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中國解放戰爭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軍隊有一個獨特的詞語:轉進。經常可以聽到的是“XX大捷,勝利轉進……”如此這般,如今這個詞似乎也出現在了俄烏戰場上,如今烏軍聲稱在頓涅茨克重鎮阿夫迪夫卡“消滅大量俄軍”,然後烏軍宣佈,“勝利轉進……”
攤開地圖不難看到:阿夫迪夫卡在頓涅茨克盆地中地勢險要,這裡距離頓涅茨克州的首府——頓涅茨克市只有大約15公里,而由於烏克蘭軍隊長期盤踞在阿夫迪夫卡,所以可以動用西方援助的各類遠端火炮和火箭炮,對頓涅茨克市發起遠距離精確炮擊。為了拔除這顆嵌入東烏地區的“釘子”,在去年11月份烏軍的“大反攻”失敗後,俄軍隨即轉入戰略進攻,而俄軍本次進攻的一個首要目標,就是阿夫迪夫卡,可以說俄軍本次下了很大的決心,一定要拔除這顆釘子,確保頓涅茨克的安全。
(阿夫迪夫卡戰場態勢,為了避免被全殲,烏軍現在已經撤離阿夫迪夫卡城區,正在向二防區“轉進”)
去年11月下旬開始,俄軍開始集結部隊,從南北兩個方向開始對阿夫迪夫卡發起鉗形攻勢。經過幾個月的戰鬥,俄軍已經從阿夫迪夫卡南北兩個方向突破了烏軍防線,並對該城形成戰略包圍態勢,而且從烏克蘭方面的訊息可以看出,烏軍的主要補給線已經被俄軍切斷,雖然烏克蘭國防部聲稱已經“啟用了一條新的補給線”,並且烏軍已經把第三突擊旅緊急調往阿夫迪夫卡,以增援固守的第72旅,但是從前線局勢來看,烏軍這兩個旅已經基本被俄軍打殘,而阿夫迪夫卡也已經岌岌可危。
(被烏軍擊沉的俄軍“蟾蜍”級坦克登陸艦,其實該艦非常古老,1960年代研製並建造,比我國已經退役的072型坦克登陸艦還要古老)
由於正面戰場無法抵擋俄軍的猛烈進攻,烏軍又開始動了迂迴偷襲的念頭,不久前烏軍出動自殺式無人快艇襲擊並擊沉了俄軍一艘“蟾蜍”級坦克登陸艦後,俄軍開始對烏軍實施大規模全面報復:俄軍出動了包括圖-95戰略轟炸機在內的大量飛機,對烏克蘭國內至少102個地區實施了大規模報復性空襲。同時根據俄羅斯國防部的說法,俄軍還加強了對阿夫迪夫卡的攻勢規模,在過去的24小時內,俄軍在前線已經打死上千名烏軍,這還沒有計算空襲對烏克蘭造成的傷亡,同時還擊落了包括1架米格-29在內的96架烏克蘭戰鬥機和無人機。總而言之,烏克蘭如今對於俄羅斯的戰略打擊幾乎已經沒有什麼還手之力。
烏軍為啥如今對俄軍“沒有還手之力”?因為烏軍“斷糧了”——北約特別是美國的軍火支援中斷了,這導致了烏軍嚴重缺乏武器彈藥,根本抵擋不住俄軍的猛烈進攻。當地時間2月15日,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柯比在記者會上承認,頓涅茨克以北的據點阿夫迪夫卡“有落入俄羅斯控制的危險”。雖然目前參議院已經投票通過了拜登政府的950億美元一攬子援助烏克蘭和以色列的提案,但是目前美國國會眾議院被共和黨人控制,想要透過這一提案還有相當的難度,而且即便提案得到透過,要真正落實也同樣需要一段時間,到那個時候,恐怕阿夫迪夫卡就真的要丟了!
在目前困守阿夫迪夫卡的烏軍即將陷入俄軍的戰略包圍時,烏軍新任總司令西爾斯基命令烏軍撤離阿夫迪夫卡。根據烏克蘭軍方的訊息稱,烏軍在阿夫迪夫卡大量殺傷了俄軍,烏軍稱,在第3突擊旅到達阿夫迪夫卡後,俄烏雙方的兵力比依然達到了驚人的7:1的水平,但俄烏之間的傷亡比卻高達13:1,不過即便烏軍已經大量殺傷了俄軍,但是烏軍發言人德米特羅·利霍維稱烏軍目前正在“機動”,“有時後撤到更有利的位置,有時擊退敵人的進攻”。
(被俄軍俘虜的烏軍,看其狼吞虎嚥的樣子,就知道烏軍的後勤有多糟糕)
利霍維的話確實很容易讓人想起當年國軍所謂的“勝利轉進”說法,其實同樣的:如果烏軍真的在前線與俄軍打出了1:13的傷亡比,那麼烏軍為什麼還會被俄軍戰略包圍,並且忙著“後撤到更有利的位置”呢?不過客觀上說,西爾斯基這個決定還算英明,畢竟讓剩餘的烏軍部隊撤離即將被包圍的阿夫迪夫卡,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傷亡,也可以避免出現另一個“巴赫穆特”,而烏軍能夠保留有生力量,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戰線崩潰。
從長遠來看,雖然烏克蘭已經陷入嚴重的戰略被動,但是依然保持著一定的實力,如果美國和北約的援助能夠及時到位,那麼烏克蘭至少還能再多堅持一段時間。只不過這種無謂的堅持,最終受害的只是普通的烏克蘭平民,歐美的政客們根本不會關心烏克蘭人的死活,他們只熱衷於滿足自己身後那些軍火商的胃口,順便自己也能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