學生感受非常一致。一些沒有適應粵語交流的I人進入工作環境才明白,溝通不止是社交需要。
當領導和同事用你不熟悉的方言交代或討論工作時,你可能需要一個漫長的反射弧來理解它。遲鈍的反應力可以讓一個職場萌新看起來笨拙、工作能力低下,進而會毀掉他的前程。
相比之下,Scott的學習和工作環境中都是說普通話的人居多,一直沒有太多的粵語輸入環境,雖然他也報了粵語初級課程,但他直言學的是“啞巴粵語”。剛開始讀書的那些年,有些課的香港本地生多,老師是全粵語授課,實在聽不懂粵語的他和同學,只好選擇放棄選修這類課。
但粵語是避不開的,特別是當他去了一所位置和氣質都更加“local”的學校工作後,校園裡負責清潔的本地阿姨大多數都講粵語,他逐漸開始使用這門語言。
但這個過程很慢,直到有次他觀看香港本土話劇時,發現演出沒有中文字幕,但還是聽懂了七、八成的內容,他突然意識到他的粵語開始有了些長進。這之後,他不但真正的熟悉了粵語的生活語境,還交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本地朋友。
《獅子山下》是最早於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製作的實況電視劇系列,述說一般香港市民的生活和他們對社會民生的看法。
Lucia和Scott以完全不同的開啟方式走進了香港的校園,適應了香港潮溼的氣候、高昂的消費,學習、工作乃至整個社會的快節奏。似乎在告訴我們這樣一個結論,那些“留”在香港的學生們,都是殊途同歸的。
留在香港,需要很強的信念感
香港2006年就開啟了人才計劃,這些年的政策也是越來越利好。但短暫的留學生活也許並不足以讓人完全認識這個城市,更不要說融入其中了。
商科的Lucia畢業後在外資銀行工作,身在金融行業的她更能體會留在這一行的不易。
香港金融行業的招聘偏好是歐美本科生>香港本科生>內地本科+港碩的學生。為了留下來,內地的學生們拼盡了全力。很多人為了透過實習拿到好工作的offer,甚至不惜延畢。可是這些“好”工作也並不是錢多活少離家近的那一種,而是工作量、工作壓力都巨大的那一種。
更現實的一點的是,香港生活成本很高。做一份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工資付完房租水電剩不下幾個錢。這樣的價效比真的比在內地更好嘛?決定留在香港生活以前,心裡一定要有一個清晰的預設。
Scott說,香港是一個拼搏的城市。那些經歷過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經濟騰飛時期的香港人,非常推崇這樣吃苦耐勞、勤奮開拓的“獅子山精神”。
比如一個六、七十歲的老太太講,她一生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年輕時打了兩份工,白天在廠子裡做產品包裝,晚上回來繼續幹,這樣幾年下來,她在正年輕的那會兒就買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Scott所租住的大廈建於40多年前,有不少的鄰居都是在那段時期透過辛苦打拼買樓“上車”的。時至今日,外鄉人Scott也會被這樣的拼搏精神感染。他一邊工作一邊讀書,每天清晨出門深夜才能歸家,成了融入香港快節奏生活中的一份子。
近來,“內地人在香港內卷”的話題引爆過輿論,在港多年的Scott也感同身受。他在香港感受到的拼搏精神,和內卷還是有所不同。
他告訴外灘君,拼搏更講究兢兢業業,或追求極致地完成好自己的工作,而不是不計成效、不顧全域性地什麼都和別人攀比。那些卷跑別人的人,自己的收益也是有限的。
社交媒體上會有一些聲音,說香港人“Mean”。他們不會為聽不懂粵語報站的外地客人停下坐過站的公交,也不會因為遲到一兩分鐘的焦急客人延長銀行營業的時間。
但在Scott眼裡,這正是港人制定規則和遵守規則的一種表現。大家都做好份內事,不僭越彼此的社交距離,才能保證社會高效運轉。那些在工作時間裡表現得更職業,服務得更周到的香港人,是專屬於這個城市的一抹溫情。
當然了,這些年隨著內地同僚不斷增多,港人的職場生態也在逐漸被打破。
Scott覺得他的工作越來越不香港了。需要做很多無意義的報告和表格,加班越來越多,看起來越來越辛苦,但其實工作效率沒有任何提高,工作進度沒有任何推進,也不知道在卷給誰看。
工作環境的變化讓Scott覺得有些難熬,但是這樣的疲憊感也沒有動搖他留在香港的決心。
Scott說,他這些年遇到的一些優秀老師,有著相似的經歷和成長路徑。其中有一位從專科升上來,讀本科、碩士、博士,最終留學海外,歸來後回港大繼續做學術。香港教育這種不受學制制約的拓展性讓Scott看到了一種可能。
如今Scott對香港熟悉了,路也走順了,工作中有了安身立命的資本,他仍然希望一步一個腳印地繼續讀書或深造。
他會在簽註穩定後辭掉目前繁重的工作,把更多時間放在學習上;他會準備一篇更大的論文,或將自己滿意的文章結集出版。他會在十年或二十年以後,嘗試走一條更專業的學術路線……
Lucia說,你得明白自己為什麼留在香港,要自洽。我們在Scott身上看到了這種自洽的極致表現——信念感:
當Scott在港大看到那張歷史系的招生廣告時,對自己說:我能在十年以後還對這個學科念念不忘,心中充滿了歡喜與激情,那就一定要申請去讀,因為我不知道下一個十年之後,我是否還有這樣的時間與熱情了。
十年是一個什麼概念呢?一個人的年齡和心態變化,要遠遠大於因為來港而面對的環境變化。
2014年與Scott一起讀碩士的內地同學有五十多位,很多人因為工作、婚姻、家庭等問題陸續離開,也有人離開之後又再度回來,至今還和Scott一樣留在香港的,差不多十根指頭就可以數得過來。
在這樣的時間跨度下,也很容易理解Scott在聊起那些小小不適感的雲淡風輕了。
留學香港或是工作在香港確實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競爭正在變得激烈,拿到“永居”依然有難度。但如果你能想清楚為什麼要來,這裡的優勢也很明顯,這裡的發展還比較自由。
香港在變化,但依舊值得來。
除標註外,圖源Pixabay/Pexels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