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資料的創造者和使用者,從結繩記事起,資料便伴隨著我們的發展。
而後,隨著網際網路和移動裝置的普及,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與資料打交道。從社交媒體上的點贊和評論,到購物平臺上的瀏覽和購買記錄,再到政府部門的統計和分析,資料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麼,這又與西安交通大學的就業情況有何關聯呢?實際上,在促就業工作上,高校不僅要發揮人才培養力,也要有針對性地為相關學生提供全面、及時、個性化的就業資訊,幫助其實現就業;以及打造一個智慧就業平臺,完善就業的資訊化建設。西安交通大學作為“高校資料共享應用”第二批試點高校之一,正是運用大資料技術,融合學校人才培養、國家24365平臺、學信網等全鏈條資料,為學生打造了精準就業大資料平臺。
據瞭解,該校從2006年起步資料共享工作,歷經十餘年的探索實踐、系統升級,至2020年建成資料治理平臺,形成了清晰、規範的使用者身份、就業、教學等相關資料的集中管理和分析。
應用於促就業服務上,該校整合了其校內的資源,透過對就業所涉及的多方需求進行分析,以學生就業為主線,對學生基本資訊、學籍資訊等資料進行整合和處理,建成了該校的學生就業主題庫,精準刻畫學生就業畫像,為學生指明適配的就業方向。根據該校2024年3月公佈的資料,已累計梳理就業相關資料表150多張,3705萬多條資料。
當然,這樣的新手段對該校實現畢業生精準就業有著顯著推動作用。首先,破解了“人等崗”與“崗等人”的難題,實現了就業模式從碎片化服務到系統化管理、從資訊管理到智慧化精準服務、從就業管理向就業指導和引領的三大轉變。
其次,平臺為各類使用者累計提供就業服務60萬人次,西安交大的畢業生整體去向落實率始終保持在99%以上,用人單位對學校畢業生工作表現滿意度達99.97%,為2019-2023屆5萬餘名學生精準刻畫學生就業畫像,針對不同學生的特質和發展目標,提供學生分類引導、精準指導和個性化引領的智慧就業服務。
最後,該校的“一站式”就業管理服務平臺已匯聚33000家企業釋出的1210000個崗位,從業機會可謂十分豐富。倘若大家將自身的就業需求輸入到學校的“一站式”平臺當中,那麼龐大的就業資訊庫將精準分析匹配同學們與用人單位招聘崗位資料,從而幫助大家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提高競聘成功率。
“大資料時代”“網際網路+”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逐步取代“資訊時代”成為當下主流媒體不斷提及的熱詞。這樣的趨勢下,高校的促就業工作也應當轉變思路,迎合大資料所帶來的契機。在這一點上,西安交通大學無疑緊跟時代步伐,高效地銜接了校內人才的就業需求與校外名企的用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