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教育就像烹飪,火候不到,食材難熟;火候過了,便是焦炭。
想起某天,我在小區花園遇見一個特別的場景:
幾個孩子正在草地上玩耍,有一個男孩,手裡攥著一根樹枝,對著螞蟻窩敲敲打打,嘴裡唸唸有詞:“這個角度不對,螞蟻出不來。”
一旁的母親安靜地坐在長椅上,眼裡透著一份淡然的信任。
後來得知,這孩子在全校數理競賽中屢獲大獎。而他母親對他的育兒觀是:
讓孩子自由生長。
01 放養不是放任,適度的自由恰如其分
所謂“放養”,並非等同於撒手不管。
我們常見到這樣的情形:孩子一到家便開啟電視,父母任其沉迷其中,最後抱怨孩子“玩物喪志”;或者將自由誤解為徹底散養,放任不管。
這種粗暴的“放手”,與真正的教育南轅北轍。
回想我小時候,父母從未逼迫我學習,卻也不放任自流。
印象深刻的是,有次放學回家,我用一下午搭建了一座“竹筏模型”,還從鄰居那兒借來雞蛋測試能否承重。
父母不但沒有阻止,反而鼓勵我改進設計。
這份自由背後藏著他們的引導與信任,而這種自由讓我學會了觀察與嘗試,也激發了對物理知識的興趣。
不僅如此,我還記得有次考試成績並不理想,母親的態度讓我至今難忘。
她並沒有責怪我,而是遞給我一本《發明家的故事集》,告訴我:
“讀讀這些人,是怎麼在失敗中找到路的。”
這番話讓我明白,失敗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從中發現新的可能。
有一次,一個朋友提到她的孩子,因未被嚴格“管教”而成績優異時,我不禁笑問:“那你平時都讓他做什麼?”
她答:“我們讓他自己選,比如畫畫、做實驗、拆裝玩具。只在旁邊提供安全保障。”
簡簡單單幾句話,道出教育真諦:
自由成長的背後,是適度的陪伴和精心的放手。
用一句話來總結:
教育就像放風箏,手裡攥著線,卻讓孩子的心隨風飄揚;若你硬要摁住風箏不讓飛,最後它可能會撞進泥地。
02 內驅力,是孩子最強的發動機
每次提到那些所謂的“學霸”,人們總覺得他們從小被壓著學,才有如今的成績。
但我觀察到,真正優秀的孩子,往往是被興趣驅動的。
鄰居家的兒子便是典型。
他的父母都是大學教授,卻從不逼他補課。每天放學後,他就趴在陽臺上,用望遠鏡看星星。
從最初簡單的好奇,到後來逐漸鑽研光學和天文,竟讓他摸索出不少天文觀測技巧。
上初中後,他開始研究物理和數學,以天文為主題製作的實驗報告還獲得了市級獎項。
他父母曾說:
“我們不過是提供了書本和儀器,其他都是他的自主選擇。”
心理學家德西曾提出,自主性是激發內驅力的關鍵。
孩子能自由選擇喜歡的領域,並在其中感受到成就感,學習動力便會自然生長。
而家長一味施壓,只會讓孩子像被逼上跑道的運動員,失去方向。
我記得曾在網上讀到一則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
一個男孩每天沉迷於研究鳥類,家長氣得直跺腳,認為他不務正業。
直到某天,這個男孩捧回了一座“青少年科學家獎”,家長才明白,原來他一直在鑽研鳥類遷徙的數學模型。
有趣的是,我還記得一則網路笑話:
某孩子被逼著學鋼琴十年,終於考出十級證書。
結果母親問他:“現在你是不是很愛音樂了?”
孩子冷冷一笑:“不,我愛自由。”
03 讓孩子在錯誤中成長,而非在恐懼中踟躕
現代教育中,太多家長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給他們安排了滿滿的課程和規則,卻剝奪了試錯的機會。
殊不知,正是在不斷試錯中,孩子才能找到自己的節奏。
有一次,我兒子把一套數學作業題做得一塌糊塗。
看著他低頭不語的樣子,我沒有訓斥,而是問他:“你覺得問題出在哪裡?”他頓了頓,說:“可能是我最近太迷遊戲了。”
接著主動制定計劃,每天減少遊戲時間,並在兩週後拿到了滿分試卷。
這件事讓我更加確信:
只有讓孩子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他們才會真正理解責任的意義。
另外還有一次,他嘗試做科學實驗,卻把整個廚房搞得一團糟。
我沒有發火,而是和他一起收拾,並提醒他下次實驗前該如何準備。
這些“允許出錯”的瞬間,反而成為他成長的重要節點。
所以網路上流傳著一句話:“小時候沒有被允許摔跤,長大後摔得遍體鱗傷。”
教育的要義,不在於避免所有錯誤,而在於教會孩子如何應對錯誤。
由此可見,對孩子最好的支援,就是信任。
教育家維果茨基提出:有效的學習需要適度的支援。
而這種支援,不是強制和掌控,而是信任和期待。
記得一位朋友分享過他的故事。他的女兒從小喜歡觀察小昆蟲,於是陽臺上擺滿了蟲子和植物的小世界。
十幾年後,這位“放養”的孩子竟成為知名的昆蟲學者。
我也曾在自家書房設定了一面“興趣牆”,孩子喜歡什麼,我們就把相關書籍、資料放在上面。
結果某天他突然對“光的折射”產生興趣,研究了整整一週,甚至用小檯燈和水杯做了實驗。這樣的過程,比任何填鴨式的課程都更有意義。
所以說,教育如同園藝。
我們能做的,只是營造適合孩子生長的環境,而非急於拔苗助長。
學霸也好,普通孩子也罷,只要他們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對未知的好奇心,便是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