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節選自《農村社群建設與管理(第二版)》前言)
在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型的程序中,在工業化導向政策和資本邏輯的作用下,農村資源不斷向工業領域轉移,農村人口大規模向城市、經濟發達地區流動,出現農村社群勞動力結構惡化、村落空心化、土地棄耕、公共設施脆弱、公共產品供給不足、公共事業滯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等問題。這些社會轉型中出現的農村社群問題嚴重阻礙著農村的發展,也影響到國家的現代化發展。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社會的小康;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基於對農村社群之於國家和社會發展的農產品供給價值、生態產品供給價值、社會穩定價值的考慮,治國必須重視農村社群建設。2005年10月,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審議透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紮實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科學有序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到2050年我國要全面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農村建設奮鬥目標。
20世紀80年代我國出現的農村人口大規模流動,給農村基層社會原有的垂直化行政管理模式造成了較大沖擊。對人口流出較多的農村社群來說,出現“無人管事、無錢辦事、無章理事”的難題;對人口流入的農村社群來說,垂直化領導的行政管理模式無法對非本地戶口的流入人口實行有效管理。為了適應這種變化以及推動村民自治,必須將農村社會垂直化領導的基層行政管理模式轉變為村民自治的社群治理模式。
正是在這些背景下,國家提出了農村社群建設的主張,希望透過推動農村社群建設構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新型農村社群。2006年,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推進農村社群建設。民政部於2007年3月29日印發《全國農村社群建設實驗縣(市、區)工作實施方案》,決定從全國有條件的縣(市、區)中確定一批“全國農村社群建設實驗縣(市、區)”,用1—2年時間開展農村社群建設實驗活動。自此,農村社群建設開始在中國廣大農村地區鋪展開來。
截至2022年底,我國共有約3.8萬個鄉級行政區,47.8萬個行政村,233.2萬個自然村。其地理環境、經濟狀況、歷史文化、交通條件等鄉情村況,千差萬別,但是都在遵循農村社群建設的生成邏輯,開展社群建設活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農村社群建設經驗,探索出各具特色的農村社群建設模式。
農村社群是在鄉域空間的、由諸多要素構成的,以農村居民為主體、以農業為產業特質的生活共同體。從方法論上講,建設農村社群,肯定應重視農村社群的構成要素。農村社群構成要素是農村社群發展的內因,農村社群構成要素的發展,就意味著農村社群的發展。隨著農村社會的執行和演化,農村社群的構成要素日益增多,當下比較突出的農村社群構成要素主要包括人口、空間、生產、生活、文化、設施、組織、服務、治安、交往、市場、交通、教育、規範、資財、社會網路、社會資本等。農村社群的構成要素都是依賴自然環境並在人類歷史長河中逐漸萌發的,每類衍生要素都依賴根生要素而發育壯大,它們之間存在時間順承關係和空間結構關係。
人口群體、地理空間、生產勞動、生活行為、社群文化是農村社群的根生要素,是與農村社群共始終的原生要素。五類原生要素都是由若干元素構成的,人口群體中的能力元素是其核心要素、地理空間中的生態元素是其核心要素、生產勞動中的生計元素是其核心要素、生活行為中的消費元素是其核心要素、社群文化中的農耕元素是其核心要素。五類原生要素在執行過程中形成自組織機制和相干機制,即有活動能力的人口群體立足於地理空間透過生態活動、生產勞動和文化活動獲取並消費天然生活資料、人工生活資料、精神生活資料,形成穩定的充滿活力的生活保障系統。
設施、組織、服務、治安、交往、市場、交通、教育、規範、資財、社會網路、社會資本等要素,都是應對原生要素之間的能量需求以及在其相互作用過程中出現的生活問題而逐漸萌發的衍生要素。它們是進一步鞏固生活保障系統和更好地滿足農村社群居民生活需要的後起設定。這些衍生要素只有在由原生要素支撐的農村社群裡發揮能量供給功能和消解生活問題功能,才能得到壯大。從構面上看,這些衍生要素處於原生要素構架內,不僅與原生要素存在結構化映象,而且相互之間也存在結構化映象。也就是說,農村社群的衍生要素不僅與原生要素保持功能關係,而且相互之間也保持功能關係。
因此,遵循農村社群的“原生要素髮育於先,衍生要素興起於後”的生髮邏輯,按照歷史與邏輯統一的方法論,確立“先建設原生要素,後建設衍生要素”的農村社群建設原則;遵循農村社群構成要素的延存邏輯,按照自組織理論,尤其按照協同理論,確立“統籌規劃、同步實施、協調發展”的農村社群建設原則。然後,根據這兩個原則,設計農村社群建設內容,安排建設順序,確定建設步驟,調配農村社群建設資源,動員農村社群建設主體,合力協同地、持續地、高質量地開展農村社群建設。
本書是《農村社群建設與管理》的第二版,貫徹了第一版的基本精神,把質量放在首位,堅持系統性、科學性、實用性、前沿性的基本原則。首先,按照次序建設和協同建設邏輯,重新安排了知識框架和章節結構。其次,豐富了農村社群建設的研究內涵,從建設主體、建設內容、建設模式三方面介紹了農村社群建設理論知識。最後,更新了農村社群人力資源開發、生態環境建設、生計體系建設內容,增補了農村社群生活消費內容,完善了農村社群衍生要素建設與管理章節結構。本版吸收了農村社群建設與管理領域的優秀學術成果和實務素材,強調了農村社群建設與管理研究的學術規範,合理處理了農村社群建設與管理的傳承與更新關係,突顯了農村社群建設與管理知識的創新性。
目錄
主編簡介
谷中原,管理學博士,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農村社會發展、農村社群建設、社群民生保障等研究。
農村社群建設與管理(第二版)
(配課件)
谷中原 主編
ISBN 978-7-301-35581-7
定價:79.00元
製作:駱駝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