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育大會的召開,吹響了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衝鋒號。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新時代、新徵程上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山東教育系統牢記囑託,砥礪奮進,努力在教育強國建設中當好“排頭兵”、做出新貢獻。即日起,山東省教育廳新媒體矩陣推出“奮進教育強國路 奮力當好排頭兵”專欄,展示奮進教育強國路上的“山東實踐”。
今天,“奮進教育強國路 奮力當好排頭兵”專欄之“山東教育成就巡展”系列,透過資料及圖文,介紹了濟南市在教育資源配置方面的創新做法——
01
數說教育亮點
0 2
圖覽教育變遷
☆2024年濟南市新投入使用學校——濟南市歷下區德澤學校
☆濟南市萊蕪區鵬泉街道中心幼兒園的孩子們在園內自由玩耍
☆歷下校園豐收季,孩子們走進田野,開展勞動教育,親身體驗收穫的快樂
☆濟南藝術學校舞蹈專業的同學們正在上課
☆2023年7月曆城二中女子足球隊為國出征並獲世界冠軍
0 3
文讀教育新篇
創新教育資源配置模式 保障幼有所育學有所教
近年來,濟南市積極應對計生政策調整、戶籍制度改革等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圍繞群眾關心關切的入園入學問題,深化教育資源配置改革,創新教育資源配置模式,跑出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加速度”,努力打造“有溫度有品質的教育”。
超前謀劃,多方論證,以規劃引領資源配置。 堅持頂層設計、超前謀劃、多方論證,編制《濟南市2019—2030年中小學及幼兒園佈局規劃》,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普通高中特色多樣發展。提高規劃標準與執行剛性,將幼兒園、小學、初中規劃千人指標由37.5生/千人、63生/千人、32生/千人,提高至44生/千人、78生/千人、39生/千人,所有新規劃中小學校均統一規劃配套學生食堂,所有新規劃的高中學校均按照寄宿制高中規劃建設,基礎教育設施規劃佔地面積標準較之前提高30%。到2030年規劃新建815所普通中小學校和15所中職、特殊教育設施,使覆蓋面由主城區擴充套件到各區縣,生源由“戶籍人口”覆蓋到“常住人口”。
流程再造,制度重構,以配建機制創新提速增效。 針對過去新建小區配套學校應規未規、規而不建、建成不交等久拖不決的問題,堅持以流程再造、制度重構為突破口,靶向發力整治教育設施規劃建設管理中的“權責不清、缺少抓手、措施疲軟、流程臃腫”等“頑疾”。以市政府辦公廳名義出臺《關於濟南市中心城教育資源最佳化配置的實施意見》(濟政辦發〔2018〕24號),在規劃、土地招拍掛、建設手續辦理等環節設立“五個制度卡口”,實現新建小區首期住宅與配套學校規劃、徵收、拆遷熟化、建設、投入使用 “五同步”。特別為學校建設設立“綠色通道”,納入市級重點專案管理,自然資源和規劃、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審批服務部門在審批新建小區建設手續時,將建設配套教育設施作為審批的前置條件,未同步辦理學校手續的,房地產專案手續不予辦理。自2018年以來,市教育局參與600餘個片區、街區、新建小區規劃稽核,參加35次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招拍掛領導小組會議,保障在建、新建的小區與教育設施建設100%實現“五同步”。
強化供給,攻堅克難,以擴容提質破解需求矛盾。 按照“補齊舊賬、不欠新賬”“遠近結合、輕重緩急”的原則,深入實施《濟南市2019—2030年中小學及幼兒園佈局規劃》,充分利用中小學及幼兒園用地資源,分年度推進中小學、幼兒園建設,優先解決全市入園、入學矛盾突出的熱點難點問題。2018年以來,全市共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735所,新增學位50餘萬個。全市教育資源最佳化配置水平得到顯著提高,“入園難”“入學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群眾滿意度和教育獲得感顯著提升。
專案化管理,清單式推進,以嚴格監管清賬銷號。 建立聯席會議、定期巡查通報制度,教育、住建、規劃等17個部門聯合巡查,巡查問題統一提報、定期研究、集中解決。實行“掛圖作戰、銷號督辦”,設立時間表、路線圖,建立各區縣年度建設專案臺賬,做到開工一所、銷號一所。同時,注重發揮人大質詢、政協協商、紀委監督的作用,並將教育資源最佳化配置納入對各區縣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多方協力讓教育資源得到最佳化配置、落細落地。
濟南市教育資源最佳化配置工作獲選山東省教育廳評選的“教育綜合改革和制度創新十大典型案例”,“五個卡口”“五同步”創新工作經驗在全省推廣。《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多次報道,並受邀在黑龍江、海南、重慶、寧波等地推介經驗做法。濟南市教育資源最佳化配置工作,為其他城市走出城鎮化發展程序中普遍存在的公共資源供給不足困境,解決教育領域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提供了有益借鑑。
來源:山東教育釋出、濟南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