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視覺中國
讀書的時候,你有偷偷在桌下看過課外書嗎?更令人喘不過氣的情況是,哪怕是課間,很多孩子也無法光明正大地放鬆。
為了安全和管理的高效,很多中小學選擇半封閉式或全封閉式管理。孩子們正在被“填滿”——在校園中過著相對規律的生活,從早到晚的功課佔據了大量的精力,空隙則被電子產品填補。
近兩年,不少城市的“課間十分鐘”改革,提倡延長課間時間,將休息、娛樂的時間真正歸還給孩子們。例如,今年秋季學期,北京市不少學校開始落實“課間15分鐘”計劃。
從“課內”走向“課外”,從緊繃變得鬆弛,學校在提供規律、緊湊的教育時,也可以適當讓圍牆開啟。以延長課間時間為契機,行政系統、學校和更多有志之士,正在探索校園空間的更多可能性。
2024年第二屆三聯人文城市季,我們邀請到各領域的50位共創人,共同探索並精選出100個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例項,並從中萃取100個彰顯人文特質的詞條,編成人文城市光譜詞典《城市的100個怎麼辦》。
人文城市光譜詞典
“沒有圍牆的校園”“鳥兒不認生的學校”和“不擁堵的家長接送區”詞條共創人,是深圳“新校園行動計劃”&南山“百校煥新行動”發起人周紅玫。“不關門的流動兒童圖書館”詞條共創人,是微瀾圖書館運營負責人嶽毅樺。
兩位共創人都在嘗試為當下的教育帶來更多可能性。不同的是二人營造青少年友好空間的路徑,前者如領頭之雁,讓教育空間變革成為看得見的實用藝術。後者則如林中之木,帶領志願團隊,為流動兒童打造可以連續閱讀的空間。
文 | 蒲效愚
編輯 | 榭瑞
從小學一路升到高中,大部分學校如同“孤島”,圍牆和鐵絲將孩子們與外部世界完全隔絕開。那麼,直接拆除圍牆呢?
“拆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公立教育始終面臨的矛盾是:城市中可繼續建設及規劃的用地有限,但學位壓力還在與日劇增。傳統校園的規訓、安全、管控等向內封閉的管理意識,也與公共生活的多樣、開放、包容的空間內涵形成抵抗。
一般來說,學校會選擇拆除舊有校舍,在原址上重造新樓,為了擴充教室面積,在同等的用地面積上,壘高樓體,進一步壓縮用來給學生跑跳、活動的室外操場。
在高密度的城市中,校園環境也不得不接受一種“高密度”的改造,即便有的城區土地資源並不一定十分緊張。在理想的狀態下,校園作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間,應該成為城市的“透氣”的空間。
和街道融為一體的家長接送區
南山百校煥新:前海學校
設計:多重建築 攝影:吳嗣銘
校園原本就是“城市”的一部分,而非圍牆內的“封閉”空間。在深圳的中小學改造中,許多改造後的校園像一座與生活相關聯的“微型城市”,居民就是孩子們。
近熱帶地區沒有冬天嚴格保溫的剛需,於是原本厚實的外部隔斷被恰當地鏤空,透過大扇窗戶,得以看見外面風雨樹木、草木花鳥在一年四季中的流轉和生長。
文中對應詞條:鳥兒不認生的學校
圖源:光譜詞典P138
在福田新校園行動計劃之一福田中學中,教學樓和教學樓之間用廊橋連線,孩子們在其間活躍地穿梭互動,形成了分而不離、交流密切的街區樣式。孩子們聚集在各處,好像身處在由共同興趣勾連起來的巢穴,由窗戶擔當巢穴的眼睛。
豐富的校園屋頂綠化
福田新校園:福田中學
設計:reMix臨界工作室 攝影:胡康榆
