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貢市榮縣歷史上,還存在過在炎黃時期就開始的封國——青陽國。那個混沌時期,有旭水榮山的滋養,有山與水的交融,這裡建立一一個獨立的部落——青陽部落。
青陽洞口
《大戴禮·帝系》記:“青陽降居泜水。”歷史書記載的泜水是指沱江流域。據司馬遷《史記》中記載:黃帝娶西陵之女嫘祖,生二子,幼子玄囂,後封國青陽,青陽即今榮縣,榮縣城南二里許,尚有青陽洞。趙熙編纂的民國《榮縣誌》記載:凡江水泜水所經,(江水指岷江,泜水指沱江)無以青陽傳者,是榮為古青陽封國審矣。
他又記:“惟榮久為青陽封國,常壉稱德在少昊,又稱被文王之化,秦幽同詠故有夏聲,於榮也準之時地而皆近” (見趙熙。榮縣誌.沿革)。這是關於部落性質的“青陽國”的記述。
民國《榮縣誌》記:“榮古有青陽洞,以少昊國在其北。少昊據國。”又記:“榮梨山碑雲,古為玄囂崖,玄囂既青陽,碑與史合,故唐以來附榮之境,世有青陽族居。”青陽國部落是早期的城邦形態,是榮縣開始有獨立建制的發端,今天青陽洞還在旭水河邊。
青陽洞,又名朝陽洞,位於自貢市榮縣城西南一里的金碧崖南端的山灣裡。青陽洞是一個天然洞穴,高約12米,寬約25米,深約30米,《史記》、《大戴禮》、《魏書》等書都有記載:青陽在江水、泜水之間。《魏書》所說的江水、泜水,用現在的屬地勘察後得知:江水指岷江,泜水指沱江。只有榮縣的東南西北四至都包括在其中,是古青陽國的中心。
據《蜀中名勝記》:“榮縣有青陽洞,以少昊(青陽)國在其北門,故名。”民國《榮縣誌·古蹟》記:“榮梨山,古稱玄囂崖”。
根據這些記載,歷代相傳榮縣古為青陽國,青陽洞就成為了青陽國的重要遺址。
青陽洞左側峭壁上,鐫刻有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郭宏典所題“青陽洞”三個大字。右側崖壁上刻有張國熙(宣統時郵傳部主事)題記:“有天地便有此山,誰知幾萬萬年及其滅也,更當無萬無千。青陽非早,我生非晚,五千年中譚洞典,芥子轉轉復轉轉。”45個楷書字,筆力雄渾,儲存較好。
張國熙題字
青陽洞洞內左側崖壁上陰文篆刻“朝陽洞天”四字。青陽洞原有石潭,潭中有甘泉,清爽涼快,宜於避暑。
洞內左側崖壁上的“朝陽洞天”四字
20世紀40年代,每逢夏天,洞內便開設茶館餐廳,遊覽休憩的人絡繹不絕。趙熙遊青陽洞後寫道:“榮州古國號青陽,帝子當年治此鄉。每向洞天談軼事,便從石史悟洪荒”。關於青陽洞的記載和古遺蹟,表明榮縣在遠古部落時期的歷史發源,成為千年古縣文脈的主要發端。2009年2月,青陽洞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來源:自貢年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