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說:“蜀漢是一個浪漫的政權”,從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到諸葛亮“秋風五丈原”,無論是最開始的理想主義,而是結尾時的慘淡落幕,都為這個時期、這個國家蒙上了許多“浪漫主義的色彩”。
其中在三國後期時,諸葛亮率領蜀軍屢次北伐,卻次次不得的情況也著實令許多讀者感到揪心,所以如今就有許多的粉絲幻想:如果當初諸葛亮沒有選擇北伐,而是休養生息,蜀漢會走向何處?
01
北伐之緣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很方便解答,那就是“北伐幾乎成為了當時唯一的選擇”,停止北伐的話,蜀漢可能會面臨更大的挑戰。
我們都知道,在三國時期如果按照國力和土地劃分的話,魏國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論地盤有曹操的“天下九州得其六”,而論兵馬相較於其他兩國,也是最為“兵多將廣”。
曹魏在當時把控著幾乎整個中原和北方領土,在中國古代時期,如果論糧食、經濟、人口的話,中原地區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而東吳則大部分處於江南地區,也是十分適合發展經濟、種植作物的地方,雖然不如魏國領土廣袤,但是也算得上較為富庶。
而蜀漢政權基本都在四川、重慶等地,以盆地和高原地形居多,在基建不發達的古代地區,這裡有著易守難攻的特點,同時這裡也有著不少的土地,被譽為天府之國。
但是如果真要是拼種田和發展,魏吳二國都要比蜀漢所在的益州顯得強大很多,而且後備的人口、人才的選拔、經濟的提升等各方面,蜀漢都處於最弱的位置。
所以如果論休養生息的話,基本上是很難比過的,就像對方有9分的田地,而自己只有1分,如果光靠種田根本沒辦法耗過他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去搗亂。
所以諸葛亮北伐本身就是透過騷擾邊境和侵襲的方式,打斷對方的發展策略,而自己本身易守難攻,如果在發生衝突時,自己屬於佔優的一方,相當於以最小的損失去消耗對方。
同時北伐也有利於緩解蜀漢內部的壓力,雖然表面上國家是由劉備帶領著五虎上將、諸葛亮、法正這些大臣所創下的,但其實內部的矛盾也相當複雜。
首先諸葛亮等人相當於是創業的元老,他們大都是從荊州開始拉起來了隊伍,並且還包括了不少隨著劉備“攜民渡江”所盜來的,所以我們將其稱之為“荊州派”。
但是蜀漢的立國之基是在益州,這裡本身就有相當大的一批領導班子和百姓,所以劉備的到來相當於是將這些人和自己帶來的合併了起來,這裡我們稱之為“益州派”。
當然在這兩個派別之外,或者是內部也有著不同的意見,導致他們自己也或多或少有著小圈子,劉備在時作為君主可以壓下去,但是當他去世後,劉禪本身的能力就不足以穩定了。
除了這些以外,兩地之間百姓習慣的不同,少數民族的宗教和傳統衝突,南蠻等地區的劫掠,都導致了蜀漢內部遠沒有那麼穩定。
其實從最後在對內政的處理上,我們就能感受到諸葛亮在這方面的智慧,短短几年就一掃劉備去世後所造成的陰霾,並讓蜀漢緩緩的恢復了元氣。
而北伐的提出一是符合在當時條件下,對劉備理想戰略方針的執行;二是有利於打斷曹魏的發展,尋求更多突破的機會,在配合上諸葛亮的威望和其他大部分大臣的支援。
於情於理來說這個計劃的提出,基本上都能夠順利的透過,但是北伐本身就是一場極其危險的戰略博弈,而很顯然的就在於諸葛亮最後賭輸了。
02
戰略失誤
其實我們在後世對於塑造諸葛亮形象時,基本最側重的一點就在於:他極其的聰明,號稱“智多似妖”,並且無論是小說、影視等作品中,都會著重表現。
但諸葛亮在歷史上畢竟是個普通人,雖然我們讚歎他的指揮,但是他的失誤卻並不少,而《三國演義》中,所表現的軍事智謀,有不少是誇張和將別人功績嫁接後的描寫。
當然,即使排除了這些要素,在那個時代下的諸葛亮依然是排在首列的謀士之一,在對劉備創業時獻出的計謀,以及對於內政方面都是相當的強大,不過兵法就顯得有些不足了。
在三顧茅廬時期,諸葛亮就在隆中對中提出了自己的戰略計劃:
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從這裡能看出來他本人的謀劃水平對於劉備來說是相當完美的,但是在之後的戰鬥中卻暴露了出來了許多問題,一是識人不明,二是戰術僵化。
