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季第一輪快要結束了,目前這個申請季裡面,申請節奏最流暢最舒服的不是國內211學生,也不是985學生,更不是雙非學生,而是很多中外合作背景的學生,2+2的,3+1的也有4+0的。
這類學生拿offer效率極其絲滑。甚至有些比英本的學生更好出offer,因為有些英本比較難拿分。但中外合作的學校,一般都友好給分,一等率70+成績的學生更多。
今天我們聊下,英國這邊qs前百的學校裡面,最喜歡中外合作這類生源的幾個學校。
No.1 Warwick
華威這個學校,最近兩年的爭議很大,爭議大的核心是QS排名出現了問題。就英國大學有沒有吸引力,主要是看排名行不行,排名不行,就失去了價值。買賬的人就少了,這個和人一樣,你沒價值,別人對你愛答不理,不正眼看的。
華威現在就面臨這種尷尬局面,和曼大,kcl,愛丁堡這幾個組王曼愛華cp,唯獨這個學校qs出局前50。前50畢竟回國是一個重要門檻,可以直接落戶,不用社保基數。但華威不行。華威的優勢在於在一些券商和投行以及外企方面有優勢,畢竟學校的商學院招牌比較硬,的確也是商學院的小g6,尤其是商學院方面。
也就是說,現在的華威,其實不那麼受到國內top985,以及英本高分學生的偏愛了。很多list裡面開始漏掉華威了。而這種中國學生單項的選擇多了,學校也開始更傾向於去收那些中外合作的學生了。也算另類的雙向奔赴吧。
比如華威這種學校,對西浦,寧諾,uic這種就都特別友好,還有一些2+2專案的,比如西財和格拉或伯明翰合作這種的,江財和Exeter合作這種的。都很好錄取。像uic這種3.2的gpa就能錄華威,穩穩的那種。最低還有3.1左右的,就真的很友好。
不像KCL和Edinburgh,頭就很鐵,中外合作學生他們不是特感冒。發放的錄取比例和華威也是相對比較低的。可能喜歡的基本盤不太一樣。
No.2 UCL
還真別說,UCL這個學校不只是對雙非學生相對寬容友好,對中外合作學生也極其友好。這真的就是雙向奔赴了,很多中外合作學生的終點學校其實就設在了ucl的,當然條件好點的那種,比如西浦寧諾的,分數高的,會往g4再走一走,就把ucl當兜底用的。
特別是西浦這種,每年去ucl至少600個起步的,我自己也有很多學生,基本最差也是個ucl。分高點可以去好點的專業,分低點,願意撿漏,放棄下專業,一樣可以申到好學校。
就還有個神奇的現象,就這類學校,他們有些專業都是一個班大幾十個人錄的,特別是巴院的一些課程。就在國內做校友,在ucl繼續做同班校友的機率也挺大。uic這種學校也一樣,基本3.3就可以錄取到ucl了,成績如果到3.5,甚至可以往lse這種奔赴下。尤其是申社科和教育類目,真的不難,每年有大量的錄取。
當然,西浦,寧諾這種屬於比較金字招牌的中外合作學校,底色其實是拿的英國學位。而且學校為了生源好,在給分方面都比較友好的,高分多了,就有優勢。這是西浦和寧諾真正的優勢。就比本校利物浦和諾丁漢相對更好拿高分。又有學位加成,當然申請方面會一路坦途。
不少3+1學校,其實沒他們這個優勢,但一樣也好申ucl。國內三年成績達標,英國這一年成績能維持到60+或65+就都有機會錄取ucl。只要分數沒有明顯短板,就都有機會。對於3+1的學生來說,甚至和澳洲這邊的3+1學生來說,ucl的確是終極學校沒跑了。
總了個結:申請這個事,的確很有意思的,你越深入研究。會發現很多規律的,比如lse和kcl這兩學校很像的,就比較死板,講究精英化教學。對中外合作學生不太感冒的。像ucl和曼大這種很像,無論是模式,還是收學生多少方面,都是,只不過曼大對中外合作沒那麼友好,因為它的基本面過於大了。中外合作的學生也覺得曼大除了商學院特別吻合之外,其他方面學院也差點意思,也就沒那麼雙向奔赴了。
華威這種學校,就特別喜歡中外合作的學生,在優先梯隊裡面。即使後面accept率不夠,優先撈人的時候,也是先撈的這波學生為主。這一點是海本以及一些國內普通211或雙非一本財經這類學生都特別羨慕的。
當然,人家提前本科就開始為碩士留學規劃了,在認可度更高申的學校會更優質方面肯定是有優勢的。畢竟學費也更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