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創團·遇見小媛
前段時間,一條“警察踢打小學生”的影片上了熱搜。
畫面中,一個身強力壯的成年人,正對著一個小孩“拳打腳踢”。
若只看到這裡,那個被“毆打”的小學生的確無辜。
可相關部門繼續跟進後,發現這起事件的原貌,並不全是我們看到的那樣。
經過了解,這個男孩上六年級,多次毆打低年級的學生。
有人報警後,這起霸凌事件才得到干預。
可在此過程中,霸凌者拒不配合,當著被霸凌者和其家長的面,就事不關己地走開了。
這才有了我們看到的那一幕。
霸凌者的家長不分前因後果,就把自家孩子被人“欺負”的影片發到網上,稱要討回公道。
後續的處理結果是:當事執法人員撤職,霸凌者輕傷,被霸凌者輸了。
這則新聞,看完後令人憤懣不平。
青少年霸凌這一議題,一直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熱點,也是難點。
看得見的是身體上的推搡,但更隱秘的傷害,是發生在青少年之間的“叢林法則”。
那些在關係中被欺凌的孩子,需要被看見。
而作為家長,我們又該如何幫他們走出困境呢?
青少年社交的“叢林法則”
在三聯生活週刊的一篇文章中,讀者@小D分享了這樣的故事。
中學時期,她親見兩位同學遭遇霸凌。
一位女生,在初中時被班上同學排擠,理由是:“她很髒,跟她說話要倒黴的。”
這話傳到小D耳邊時,女生已經成了其他同學遠離的物件。
稱呼用“那個誰”代替,平時碰見也不打招呼,在教室裡“狹路相逢”都得繞著那個女生走。
作為班長的小D,並不知道大家的惡意從何而來,但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好人緣,她還是參與了這場“社交遊戲”。
因為,比起失去一個同學,她更害怕失去一群“朋友”。
後來,女生轉學了,當初參與霸凌的那些同學,也失去了聯絡。
再想起這件事,小D如是說:“校園暴力是一種群體性行為,只要有一個人帶頭,剩下的人就會跟著加入。”
對此,也許有人會問:是不是女生太過柔弱,才更容易遭遇霸凌?
接著,小D又講了一個故事,這次被霸凌的人是位男生。
他是插班生,成績優秀,長相出眾。
剛來時,在班上很受歡迎,看上去並不符合被霸凌的“標準”。
但時間久了,有些愛搞事情的同學,也開始對這個優秀的轉校生動手動腳,最後發展成猥褻。
男生不是沒有尋求幫助,他曾希望小D能叫來老師。可小D沒能成功接收到求救訊號,再一次成了間接的施暴者。
在隱秘的霸凌之後,每個孩子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霸凌者、受害者以及旁觀者。這就是青少年社交中的“叢林法則”。
心理學上的“同伴效應”也有提及,個體會趨向於模仿和追隨身邊同齡人的行為和觀點,以達到融入群體的目的。
所以,如果當孩子向你發出隱秘的訊號:“他們欺負我。”
作為父母,具體該如何做呢?
避開3個常見誤區
在《2022年國民抑鬱症藍皮書》中,有相關資料顯示:77%和69%的學生患者在人際關係和家庭關係中易出現抑鬱。
很多看見的“問題”,其實背後都藏著沒被看見的隱痛。
因此,當孩子陷入“社交危機”時,父母彆著急下定論,不妨先避開這3個常見誤區。
1.給孩子貼標籤,不留情面
不知大家是否看過電影《悲傷逆流成河》,故事聚焦於“校園霸凌”這一社會問題,把落單女孩背後的無助全然展現出來。
女主易遙跟著母親生活,平時在家任由母親打罵、叫她“賠錢貨”;
生了病後,還被身邊同學惡意造謠、羞辱;
直至心理防線徹底崩塌,她想到用自殺的方式來控訴給她“貼標籤”的“兇手”,霸凌的鬧劇才戛然而止。
從家庭到學校,被定義的人生會帶給孩子巨大壓力。
透過現象看本質,他們更需要找到價值感和歸屬感,而不是活在標籤之下。
2.學生要以學習為主,交朋友影響成績
懸疑劇《隱秘的角落》剛播出時,一度引發熱議。
其中讓人值得深思的一點,是隱藏在朱朝陽背後的家庭問題。
朱朝陽有一個強勢的媽媽,要求他把時間都放在學習上,以至於他“只有學習沒有朋友”。
對此,學校的老師向他媽媽反映:
“這孩子,成績非常好,但是他沒有朋友。”
也被當即反駁:“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交朋友是進入社會才做的事!”