周紅玫的實踐也是在代表建築專業向行政層面論證。但這種嘗試並不只是單向度的。建築師在面對投標、彙報、答辯及報批報建等流程,有時候也難以擺脫晦澀的專業名詞、理論、名字和著作密佈的語料儲備。她作為公共管理者,在遴選出可行方案後,會要求建築師更換匯報策略,針對不同的人群轉換語境,步步為營地保留設計的核心價值。
在“福田新校園行動計劃”專案上,周紅玫將不同設計師,不同事務所的方案集結起來,舉辦了“8+1建築聯展”。她想做一種從建築領域到大眾領域的“轉譯”。
投標、競標、審議、審批,這些繁複的流程,在外行人士看來十分有距離感,但核心的問題卻關乎孩子們的成長空間。展覽、社群營造與公教活動等的市民互動,使得校園改造從行政領域跳出,變成了一個公共事件。所有參與者都受到公眾監督,所有成果也可被全員共享。
文中對應詞條:沒有圍牆的學校
圖源:光譜詞典P130
城市中的孤島不只有學校,集合住宅、大型購物中心、商務寫字樓等大量能夠發展公共生活的空間被一一挖去,居民以為共享的空間是街道,然而不過算是交通空間。
讓學校空間融入街道空間,讓學校生活進入社群生活,也是校園改造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
周紅玫認為,突破圍牆,重新創造兩側交流的可能,實際上是守住了城市公共空間建設的底線。
騎樓多出現在華南地區,建築物一樓臨街部分建成行人通道,二樓像“騎”在一樓上,架高結構便於通風換氣,也可以遮陰避雨,以適應溼熱、多雨的天氣。
南方的騎樓
圖源:視覺中國
周紅玫到廣東後,很快注意到了這一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築樣式,它能夠適應嶺南潮溼的氣候,同時滿足了人們的社交需求。於是,由都市實踐主持的深圳南山區高新中學的改造擴建設計,借鑑這一建築樣式,將舊有建築“騎樓化”:原先由鐵柵欄和水泥柱構成的硬性圍牆被一條多功能的騎樓空間所取代。
社群化的圖書館、校園展廳和社團活動等豐富的校園文化空間,“升級”了原本消極的校園邊界,原本沉悶的街道生活也因此煥發出新的活力。
新校園第四季:高新中學新設社群共享騎樓(效果圖)
設計:都市實踐
有些學校不像高新中學,不具備拆圍牆的條件。每每放學,家長接孩子的高峰時段,周紅玫經常看到等候的家長蹲在校外的人行橫道上,坐在圍擋或者交通路障上,還有焦急的父母趴在柵欄圍擋上向裡張望,想要早一點看到孩子。
堅硬的區隔和圍擋帶有防範最高風險的無形敵意,壓縮了接送者和過往行人的空間,常常讓他們陷入窘境。大家堵塞在人行道上,空間變窄,揹著書包回家的孩子不得不繞外圍走,在狹路、在轉角,遭遇事故的風險陡然增大。
兒童在新校區的廊下嬉戲
南山百校煥新:前海學校
設計:多重建築 攝影:吳嗣銘
人人都想快些脫身離開,彼此交流的可能也被遏制了。她決定“退一步”,如果圍牆無法變成騎樓,能不能用長廊來分隔校園內外呢?
在深圳南山前海學校的改造中,校方很認同共享接送區的理念,認為這是對家長的尊重,同意稍微回撤圍牆,留出連廊面積:家長們可以在走廊中等候,當所有人都共處同一空間中時,自然地發生交談;自行回家的孩子也可以和馬路保持距離,如果發生意外,也能夠被其他家長、同學及時看到並採取措施。
文中對應詞條:不擁堵的家長接送區
圖源:光譜詞典P142
騎樓、風雨連廊的改造,釋放出了未被充分利用的灰色空間。學校與社群、街道依靠它們始終相連,同時又巧妙分隔。
在新校園第三季的深圳龍崗創星學校,都市實踐在設計之初便與學校達成了“拆牆”的理念。校園邊界形成了一條綿延幾百米的共享騎樓,讓行人能夠在酷暑和暴雨中自如行走,避免了人行道上電動車的威脅。周紅玫對此場景印象深刻。
然而,隨之而來的新問題也逐漸顯現。空間的區劃變得模糊,管理權歸學校所有,但使用權卻是公共的,責任和權利的歸屬變得不明確。當這一模糊的空間範圍遠遠超出校門口的管理半徑時,學校反而承受了沉重的“負擔”。
