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預約系列直播
「驚奇智庫預科:通識學科最小認知」
本期答疑船長討論了關於「英語作為工具真正的價值」,關於「本科如何規劃未來的學術生涯」,關於「難以自行習得的學科」,以及大多數人的通病:「想和做何者先行」。
答疑以來,船長解答的所有困惑、給出的所有建議,都不過是將站在原地的各位往前推一把。真正想要解決問題,還需要大家走出去,去經歷困難,去提出問題,去呼喊,去碰撞。
只有經歷才能讓人認清自己,只有認識自己才能解決問題,畢竟人只能解決自己認知範圍內的問題。
知與行,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知行合一又該如何實操?不妨來看看船長的建議。
非常能凸顯英語優勢的一個場景就是:在某些國家你能談成很多事。
語言真正的作用無非就是一個工具,或者說是一張入場券。入場券有很多,比如你的語言表達,你的經歷,你會不會講自己的故事等等。至於英語,你可以這麼理解:它作為一個工具,和漢語是一樣的。
你想一想自己在中國的社會打拼的時候,口頭表達有多重要,讀過多少書有多重要,你的詞彙量有多大有多重要——英語是一樣的道理,只不過你用漢語可以解鎖這一大片人,用英語可以解鎖那一大片人。
發達國家就不用多說了,你是一定需要英語來交流的,以及很多事最終能談成是需要人們面對面去聊的。
那麼如果你(直播連麥者)未來不做同傳或者跟隨翻譯這種高技術類的工作,那英語對你來說真正有用的場景就是輔助你的主線業務。
換句話說,語言只是工具,你想要到海外發展,還是需要有一個另外的事業。在這個基礎之上,你要提前把自己當成老闆去看待。
比如你有進出口的業務,憑藉你的語言優勢,你可以自己去考察、去跟對方聊事情,你可以繞過所有的中間人,直接進入對方市場裡去跟他們溝通業務,這才是真的利用好你的語言能力。
如果將來打算以學術為業,肯定是要深造的。
你(直播連麥者)本科專業是非基礎學科,如果想成為學術體制中的學者或者是教授,也就是走學術體制這條路,你就需要「洗終學歷」——把當下的學術背景洗掉,重新進入到學術共同體裡面。
脫離當前的學術環境,繼續深造,到一個更好的學校去——在國內幾乎只有一種選擇,就是透過讀研究生換一個學校;另一種路徑就是海外留學。
經濟條件有限,就做好去歐洲的準備;如果去美國,基礎學科當中數學、哲學、物理學、生物學可能會好申請一些,或者說你大機率可以拿到 STEM 專業( Science,Math,Engineering,Technology)的獎學金——基本都是數理工類的,人文社科方向幾乎都是需要自費的,競爭也更激烈。
通識類、人文類、社科類的學者之路競爭更激烈的原因是,當下世界經濟進入到「滯漲期」,全球學術界都在對文科和社科收緊預算,所以你需要在更加有限的範圍內去爭奪剩下的學術資源。
比如湛叔,如果他能早幾年畢業的話,以他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的身份,可能會有更多讓他怦然心動的崗位。
但是從 2016 年開始,美國大學就開始大幅削減對文科和社科類的預算,更多地把資源投到 STEM 學科上,也就是理工科上面。
總之一個大的邏輯:錨準某一個方向,到學校官方網站上去看對應專案的申請條件,然後開始反推——根據申請條件,去衡量自己需要做什麼樣的準備。你要準備什麼東西,要花多少時間、攢多少錢等等。
而決定了要走這條路,就要做好過獨木橋的準備,因為一定要在學術上有比較深的造詣,你才有可能得到學術體制的認可。
我想提醒你的是,這條路不容易,希望你不忘初心。
綜合性的實踐學習確實是需要有人指引的,而且走不了形式化學習這條路。
對我而言,靠自己力量學不會的是技術類學科。其實我認為理論上一個人如果有足夠的動力,並且足夠不拖延,那麼所有的學科都是能夠自己學會的。
但是技術類學科一方面需要肌肉記憶,另一方面它的使用場景或者說需求是更多依賴外部因素的,它不像比如說語言,我既真心熱愛,又會日常使用。
換句話說,技術類學科我認為它是重要的,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並不享受,它會消耗我的精力,那麼我就需要有一個人,或者是機構等等之類的,幫我把學習過程中的痛苦承接過去。