久而久之,朱朝陽為了能和別人打成一片,學會偽裝,乃至觸碰紅線,最終滑向歧途。
不禁讓人唏噓。
學習固然重要,但如何交朋友本身就是一種“學習”。和同伴共同成長,他們更能學會合作與處理衝突。
3.過度保護,代替孩子“交朋友”
同事文文的孩子是個小姑娘。
誰見了都說長得可愛,可她一和陌生人說話,聲音就自動降調,這個問題被她爸爸糾正過好幾次:
“聲音要大點,別那麼沒出息。”
可效果甚微。
有一次,見著其他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這孩子就淚眼汪汪站在一邊,想向前又不敢,護女心切的文文厚著臉皮,親自出馬。
帶著糖果、小零食,分給那些孩子,希望大家帶著女兒一起玩。
結果,一次兩次奏效,再往後,大人的面子也不管用了。
小姑娘發現融不進“小圈子”,就自動退出了。
似乎,成年人的干預,會給孩子帶來“朋友”。
但這種社交背後,更多是源自同齡人對“好處”的追求,而不是友誼的建立。
那在這時,父母的張羅,反而會成為孩子交朋友的阻礙。
拒絕校園霸凌,用好“這三步”
當孩子陷入社交困局,尋求老師和父母的幫助時,往往會被打上“愛打小報告”“玩不起”的標籤。
繼而在同齡人的嬉笑中,再次被孤立。
類似的經歷,我家兒子剛上小學時,就遇到過。
那時,剛送他上學沒幾天。
有天晚上他告訴我,班上有同學拉了個小團體,只要他不“聽話”,那個同學就發動其他孩子,不和他玩。
為了討好對方,兒子還給那些同學寫過作業,把零花錢也給了他們。
當時聽完,我氣不打一處來。
兒子卻還在說:“現在,他們對我態度好了很多。”
我意識到,這全然不是真正的友誼,而是對兒子的“社交霸凌”。
當天,我就把這件事和孩子他爸討論了一番,做了一個“拯救計劃”。
首先,為了不傷到孩子自尊,開始行動前,我和兒子進行了溝通。
先幫他找到真正的好朋友。
於是,我約好那些往來密切的同學家長,週末一起小聚,帶著各家的孩子。
在交流育兒經驗時,再把兒子放到友好的社交環境中。
他也慢慢意識到“分享”這件事,不是討好、不會不高興,而會快樂翻倍。
接著,我又和班主任加強了聯絡。
主要意思,也並非想懲罰那幾個霸凌兒子的同學,而是希望老師能做到公平、客觀地對待每個孩子,不偏袒、不維護。
老師表示理解,後來還聽兒子說,自那開始,班主任每週會舉辦主題班會,第一週的主題就是“集體凝聚力”。
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們瞭解到“校園霸凌”對同伴的傷害,也讓他們知道了友好相處的積極意義。
最後一步,解鈴還須繫鈴人。
我沒有去找霸凌者的家長,而是把選擇權交給兒子,鼓勵他找到那位同學,表明自己的態度。
最後的結果是:兒子主動告訴霸凌他的同學,自己找到了好朋友,不再加入他們這個“小團體”。
那孩子,也在老師的引導下,沒有為難兒子。
事情結束,我再問兒子:“現在你還覺得別人欺負你,只能用討好來解決嗎?”
他笑著說:“好像也沒什麼,現在我的朋友都很好。”
誠然,不論是霸凌別人,還是被人霸凌,那些孩子最初都會覺得“自己沒有錯”。
這時,父母可以循序漸進地引導,而不是直接幫他們處理問題。
就像心理學家皮亞傑說的:
“兒童的‘童年時代有兩個世界’,一是父母和兒童相互作用的世界,一是同伴的世界。”
孩子需要朋友,不分好壞,這都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
對這樣一段對話印象深刻:
“到什麼時候父母才可以停止為孩子的友誼提供幫助?”
“答案是,永遠不要停止。”
孩子需要感受到,在成長過程中,父母始終站在自己這一邊。
這樣,即便他在同伴社交中受挫,也不會感到無助。
因為,愛不僅可以撫平一切情緒,更能讓人變得溫暖勇敢。
與各位家長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