學校堅持認為應由城管局負責管理,而城管局則認為這片空間在學校紅線內,理應由學校管理。為此,周紅玫計劃向區領導寫一封信,呼籲區城管局接管這一對公眾開放的新騎樓空間。在這個高密度城市中,如何實現積極共享,仍是各方需要探討的重要議題。
對學生和市民友好的共享騎樓
“走向新校園”第三季:龍崗創星學校
設計:都市實踐 攝影:TAL
周紅玫的“拆”與“改”,某種程度上是在拆掉傳統學校教育不可撼動的那部分,讓孩子們與外界產生更直接的聯結。這就像是一種隱喻,物理空間的變革之外,看不見的圍牆也應該有人來打破。
2013年,嶽毅樺來到朝陽區十八里店鄉小武基村,盤下了兩間十平米左右的相鄰鋪面,門外還有一塊空地,也被她一併利用了起來,建成楚門書社。2018年底,小武基村大部分房屋拆遷,楚門書社關閉。2018年11月,微瀾圖書館和小武基村雙馨學校合作建成微瀾北京23館,其中有部分圖書,就是從楚門書社帶來的。
小武基村,位於北京東南四環城鄉結合地帶,當時盤踞著大量物流倉庫和批發市場。村裡住了大概十萬人,其中有本地戶籍的只有五、六千人,其餘都是在附近從事搬運、家政、運輸等零工的外來人員及其子女。
有將近一萬名兒童隨父母來到這裡,村裡學齡人口最多的時候,有過三個上千人規模的學校。人極多而地極窄,大多數家庭的居住條件擁擠。往往一進屋門,能看到四、五口人一起擠在3-10平米的房間裡。一個遍佈租戶的院子裡,有時候會密佈數十個、甚至近百戶類似的家庭。
不到10平米的一間簡陋板房,需要滿足家庭的所有功能需求——孩子沒有一張穩定的書桌,遑論自己的書架。
2017年,北京五環外的一個城中村
圖源:視覺中國
微瀾圖書館就開設在類似的打工子女學校或打工社群當中,定位是小型公益圖書館。
一個跟隨打工者父母四處漂泊的孩子,總是在面對變化的上學距離、流動的環境、不斷冒出的新老師和新同學。持續穩定開放的微瀾圖書館,成為這些孩子在城市中穩定成長的空間之一。
學校沒有書籍嗎?為何還需要再設立一個圖書館?
微瀾團隊過往的調查結論是,打工子女學校不是沒有圖書館,但是,由於缺少適合小學生的優質圖書,缺少圖書館運營的專業技能,也缺少運營人力,打工子女學校裡基本沒有能夠持續穩定開放的圖書館。即使接受了社會捐贈的圖書,也只能存放在庫房裡,沒有能力為孩子們提供借閱服務。
與此同時,打工人員隨著職業機會、管理條例、個人選擇不斷遷徙的現狀暫時難以改變,孩子們也在留守和流動的狀態中來回被震盪。因此,微瀾圖書館的初衷很簡單,就是嵌入這些打工子女學校中,為孩子們提供一個自由閱讀的空間。
穩定的、可持續的圖書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傳統學校教育資源的匱乏,讓留守兒童、流動兒童得以擁有一個穩定的空間,觀看更廣闊的世界。
孩子們在微瀾圖書館閱讀
圖源:微瀾圖書館團隊
嶽毅樺就職於北京三知困難兒童救助服務中心,同時也是微瀾圖書館的專職工作人員。大學畢業工作幾年後,她選擇去美國攻讀碩士學位。在國外,除了常規課程之外,大家常常聚集在同學家中或者社群大學,參與一些純粹由個人動員的、去職業化的公益活動。她身在其中,時而受到啟發。
在她看來,比起有問題需要解決的機器——公益專案更像一座森林。解決問題彷彿是在森林裡狩獵,沒有可以參照的衛星圖片,也不存在預先設計得萬全的路線。甚至連做事的人也會變成影響生態的變數本身。“從你邁入森林的第一步起,空氣和水都發生了微小的變化。”必須具備敏感觀察的自覺,必須體會每走一步所造成的影響,回應當下出現的新問題。
