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知天京事變出現擴大化,北王韋昌輝在城內濫殺無辜,東殿6000精兵慘遭屠戮,血流成河。此時,正在武昌洪山督師的翼王石達開帶著曾錦謙、張遂某趕回天京,試圖阻止北王繼續濫殺,結束事變。李秀成在《自述書》中說:“聞知天京殺戮眾多,翼王與曾錦謙、張遂某等,狼狽回京師。”石達開下車伊始,直接劈頭蓋臉責罵北王:“其何罪之有,安得濫殺,便宜清妖乎。”壓根就不給韋昌輝面子,直接斥責他罪行,貌似正義感十足。這就有意思了,天京城已經控制在韋昌輝手裡,石達開只帶2人回京,居然敢當面斥責北王,毫不留情面,他哪裡來的底氣呢?韋昌輝已經殺紅了眼,手中沾滿鮮血,石達開就不怕惹禍上身嗎?
敢當面斥責北王韋昌輝,石達開貌似非常具有正義感,完全是從太平天國大業出發,毫不計較個人利益得失。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非也,石達開大局觀念很一般,格局太小,正義感更是談不上。例如,林啟榮鎮守九江時,遭到湘軍主力圍攻,危在旦夕,城池隨時有可能陷落。此時,林啟榮向手握10餘萬大軍,且無所事事的石達開“血書”求援,卻遭到無情拒絕。要知道,石達開成名戰湖口大捷,一半功勞要算給林啟榮。他倆曾並肩作戰,如今林啟榮有難,石達開卻見死不救,何來正義感呢?林啟榮不願意追隨自己單幹,石達開就如此報復,其胸襟之狹隘由此可見一斑。所以,石達開敢當面斥責北王,與正義感無關,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01.韋昌輝處境被動,未必敢再擴大事態
1856年9月,韋昌輝率3000兵馬回京“勤王”,誅殺東王楊秀清,是打著“奉詔討賊”之旗號,也就是執行洪秀全之聖旨。但是,楊秀清死後,洪秀全為了繼續削弱實力派,以便大權獨攬,並未在第一時間出來公佈詔書,斥責東王楊秀清之罪行,承認事變之合法性。如此一來,北王韋昌輝就得獨自承擔誅殺東王之責任,自己就是亂臣賊子,挑起兄弟間自相殘殺之罪魁禍首。為了活命,韋昌輝只能先下手為強,繼續擴大事態,靠“陰謀”誅殺東殿6000精兵。此時,韋昌輝就成了太平天國軍民眼中的“賊”,是典型的“陰謀家”。可以說,韋昌輝處境很被動,得不到軍民認可,就是一匹孤獨的野狼。在石達開看來,韋昌輝已經沒了底氣,他未必敢繼續擴大事態,對自己動手。
02.石達開、韋昌輝是盟友關係,還沒到撕破臉時候
俗話說:“困獸猶鬥”,“兔子急了也會跳牆,也會咬人”,被逼到絕境的韋昌輝殺紅了眼,還真的會魚死網破,一殺到底。石達開,文武雙全,24歲就能追著中興名臣曾國藩吊打,豈會不知道“兔子跳牆”之道理呢?當面斥責北王,沒有底氣怎麼行呢?李秀成在《自述書》中說:“北與翼密,誅殺東王及其兄弟仨,源清、輔清,其餘皆不得多殺。”從這裡可以看出,誅殺楊秀清,是韋昌輝與石達開之間的協定,他倆是戰略盟友,共進退。既然是盟友,韋昌輝自然沒有理由誅殺石達開,雖說翼王故意“遲到”,但還不到撕破臉皮的時刻。處境被動的韋昌輝,肯定需要石達開支援,站在自己一邊。所以,石達開很自信,韋昌輝底氣不足,需要盟友支援,豈會動手呢?
03.韋昌輝手中兵馬不多,就算城內戰鬥,他沒有必勝把握
區區3人就敢回京,表明石達開足夠自信,他有辦法確保自己安全,就算韋昌輝敢動手,也未必有勝算。此時,天京城內兵力大致如此:韋昌輝部“勤王軍”3000餘人;秦日綱部“勤王軍”3000餘人;東殿殘餘兵馬4000餘人;守衛天王府的女兵3000餘人,這些來自廣西的客家婦女,戰鬥力很彪悍。秦日綱,典型的愚忠,有勇無謀,甘願當槍使,絕對站在洪秀全一邊;東殿殘餘兵馬,為了能夠活命,自然也要投靠洪秀全。如此,洪秀全可動用之兵馬一萬餘人,韋昌輝怎會敢亂來呢?石達開看來,洪秀全肯定會維護正義,絕對不允許北王殺了自己。就算韋昌輝敢動手,也未必能在戰鬥中取勝。可惜,洪秀全此時“亦不悅”,對石達開拉攏東殿兵馬之舉動不滿,縱容北王擴大事態,想借助北王除掉翼王。
04.石鎮吉帶兵駐守天京郊外,隨時可以作為接應
楊秀清被殺,洪秀全沒第一時間出來公佈詔書,承認事變合法性,石達開對天王之人品也是很懷疑,但還是願意賭上一把,因為自己還有最後之“殺手鐧”。帶著3人回京,石達開絕對不是以卵擊石,主動送上門,而是背後有強大隊伍,給足了底氣。石鎮吉,翼王石達開堂弟,是一員驍勇善戰之猛將,此時率4千兵馬屯駐在天京郊外,防備“江南大營”殘敵。石達開回京之前,已經與石鎮吉商議好對策,隨時應對城內可能出現的變動。可以說,石達開並非只有3人,而是數千人,只是他們屯在在城外,沒有入城而已。有石鎮吉在,石達開就有當面斥責北王之底氣,就算是火拼,自己也不會吃虧,韋昌輝自然也是知道。
綜上所述,僅僅帶2人回京,石達開就敢當面斥責北王韋昌輝,而且是毫不留情面地批評,是因為有底氣。可惜,石達開錯了,韋昌輝真敢“魚死網破”,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屠殺翼王府,還派兵追殺石達開,將事變推向最高潮。那麼,石達開如何做才能阻止事態擴大呢?支援北王,脅迫天王釋出聖旨,公佈“天父”楊秀清罪行,承認天京事變合法性。當然,此舉會造成太平天國信仰崩潰,但已經是最好的選擇。
參考書目:《太平天國史》、《李秀成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