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一艘航空母艦,是很多國家夢想。畢竟,迄今為止,航母依然是武器裝備領域天花板的存在,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徵。只不過,能夠圓了“航母夢”的國家並不多,就連中國,也是在近年來逐步實現了航母從0到3的突破。歸根到底,航母不僅研發建造成本高,而且日常消耗巨大,維護保養負擔沉重。可以說,一個小國的財力,根本養不起航母。就以中國海軍的山東艦航母為例,據悉,僅服役人員的伙食費就高達幾十萬元/天,如此驚人的消耗,只能讓很多國家望而興嘆。
作為我國第一艘完全自主設計並建造和配套的航空母艦,於2019年年底開始服役的山東艦僅建造費用就達到325億-350億元,這筆錢足以用來建造一座現代化城市。一旦航母出海,首先面對的就是燃料消耗。據悉,山東艦每次出海需5000噸重油,費用約為1500萬元。而運營費用中還包括維修保養、人員開支和後勤補給等。每次出海的維修保養費用就高達500萬元。
再加上山東艦有數千官兵,每人每天的開支包括工資、伙食和醫療等,支出約200萬元,出海一次通常需要30天,人員開支就達到6000萬元。甚至,按照航母食堂每天供應七頓飯的標準,光是每天的伙食費就達到了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這也意味著,山東艦服役數年來,僅伙食費就已經消耗了上億元。再加上艦上的人員級別、崗位不同,上到艦長,下到普通海軍戰士的職務薪酬各不相同,國家每年給他們發放的薪水和各種補貼更是一筆鉅額開銷。
和人員消耗相比,航母的配套支出更是一筆天文數字。由於航空母艦是高度現代化的武器,其配備的各種系統都具有高精尖的特色。以山東艦為例,雷達系統、通訊系統和導彈系統等產生的研發、使用和維護費用相當高昂。此外,航母是一個作戰體系,既需要龐大的護航艦隊,還要搭載各類艦載機。如果把戰機、艦船、潛艇以及相關配套人員的費用算進去,一連串數字更會讓人驚掉下巴。
當然,航母建好了絕不會停在港口擺個樣子,一旦航母執行,又會產生一筆龐大的費用。以我國最新的福建艦航母來說,據初步計算,福建艦每航行60天,其費用至少達到2億元。
僅燃油成本就超過了2000萬元。更讓很多小國難以承受的是航母的更新迭代。電磁彈射航母是當今潮流趨勢,隨著大量新技術的融入,航母的成本也水漲船高。美國最新一級的航母是福特級,首艦“福特”號在2017服役,這艘噸位超10萬噸的巨型航母僅僅造價就超過150億美元,成為全球最貴的航母。要知道,1975年服役的尼米茲級航母造價僅8.5億美元。繼遼寧艦和山東艦之後,我國的第三艘航母福建艦成本也令不少人感到震驚。整艘航母的建造費用高達500億元,其中僅電磁彈射系統的投入就達到100億元,特製鋼材的費用高達150億元。毫不誇張地說,僅一艘航母所需的經費,就相當於某些小國家一年的GDP。
一般來說,一艘航母的服役週期為50年,這並不意味著航母在50年內可以馬不停蹄地全球跑。為了維持這50年的生命週期,航母自身還要定期進行維護,這同樣是一筆很大的支出。以美軍尼米茲級航母來說,50年下來需要的維修保養費用就要花費210億美元。更新一代的“福特”號航母每年的維護費用就要達到1.6億美元。正是因為航母是一個“吞金巨獸”,需要時時刻刻燒錢,日常花費之大讓很多國家不得不打消念頭。以泰國為例,泰國海軍唯一一艘現役航母“查克里·納呂貝特”號滿載排水量僅1.1萬噸,是世界最小航母,如今,泰國政府卻養不起這艘航母,只能讓其停靠在港口成為網紅打卡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