嶽毅樺常常出現在微瀾圖書館的公眾號推文中,以志願者的親切口吻,分享實踐中的滿足、好奇、疑慮和解決辦法。如她自己所言,公益是森林,她的作用不是領頭之雁,而更像林中之木。
文中對應詞條:“不關門的流動兒童圖書館”
圖源:光譜詞典P146
微瀾圖書館的號召力是一點一點變大的,志願者們的不斷湧入,如同嶽毅樺所期待的那樣,成為了一片森林,撐起一個個流動的、“活”的圖書館。
優質的圖書、整潔的環境、圖書館管理員以及由志願者開展的閱讀活動,讓微瀾圖書館得以持續穩定地開放,也因此成為了“活”的圖書館。例如,微瀾圖書館在開學期間每週至少開放1次,有的圖書館甚至堅持每個開學日都開館。
從2017年設立第一個圖書館至今,微瀾已在全國二十多個城市發起圖書館超過百家,吸引了5000多位志願者參與。
如此分散且龐大的圖書館管理系統,北京三知固定的、全職投入微瀾的小團隊只有不到十人,機構還有專人負責流動兒童議題的研究和資料分析,以及進行議題倡導。微瀾圖書館從拓館,建館,到圖書館日常物資和圖書採購,到日常開閉館、借還書、接待孩子,所有開拓和維持圖書館運營的環節,全都有志願者的參與,並貢獻了大部分人力。
嶽毅樺記得很多志願者的故事。有退休後“閒不住”,願意跨城幾十公里,去最缺人的圖書館支援的;有開車出現在每一次圖書館要搬家的場合,將車後座和後備箱都塞的滿滿當當的“微瀾貨拉拉”;有來圖書館值班,和各式各樣的小讀者打交道後,笑言回家後對自己孩子的耐心提高了10倍的;有在暑假自費去支援另一個城市的新館籌建,攢起了“勞動旅遊團”的;還有利用上夜班前的時間,去支援館裡最忙的午高峰的......
大家都根據自己時間精力情況付出一分心力。微瀾希望大家都是在有餘裕的狀態下,愉悅地參與。這就是微瀾的核心思路:微小的行動帶來改變。
志願者和小讀者們在一起讀書
圖源:微瀾圖書館
不過,在日常的志願服務中,無力感也時常襲來。微瀾圖書館的初心,是讓孩子們得以在一個穩定的空間閱讀。但實際上,來到一個教室以外,短暫脫離老師的環境中,小朋友們首先想做的是雀躍、興奮。一些性教育題材的書籍,志願者們認為非常必要,然而老師、家長們總是如臨大敵。
大部分科普類、非虛構類的書籍,知識的有效期只有十到十五年,再之前的也許就過時了。
來自系統的壓力更是始終存在。大部分校長聽說要在學校裡新開設一間圖書館,很痛快地答應下來。然而高層首肯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運維的每一瞬間都面臨著切近的困難:校長並不參與教學和學生管理工作,不會操心學生借了書是不是上課偷看,是不是佔用了做作業的時間。
提供課外閱讀資源環境的目標和一線教學之間的衝突,直接發生在圖書館和班主任之間。哪怕是支援孩子多閱讀,認為不閱讀,怎麼寫得出好作文的老師,希望孩子閱讀的書目和孩子自發借閱的書籍之間,也存在著相當的差別。
有些老師把“允許去圖書館”作為獎勵手段,早早完成了課後作業,或者是在考試中獲得了好成績的學生,才有去圖書館的資格,但是,在微瀾團隊看來,對於孩子自發的閱讀行為加以干預,可能會徹底阻斷他們培養讀書習慣的過程。有些在考試上表現得不甚出色的孩子,反而可能在圖書館裡受益最大。
另一方面,“牆”內對安全的考量也不無道理。校方格外重視在校學生的人身安全。一個願意去圖書館的孩子可以帶動周圍的孩子都來,哪怕只是從漫畫讀起。但事實是,一個在去圖書館路上的孩子摔了一跤,可能會讓老師下達命令,禁止所有學生去圖書館。
嶽毅樺認為,圖書館所能支援的自由閱讀,可以帶來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在某種程度上,它是可以超越高考、超越應試教育的,是孩子們受益終生的能力——尤其是對於城市邊緣打工學校的孩子們來說。
