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線下零售業,今天繞不開。
口碑好,人氣旺,員工工資高,休假多,簡直是夢中的公司。
怎麼就他們家能開這麼高工資,別人家把員工收入壓那麼低,還不賺錢?
看完《何以胖東來》這本書,我恍然大悟,真相是一句話:
你的零售店,真的沒有胖東來賺錢!
所以它能發高薪,你的真不行!
真要看懂胖東來,得先看懂是怎麼算錢的?
於東來說商場要像博物館,商品的博物館。
博物館展品怎麼放?放好展品,聚焦打光。
有樣學樣,胖東來重點商品也打光,不用日光燈,用射燈,用軌道燈,用暖光燈。
這樣成本是不是高很多?
是的。
但這樣你的商場給客戶的感覺是不是高階很多?
是的。
《何以胖東來》書裡說很多人第一次來胖東來,覺得這家商場就是不一樣,給人感覺就是高階,這是為啥呢?
我看到書裡面的細節描寫,秒懂!——給夠光,就出高階感啊!
一次性硬體投入,加上一點電費,換來大家對整個環境的認同,這妥妥是賺到了!
於老闆,高!
再說說胖東來的商品標籤。
別人標價格,標促銷活動,它沒有促銷活動,只標商品成分,引數,臨期資訊,清清楚楚,讓消費者買得方便(節約消費者購買決策時間的高招)。
有的商品怕你買了不會用,把用法也附上,清清楚楚,讓消費者買得明白(激發消費者購買慾望的高招)。
甚至把進價標出來,對著零售價,直接告訴你,我這件商品的毛利潤率是多少,價格直接透明到底,讓消費者買得放心(打消消費者購買顧慮的高招)。
標籤這麼標,是不是成本上去了?工作量上去了?而且會不會交待了老底,趕走了消費者?
這就是於東來會做生意的地方。
標籤搞複雜一點,是增加了一點點成本,但換來了消費者資訊對稱,其實加速了消費者購物決策時間,也激發了他們購買的慾望,還不用擔心被商家坑了,不用搞促銷,一樣能成交。
更重要的是堅持這麼做,不搞促銷,不知道省了多少事情,節約了多少工作量和成本,大家反而可以把時間聚焦在服務好客戶上!
一個員工的時間是有限的,要想他服務好客戶,就不能花太多時間搞促銷,搞活動。
多花點時間在商品陳列展示上,讓消費者看標籤,看展板介紹就能看得明明白白,知道該買什麼最適合自己,不需要人促銷,不需要人導購,這樣胖東來的業務員才有時間去用心去服務好客戶啊。
這個帳於東來是算明白了,絕大部分人是沒有看懂啊。
否則你學胖東來,真的學不會,只會把自己的員工累死啊。
再說一點,胖東來一個保潔底薪最低也6500元,在許昌這樣的城市真的是高薪。
高薪是讓企業人力成本高,但是給高薪,你才能讓員工有安全感,願意穩定工作,工作穩定才能持續提升業務能力,成為專業商品顧問,而不是售貨員啊。
給高薪,企業才有選人的主動權,才能選擇認同價值觀的員工啊,員工是篩選出來的,不全是培養出來的,如果這個人沒有認可胖東來文化的基因,就是去了胖東來,也呆不下的。
最後給高薪,你才能對員工嚴格要求,提出高標準,才能做好高服務,持續迭代,持續最佳化,讓胖東來的業務越來越好。
這樣一算賬,給員工底薪反而不划算啊。
當然算賬算不過於東來,不要緊,真心推薦《何以胖東來》這本好書,把胖東來的故事和細節講得非常到位,我看完很多啟發。
所有的行業未來都必須是服務業,胖東來做到了。
胖東來還告訴大家,最健康的生意更可能線上下。
有人情味,可以一年休假140天,工資收入還超過當地平均水平一大截,在全國也不低。
現在大家都拼短影片,拼直播,線上是有大紅利,但代價一定是透支自己的健康和身體,這怎麼就是一個好生意呢?
回到於東來本人,他說一個老闆每週工作不要超過5小時,應該多想戰略,多想文化價值觀,自己經常遊山玩水,到處佈道,還出書,羨慕死人了。
其實於東來聰明啊,事業有成,透過直播,講座,分享,出書打造企業家個人IP,然後帶動胖東來出圈,藉助這個影響力,匯聚全國流量,讓胖東來走出許昌,走出河南,走向全國。
這不是玩,這是最高明的營銷啊。
於東來甚至把出胖東來系列文化圖書作為他的工作,你看,會算賬的老闆,格局就是不一樣吧。
有這樣會搞營銷的老闆,員工當然不用天天促銷啦。
說起來,好的企業都差不多,先是持續迭代穿越週期,然後培養團隊傳承能力,形成核心價值觀後,企業家選擇出書佈道談文化。
用書把自己一輩子心血總結出來,讓更多的人受益,也是企業家的心願。
我們秋葉寫書私房課出書的278位作者,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領域與成就,不一定是大老闆,但用書把自己一輩子心血總結出來,讓更多的人受益,也是專業人士的心願。
如果你也想圓出書夢,歡迎約秋葉出書顧問,早日擁有屬於自己的新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