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放寒假了,你家的孩子寒假過得怎麼樣?1月16日,一位家長網友發了一個抱怨貼,引發網友圍觀熱議。
原來,儘管放假了,小學二年級的老師仍然在督促同學們背誦課文,一個一個地督促同學們完成每天的作業。家長抱怨,這都放假了,老師怎麼還在群裡督促學生?是不是顯得你愛教學生學習?放假是休息時間,就該讓孩子們好好玩,上學了督促孩子們好好學不就行了?
另外一位的家長也參與吐槽模式。抱怨放寒假了,老師還要求孩子打卡各科作業,讓一年級的學生每天讀10分鐘的故事,還要錄製下來發到群裡,這對孩子和家長來說,太難了,識字難家長要教,錄製難,要一遍遍錄。
家長說的有沒有道理?網友有不同的看法。
多數網友認為,學生放假了,就交給家長了,老師完全可以休息。這位老師能休息花時間督促學生學習,稀缺呀!到這樣認真負責的老師,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幸事,家長應該偷偷樂才是,怎麼能抱怨和不配合呢?不然,你把孩子送到補習班去,掏錢請老師督促。
還有網友猜測,老師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有熱情有幹勁,或是學校領導交代的任務,假期老師必須這麼做。
更多的網友則是開啟調侃模式。如“告訴你一個秘密:其實學生不做,老師也當沒看見!“,如”你可以去教育局告他,或者去法院告他,讓他賠償你孩子的放假精神賠償金!“
筆者首先澄清,假期是師生休息時間,沒有哪一所學校領導會要求老師假期督促學生完成背書等學習任務,也沒有哪一位老師願意聽部分家長的建議去督促學生作業,上述兩位家長反映的事情,完全是老師的個人行為,是一種強烈的責任感,驅使他們這麼做。
學生放寒假了,會進入一種沒有規律的休假模式,要麼花幾天時間趕作業,作業做完玩上20來天;要麼先玩20來天,臨近開學時間,才慌慌張張趕作業。這兩種模式對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害的,都會在收假前患上“開學綜合症”。正確的做法是,安排好每天的學習時間,完成學習任務後再去玩,保持一種和在校差不多的學習生活節奏。
現在,老師犧牲自己的休假時間,代替家長每天督促學生作業,家長出於自己的理解,抱怨和各種不配合,說句大實話,筆者作為教師,為兩位老師的主動行為感到不值。
當然,多數家長是非常支援配合這兩位老師出於責任感的行為,為他們的付出開啟點贊模式。
文末總結
家長因為種種原因,或自認為很懂教育,不贊同老師督促學生寒假作業,或因老師督促帶來壓力而抱怨,心情可以理解,站位不同而已。但換位思考,能有這樣認真負責的老師,願意犧牲休假時間來督促,如果聽到家長的不理解和抱怨,該是多麼寒心?老師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有自己的情緒感受,一旦受到家長負面反饋影響,乾脆不管了,家長又能怎麼樣?還不得自己將孩子送到培訓機構去,花錢請人督促孩子作業?
當然,家長不願意老師督促作業,可以私下告訴老師,做好溝通就行,家長能督促好,老師高興還來不及呢。
總之,家長和老師之間,應該是一種互相理解,互相支援的一種關係。尤其是家長,要理解尊重老師的專業性,尊重老師的無私付出,而不是抱怨和無端猜度。
你怎麼看待這件事?歡迎留言討論。
(圖源網路,圖文不相關,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