“捐書、建圖書館,在很多人看來沒什麼稀奇的”。但是,北京三知的團隊再流動兒童領域工作十餘年,直到發起微瀾圖書館,幾乎沒有見過一個真正的、活的圖書館。微瀾能夠持續“活”下去的底氣,來自於它持續開放,並且能夠為孩子們提供足夠多的好書。
孩子們也許暫時理解不了微瀾正在做一件什麼樣的事,但是,越來越多的孩子在這裡與真實世界產生羈絆和互動。
在微瀾北京23館某學期結束閉館的那天,嶽毅樺收到一個小女孩送過來的小紙條,上面寫道:“謝謝你們帶給我們溫暖,謝謝你們讓我第一次體會到看書的樂趣!歡迎你們下次再來。”
2024年11月,第二屆三聯人文城市季即於成都開啟,以“發明生活”為年度主題,召喚一種永遠年輕的勇氣、好奇和創意,去發現、去創造,去重新“發明”生活。
人文城市應該是以人為尺度,如光譜一樣可感知、可測度的。在本屆城市季,三聯人文城市團隊嘗試根據人在城市空間中的行為與需求,由小及大,由近及遠,建立主觀評價出發、客觀事實驗證的人文城市評價體系。
我們邀請到各領域的50位共創人,發掘100個真實具體的城市案例,並提煉100個符合人文特質的詞條,組成一本人文城市光譜詞典“城市的100個怎麼辦”。以此出發,發起展覽+演出+馬拉松圓桌共同組成的“光譜計劃”。
11月,我們將圍繞年度主題“發明生活”,在成都陸續開啟展覽、演出、圓桌等系列活動。
與此同時,我們也想邀請你一起,來幫幫我們的城市,為我們的日常生活,想想新辦法,開啟新思路。
或許你也可以和我們一道,成為“解決問題”的人——解決城市問題、解決他人問題、解決自己困境的人,告訴我們生活中的難題“原來還能這樣”被解決。
三聯人文城市是三聯生活傳媒旗下的城市整合傳播品牌。以一年一度的三聯人文城市獎、人文城市季、人文風土季為主線,創立了“小城之春”“你好陌生人”“光譜計劃”等IP。在中國城市從空間轉向人文的節點上,透過展覽、論壇、演出、工作坊、報道、出版等線上線下多種形式,關注城市生活,激發公眾參與,重塑城市人文價值。
瞭解更多微瀾圖書館:
來自部分媒體對微瀾圖書館的探訪和報道:
一席:
中國日報:Library project a novel experience for migrant children
南方都市報:
北京日報:開在打工子女學校裡的圖書館
成都日報:微瀾圖書館志願者:讓更多“流動兒童”享受閱讀快樂
貴州都市報:今天,這家兒童流動圖書館屬於你
雲視新聞:讀書人•流動港灣
新週刊:流動兒童圖書室:一絲社會的微瀾
雅君的好用分享:
網易談心社·如是生活:|
看理想&放晴公園:
公益行業研究者對微瀾圖書館的相關記錄和報道:
好公益平臺:
創新故事:;
方德瑞信:
資助者圓桌論壇:
中國發展簡報:看得見的流動兒童 看不見的微瀾引路
南都公益基金會:
悅想新知:
微瀾自媒體:
微瀾社群|||微瀾參考書單
參與和支援微瀾的方式如下:
微瀾館務招募
除了館員、館東,微瀾各館還有【館務】崗位非常需要志願者的加入;3位以上館務志願者組成團隊負責本館的日常運營工作;館務大部分工作可以線上或者非開館時間參與,靈活自主。
參與微瀾工作快速入口
日常訪問:服務日誌/預約排班/微瀾地圖/各館排班一覽
加入微瀾:館員館東/各館館務/申請建館
支援微瀾:捐贈/合作申請/釋出資源/認領心願圖書/捐書
點選各關鍵詞可直接進入相應連結
9月,各地圖書館全面開館
微瀾圖書館長期招募做志願者
點選圖片,報名微瀾志願者,即可加入我們
微博:@請叫我北京三知
豆瓣:@請叫我北京三知
微信:小新(xingongmin2007)
加入微瀾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