最重要的兩次“識人不明”,都造成了蜀漢在戰略上嚴重的挫折,並且幾乎直接打斷了北伐成功的機會和程序。
首先是關羽,其實從實力上來說,關羽的武力值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的性格太傲,並且與諸葛亮本身就是平起平坐,甚至與在劉備的心中還有更高的位置。
這就勢必會造成他對諸葛亮的計策,極大可能不會全部遵從,而事實也是這樣,至少在和東吳之間的交往中出現了很大的紕漏,並且導致了最後荊州被奪,敗走麥城的情況。
在諸葛亮最開始的預想中,北伐本身就是從益州出祁山,然後向東直取關內等地,而從荊州直攻中原,再和東吳相聯合,達到自己的戰略目的。
但是關羽的戰敗導致了其中最重要的荊州被奪,至此主攻方向只剩下了祁山,對曹魏能造成的壓力大幅度降低。
第二次就是馬謖,作為諸葛亮當時最信任的學生,本身是想讓他能夠展露頭角,將街亭的戰事十分放心的交由對方,但是沒想到他能把一個滴水不漏的計劃,執行的和三峽洩洪一樣。
馬謖的剛愎自用,導致了最後街亭失守,蜀軍在前線失去了重要的據點,只能被迫退守漢中,原本的勝利果實直接消散,第一次北伐正式宣告了失敗。
並且之後魏軍對於這片地區的防守也更加的周密,造成了蜀國的之後北伐的難度上升,而這些重大失敗的背後,確實都有諸葛亮本身“識人不明導致的”。
03
死而後已
如果說識人不明是諸葛亮本人嚴重的戰略缺陷的話,那麼戰術僵化就有許多的無奈之舉了,就拿北伐舉例。
原本設想的兩路共同進擊曹魏,因為關羽丟了荊州而胎死腹中,但是在此之前東吳的背叛,也是讓他沒有想到的,畢竟同為盟友,而且福禍相依,魏國做大對誰都沒好處。
之後張飛也被殺死,劉備為了報仇率大軍進攻東吳,結果導致蜀軍大敗,間接造成了劉備的去世,以及國力的大幅度衰弱。
而作為大臣的諸葛亮雖然能勸劉備,但是卻並不管用,畢竟他的身份只是臣子,但是夷陵之戰的失敗所造成的惡劣影響卻需要他在之後需要承擔的。
最後就是北伐大方針的實行,就和在前面說的那樣了,此時的蜀國已經喪失了和其他二者拼發展的機會了,所以只能以戰爭的方式來慢慢的達到自己的目的,但是其中的風險不言而喻。
當然除了這些以外,諸葛亮的運氣也屬實是不好了,無論是演義中的“火熄上方谷”“星落五丈原”,還是正史中蜀漢末期的內部不穩、青黃不接都能看出來,他的運氣確實不算好。
那麼既然諸葛亮有這麼多的失誤,為何最後卻依然能成為人們心中智慧的象徵,並且以武侯之名,受到萬人的敬仰呢?
其實蜀漢的局勢基本上完全就是一個爛攤子,更何況在諸葛亮加入劉備時,更是連個自己的隊伍都沒有完全拉起來,放到許多人的眼裡,基本就是必敗之局。
最後蜀漢獨剩益州等地,論發展、後勤、內政等各方面要素,在整個三國中都處於墊底的位置,所帶來有能力的將領和謀士,也在時間和戰爭中走向了死亡。
尤其是在劉備去世以後,蜀漢無論在任何人看來基本都是必死的局面了,但是諸葛亮卻帶領著國家穩定了局面,並在最後能夠進行北伐,與其他兩國一爭高下,這足以體現他強大的智慧。
而在必死之局下的諸葛亮,善待百姓、開誠佈公、集思廣益,在蜀漢的大臣和民眾當中,就已經成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人物。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的權力已經是整個國家的頂峰,就連劉禪也要尊稱他為相父,但是諸葛亮卻未有以權謀私之意,將大事小事統攬自己身上,基本所有工作都由他親自應對。
之後的他在常年的戰爭和工作中積勞成疾,生命在北伐的道路中走向了盡頭,但依然為蜀漢提供了安定的計劃以及選拔的人才。
後世的人們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來評價他,正說明了諸葛亮能留在人們心中的,遠遠不止所謂的智慧,還有他在深處所表達的更多品質。
正如我國的史學家錢穆所說:有一諸葛,已可使三國照耀後世,一如兩漢。
訊息來源
[1] 陳壽 -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志·諸葛亮傳》 [2] 羅貫中 - 《三國演義》 [3] 中華網 - 毛澤東評點《隆中對》:諸葛亮戰略失誤在何處?_文化頻道_中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