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青面獸楊志堪稱“平手大王”:在梁山腳下與豹子頭林沖打成平手,在大名府演武場與急先鋒索超打成平手,在二龍山下與花和尚魯智深打成平手。
能與梁山馬軍五虎將第二的林沖和步軍十頭零第一的魯智深打成平手,馬軍八驃騎中排名第三的楊志足以自豪了,但是他跟大名府正牌軍索超打成平手,卻拉低了他的檔次——索超跟林沖、魯智深單挑,絕對支撐不過三十回合。
透過大名府比武教技,我們還能發現宋朝中下級軍官的晉升軌跡:副牌軍上面是正牌軍,正牌軍表現好,就能晉升管軍提轄使。
楊志與索超大戰一場後雙雙升任管軍提轄使,跟魯智深在經略府的職銜應該是一樣的。
青面獸楊志與急先鋒索超那場比武是動了真火的:楊志打敗了周瑾,掃了索超面子;索超阻止梁中書封楊志為副牌軍,要斷楊志前程。
楊志跟周瑾比武,“去了槍尖,都用氈片包了,縛成骨朵”,但是跟索超單挑,卻長槍大斧動了真格的:“索超忿怒,輪手中大斧,拍馬來戰楊志。楊志逞威,拈手中神槍,來迎索超。兩個在教場中間,將臺前面,二將相交,各賭平生事。徵旗蔽日,殺氣遮天。一個金蘸斧直奔頂門,一個渾鐵槍不離心坎。這個弄精神,不放些兒空;那個覷破綻,安容半點閒。”
兩人使出渾身解數,誰也奈何不了誰,最後戴罪之身楊志和正牌軍索超都升任管軍提轄使,梁中書還算有識人之明。
實事求是地說,急先鋒索超在大名府只能算二流高手,他上面還有天王李成、大刀文達;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索超也只能算二流,跟關勝林沖等人的武功,還有一定差距。
索超與楊志打了五十多個回合不分勝負,把梁中書都看呆了,但是遇到真正的一流高手關勝,索超就露怯了:“兩個鬥無十合,李成正在中軍,看見索超斧怯,戰關勝不下,自舞雙刀出陣,夾攻關勝。”
還沒打上十個回合,索超已經不行了,如果是楊志單挑關勝,估計情況也好不了多少。關勝的青龍偃月刀,稱量出了索超二流水平,也從側面驗證了楊志並非頂級高手,他跟林沖、魯智深打成平手,應該是另有原因。
跟楊志單挑的時候,豹子頭林沖的十分本事,連五分都使不出來:第一是在氣勢上弱了一頭,第二是兵器不趁手。
電視劇裡林沖鬥楊志的時候,用的是一杆長槍,但水滸原著中,林沖和楊志的兵器都是朴刀。
林沖就是張飛的翻版,拿手兵器自然是丈八蛇矛,但是王倫很小氣,只給了他一把朴刀;楊志是“金刀令公”楊業的嫡系子孫,當時還沒有賣寶刀殺牛二,既有家傳刀法,又有吹毛利刃殺人不見血的寶刀。
林沖原本也算個小達官貴人,落魄到攔路搶劫,理不直氣不壯,打起架來難免束手束腳,而楊志的前程全在那一擔金銀裡,不搶回去誓不罷休。
如果白衣秀士王倫不出聲喝止,林沖打出火氣,楊志肯定會落敗,所以梁山腳下的單挑,基本可以證明楊志的武功不及林沖,甚至可能不是一個檔次。
豹子頭林沖的武功與大刀關勝在伯仲之間,青面獸楊志的武功與急先鋒索超不相上下,關勝能在十回合之內把索超打得無還手之力,林沖自然也能在三五十回合將楊志擊敗,那就看林沖有沒有發狠了。
楊志戰平豹子頭林沖,後來又戰平了花和尚魯智深,那場架打得也很奇怪:“楊志叫道:‘你是哪裡來的僧人?’那和尚也不回說,掄起手中禪杖,只顧打來。楊志道:‘怎奈這禿廝無禮,且把他來出口氣!’挺起手中朴刀,來奔那和尚。兩個就林子裡,一來一往,一上一下,兩個放對。“
魯智深與楊志素不相識,當然也沒有什麼過節,他倆大家,純粹就是“你瞅啥?瞅你咋地?”
魯智深誤殺鎮關西鄭屠之後,基本不再殺人,他跟楊志打架純屬個人愛好,所以打了四五十回合就盡興收手:“那和尚賣個破綻,托地跳出圈子外來,喝一聲:‘且歇!’兩個都住了手。楊志暗暗地喝彩道:‘哪裡來的這個和尚!真好本事,手段高!俺卻剛剛地只敵的他住!’”
楊志說自己“剛剛敵得住”未免有些託大,如果魯智深動了真怒,他就會“萬萬敵不住”了。
魯智深的武功,被電影和電視劇弱化了,好像他是林沖的弟弟,武功也不如林沖,但是在水滸原著中,魯智深是林沖的大哥,甚至當叔叔都行:“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見牆外一個官人看見,喝採道:‘端的使得好!’……智深道:‘灑家是關西魯達的便是。只為殺的人多,情願為僧。年幼時也曾到東京,認得令尊林提轄。’林沖大喜,就當結義智深為兄。”
魯智深與林沖並沒有比試過武功,但是我們細看水滸原著,就會發現魯智深的力量和勇氣,是林沖沒有的,兩人以命相搏,勝負殊難預料:魯智深“殺人太多”指的不是鎮關西鄭屠,而是在老種經略相公种師道麾下作戰時戰場殺敵。身經百戰殺人無數的魯智深和武術教官林沖比實戰,其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魯智深在馳援桃花山打虎將李忠的時候,騎著大白馬長途奔襲,與以逸待勞的雙鞭呼延灼大戰四五十回合不分勝敗,打得呼延灼叫苦不迭:“這個和尚倒恁地了得!不是綠林中手段。指望到此勢如劈竹,便拿了這夥草寇,怎知卻又逢著這般對手。我直如此命薄!”
呼延灼沒有看錯,魯智深確實不是綠林手段,他練惡的是軍營必殺技,而且經過多次實戰驗證,只要魯智深想殺的人,基本都跑不掉。
魯智深不喜殺生,所以楊志才能跟他“打成平手”,如果楊志當時做了生鐵佛崔道成、飛天夜叉丘小乙、金眼虎鄧龍一樣的事情,肯定會在魯智深的水磨混鐵禪杖下骨斷筋折。
這樣分析下來,楊志跟林沖、魯智深“不分勝負”純屬僥倖,讀者諸君慧眼如炬,自然也能為這兩場單挑下一個最後的結論:在您看來,如果魯智深和林沖拿出全部本領,跟楊志來一場不死不休的決鬥,多少回合能分出勝負?楊志有沒有獲勝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