比如我學 Python,理論上看著影片跟著一步一步學就可以了,但實際上到了一定階段,還是需要身邊有一個人來告訴我,接下來要做什麼、怎麼做;我有問題就不去查了,可以直接問這個人,然後單獨付費,類似私人諮詢這樣的。
其實還是說到問題意識,只不過在技術領域去發現很具體的問題,對於我來說會消耗很多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
因為我真正的問題是利用技術最終去解決的那件事,那麼前期關於具體的技術學習和操作我就不想再體驗發現問題的這個過程了,我想把這個時間省下來。
其他的基礎類學科我倒不覺得有什麼是必須有一個領路人的,換句話說,但凡是大學裡面已經被拆分完的學科或者說學問,理論上講都不太需要領路人。
需要有人指引的可能更多的是綜合性的實踐學習,比如如何創辦企業這種事情,沒有領路人確實會很難。
所謂「領路人」,不一定指的就是你有一個師父,帶著你去創辦一家企業。創業是一件綜合性的事情,需要你不斷地去跟別人聊天。
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遇見很多自己很不喜歡的人,但是也得硬著頭皮去聽,比如有很多初創企業的創始人,本身可能確實有兩把刷子,但是大多數其實為人都很張狂、很自以為是(哈哈)。
總之如果你真的想學會「市場中的生存之策」這樣的學問,還是需要主動拜一些非形式的「師父」的。
比如不同的投資人,從財務模型角度、投資邏輯角度,他擅長短線投資還是長線投資,他們對你當下做的事情的評價都是不一樣的,給出的建議也是不一樣的;
如果是企業家,那麼他是銷售導向的還是研發導向的,是市場導向的還是品牌導向的,都不一樣,他們給出的建議也都不一樣。
這些人的觀點的碰撞,本質上就是不同的「師父」在將你往不同的方向拉扯。這個拉扯的過程會讓你很痛苦,但是沒有他們的拉扯會更痛苦,因為你會一直原地踏步,破不了局。
其實是先輸出,然後才形成體系。
系統輸出是一個結果,或者說你(直播連麥者)所謂的「想法很散」是一個結果,它不是原因。
你現在想的還是比如說 Windows 的資料夾,你認為要先把資料夾之間的邏輯搞清楚,然後才能把各種檔案分別放進去。
當然我們的生命從整體上來看是這樣的——釐清邏輯,分別歸類——但問題在於,大多數情況下這是不管用的。
大多數情況下人們的想法都是散點,只有先開始輸出,散點記錄得越來越多,然後你會在這些散狀的點裡面看到一個 pattern,也就是你想找的那個邏輯,在此基礎之上最終才能形成體系。
你可以把你的隻言片語和靈光一現理解為一個一個的卡片,正面是你的想法,背面是它的 reference,這些可能只有你自己能看得懂。
慢慢地卡片積累得越來越多,到了一定程度,可能本來是隨機的幾個卡片,你會發現它們放在一起就像神經元一樣點亮了一片——它們就共同構成了某個東西的 document。
這個 document 指的是,不需要上下文,仍然能夠讓別人理解一個相對完整的思想或者知識;原來的那些散點是不行的,它只有你一個人能看懂,它需要上下文。
所以只有像這樣從底下往上構建,從一個個的散點構建到 document,然後最後才能構建出 a project,a book,a school of thought 等等, 其實就是一個湧現的過程。
如果萬事都要想好再去做,或者說都整合了再去做,就本末倒置了,你只有先去做才有可能整合。「想好了再去做」有一個隱藏假設,就是「想好」這件事比做要容易,但實際上不是的。
「想清楚」這件事比做要難,做是容易的,在做的過程中你才有可能想清楚。不去做你連問題都問不出來,談何「想清楚」。
掃碼加小雅
免費領取孤閱公開課兌換碼
觀看更多船長的認知狠貨
點選【預約】系列直播
「驚奇智庫預科:通識學科最小認知」
▼ 2 月 13 日(週二)21:00-23:00 ▼
▼ 2 月 20 日(週二)21:00-23:00 ▼
編輯、排版:雅婷
諸位孤獨的閱讀者們,大家好。
由於公眾號推送規則的調整,很多讀者可能無法及時,甚至難以再看到孤閱的推文了。對此我們非常遺憾。
如果你還願意繼續和孤閱保持聯絡,希望能將孤獨的閱讀者公眾號設為星標,或者時常點開推送、在看、留言、轉發等等。
謝謝你來,希望我們能一直敢於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