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慕貞女中的地理課。
中國兒科醫學事業奠基人之一胡亞美、多次為毛主席等領導人擔任翻譯的齊宗華、五四時期著名作家廬隱……這些光芒四射的女性身上有一個共同的烙印,那就是慕貞校友。
1872年,兩位美國女教士班美瑞(Maria Brown)和博慕貞(Mary Porter)來到北京,創辦了一所專收女孩子的小型學校。學校坐落在崇文門孝順衚衕,先由班美瑞擔任校長。一年後,班美瑞因結婚脫離校務,博慕貞接任校長,時間長達10年。由於她在任期間使學校不斷壯大,學生增加到100多人,繼任者將學校定名為慕貞書院。到了1918年,學校發展為學制完整的中學,便被稱為慕貞女子中學,另附設小學。
辦校早期,晚清社會依然流行“女子無才便是德”,慕貞招生並不容易。為吸引生源,學校不得不丟擲優厚條件,比如免學費、免書本費,提供食宿和衣服,發放回家的路費。物質條件的“誘惑”下,報名的學生多為貧寒家庭的女兒,甚至是孤兒、乞丐。那時,學生中途輟學的司空見慣,讀到畢業的寥寥無幾,甚至有人領取了新衣服之後,就悄悄離開學校。據校刊記載,直到1903年,學校才有人正式畢業;清朝滅亡之前,畢業生數量最多的一年也只有7人(1905年)。
1876年,慕貞的學生與舍監。
1907年6月,慕貞畢業生。班美瑞和博慕貞對生源的要求比較寬鬆,但有一點不能討價還價,那就是絕對不能纏足。慕貞並非中國第一所女校,卻是第一所以放足作為入學條件的學校。
缺錢,一度困擾著慕貞的校長們。辦學早期,校舍只有平房三間,學生的膳食也很粗劣。1908年,廬隱在慕貞就讀,給母親寫信訴說學校生活清貧苦楚,每天的伙食都是“難以下嚥的老窩頭、老米飯和唯一的鹹菜”。
從簡陋的學校升級為京城名校,與慕貞廣開財源密切相關。1900年,舊校舍在庚子事變中灰飛煙滅,還是借部分庚子賠款,才蓋了新樓房。進入民國後,學校開始向學生收費,而且費用不菲,逐漸轉化為貴族學校。20世紀30年代,每生每年所繳納的費用達119元或99元(膳費可選甲、乙兩個檔次),此外還有其它雜費。此時的學生,要麼來自富商之家,要麼來自軍政官員之家,平民出身者屈指可數。
1886年,慕貞的校舍還很簡陋。
庚子事變中,舊校舍化為灰燼。圖為1903年建成的慕貞樓房。
慕貞的校規校紀以“嚴”字當頭。在校生每天六點起床,不得拖延,上課前把宿舍收拾整齊,力求清潔;七點五十早會,然後上課,下午五點放學,在此期間除了午休,概不準進宿舍;晚上自習,九點熄燈就寢。平日嚴禁出校,只有每週六下午可以出去走走。學校的考試種類繁多,學業考試分為平時考試、月考試、學期考試、畢業考試、補考、特考等。如果成績長期不佳,還會被勒令退學。
1920年,慕貞女生在操場上揮舞旗幟。
1920年,學生們在打球。
1920年,學生們正在上幾何課。
“嚴”字當頭的校園生活中,也有溫馨的記憶。很多慕貞學子都提到過校長鄭乃清獨創的“姐妹節”。新學年開學第一天,每位初一新生都要與一位高中生“相認”,結為一對姐妹。“相認”以後,“姐姐”要從輔導功課到照顧生活,對自己的“妹妹”盡責。這個小節日成為慕貞的傳統。據說,有的小姐妹自此結下幾十年的友誼。
1925年後,慕貞由中國人主持校務,中國籍教師也逐漸增多。女孩子們除學習國文、英語、數學、體育、圖畫、手工、音樂之外,同樣關心時局。1933年3月14日,慕貞組織全校師生趕製衛生包,兩日夜做成3萬餘個,送給長城抗戰前線的將士;師生還利用休息休假時間縫製棉被和褂褲,送給北平的傷兵。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慕貞一度被日本人控制。日軍強迫學生學日語,但學生進行“軟”抵制,全都敷衍了事,考試三心二意,校史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不及格風潮。面對一沓不及格的日語試卷,潛伏的中共地下黨員、日語翻譯官洪達沒有責怪,反而關上教室門窗,給學生們唱歌:“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1952年,慕貞女中由私立學校變為公辦學校,改名為北京市第十三女子中學。1968年實行男女合校,1972年更名為北京市第一二五中學,並延續至今。
圖文 | 張永炳
編輯 | 楊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