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科技大學公佈新型隱身塗料,可將雷達波轉化為熱量,這意味著現役所有反隱身雷達都失效了!
在防空作戰領域,矛與盾之爭從未停止。尤其是隨著以F-35、殲-20為代表的五代隱身戰機橫空出世,反隱身作戰成為軍工科研的焦點,破解反隱身雷達更是成為前沿課題。近日, 解放軍就公開了一種能使反隱形雷達失效的材料。經實驗室測試證明,這種材料能有效吸收來自不同角度的低頻電磁波,但厚度僅相當於兩張影印紙,將雷達波轉為熱量後,神通廣大的反隱身雷達將徹底作廢。
瞭解這項技術成果之前,我們首先需要懂得什麼是隱身技術。軍事領域的隱身並不是指用人眼發現不了,而是指透過戰機機身上的塗料吸收雷達訊號,進而不讓雷達發射源接收目標所反射的電磁波,隱身戰機就能躲過雷達的搜尋鎖定。以反隱身雷達來說,雷達波的波長越小,塗料就越難吸收,雷達的解析度和獲取目標的精度也就越高。目前來說,現役反隱形雷達發射的波長可從幾公分到數米不等,而隱形戰機因塗層厚度有限,無法有效吸收長波訊號。
包括中美等國在內,目前五代隱身戰機已經大規模服役,這也讓研發反隱身雷達成為應對隱身戰機空中威脅的首要任務。在該領域,中國一直走在世界前沿。尤其是在沿海地區和海上作戰艦艇上,解放軍已經陸續推出了多款型別的反隱身雷達。按照解放軍官媒的相關介紹,這些雷達能從相當遠的距離偵測到美國F-22和F-35等隱形戰機。
和此前的技術相比,此次國防科技大學科學家開發的新材料,則讓我們在反制反隱身雷達方面再度領先全球。據悉,這款材料可以將波長範圍在70—至20公分的電磁波轉化為熱能,這就相當於覆蓋了P波段和L波段,這也是目前大多數反隱形雷達的頻寬。主導科研專案的電子資訊系統複雜電磁環境效應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崔凱波團隊在中文期刊《電訊技術》10月刊出的論文中具體介紹了技術原理。據悉,這款新興人造複合材料透過週期或非週期性排列,能實現自然材料無法達到的物理現象。科研團隊在特殊的金屬塗層上建立特殊電路,當低頻電磁波撞擊塗層時,就會在金屬箔層表面產生電流,而這些電流隨後可以轉換成熱能,並迅速散入空氣中。
有了技術成果的突破,能否實現技術轉化更為重要。實測顯示,這款新材料質輕、柔韌並能輕易量產,不必使用既笨重又昂貴的磁性成分,就能實現前所未有的超寬頻低頻隱形效果,非常適合用來覆蓋需要隱形效能的戰機或其他武器平臺。按照相關專家的介紹,一旦我們徹底掌握應用這項技術,將掌握贏得未來戰爭的關鍵。據此前多家媒體報道,考慮到解放軍在隱身戰機領域的突飛猛進,目前美國也在加大研發、部署反隱身雷達,但遇到了一系列技術瓶頸,已經遠遠落後於中國。
中美之間矛盾很深,尤其是在臺海的矛盾不可調和,很多智庫、專家包括美國的高層將領都預言,中美未來必有一戰。而在未來的戰場上,制空權爭奪將是決定戰爭勝負走向的關鍵。如果解放軍的隱身戰機能夠在美軍反隱身雷達的探測距離中有效遁形,這將讓美軍猝不及防。值得一提的是,類似這種超級材料的新技術成果還有很多,在本屆珠海航展中,一家總部位於深圳的企業就展示了世界首架完全覆蓋超材料的無人機。據說這款無人機擁有空前的隱形效能,而量產版預計明年會在湖南株洲的工廠下線。想象一下,我國軍工和民企雙向發力,越來越多的前沿技術成果轉化為國防利器,試問美國還有什麼底氣對我們發起挑釁。一個擁有強大技術創新能力的中國,註定重回世界之巔。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