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就好比一艘航船,皇帝就是舵手。一個好的舵手不但能駕馭航船,還能選對接班人,選錯之後的後果是很可怕的。
回顧清朝歷史的時候,你會發現,康熙這個舵手臨終時如果選對了人,清王朝也許就會迅速強大,成為超級大國,列強瓜分中國的一幕未必會出現,說不定清朝還會成為列強,去參與瓜分他國。
那麼,這個對的人是誰?
清王朝是女真人建立的王朝,女真是狩獵為生的民族,相對來說文明很落後,他們甚至在很長的時間裡連自己地文字都沒有。
金國建立的時候,人民的日常交往和文書使用的還是契丹文字,這讓人難以置信。
直到1138年,即岳飛被害的四年前,女真人才有了自己的文字。即使是金國入侵南宋的時候,使用還是三種文字,即契丹文、漢文和剛問世20年的女真文。
因此,後金在入主中原前後,由於有了金國當年的短命教訓,不禁誠惶誠恐,唯恐管理不好這麼大一個國家。
正是因為他們太不自信,才在入關前就反覆研究漢人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好在“進京趕考”的時候,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無論是對清朝統治者如何評價,不得不承認,整個清朝統治時期,要比明朝來得穩定。沒有出魏忠賢、劉瑾和王振那樣的干政宦官,沒有奪門之變;沒有黨爭,也沒有靖難之役。
在很多方面,清王朝地統治者比明朝做得好。
具體到康熙,更是一位很有作為的統治者。他少年時剷除權臣鰲拜,成年後更是政績連連。從19歲(康熙十二年、1673年)開始,到44歲(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的25年間,他先後平定吳三桂挑起的三藩之亂,收復了鄭成功控制的臺灣。
他還親征噶爾丹、大破準噶爾,驅逐沙俄侵略軍,成功保衛雅克薩。
康熙時期,對青海和西藏實行了更為有效的控制,喀爾喀蒙古地區也被納入清朝版圖,這使得清朝的疆域繼續迅速擴大,達到1300萬平方公里,比崇禎時期多了3倍。
不光如此,康熙還打造了一個盛世,人口增加到1.5億,是明末人口數量的2.5 倍。
不管怎麼說,康熙治下的清帝國,是當時世界上幅員最遼闊、人口最多、經濟最繁榮、國力最強盛的大帝國。
因為這時候,工業革命在歐洲還沒有發生,說清王朝比較強盛,還是比較符合事實的。雖然在14世紀歐洲就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但從萌芽到收穫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當時雖然還沒有GDP排名,但中國的經濟繁榮局面,爭議不是太大。
實事求是地說,康熙在位的時候,也做了不少壞事,比如大興文字獄,剝奪百姓言論自由,摧殘中華文化等。
人誰無過,一個統治者更是難免犯錯;但是功是功,過是過,功過分明,不能因此忽略他的政績。
康熙有過,甚至有罪,但是他打造了一個盛世也是事實,儘管對此人們還有爭議。
相比咸豐之後的時代,能說康乾盛世不好嗎?
本文要探討的,是康熙接班人的選定。
設想一下,如果康熙在適當的時機選定一個合適的接班人,平穩完成權力過渡,清朝的穩定和繁榮勢頭可能會繼續保持下去,發展成為後世上的超級大國也不是沒有可能。
之所以這樣說,有兩個依據。
一是大清具備了那樣的實力。康熙時期有四大利好,一是社會相對穩定,民族矛盾已經緩和;二是人口也持續增加;三是國土面積有所增加;四是馬鈴薯等抗旱農作物在我國開始大面積種植。
社會穩定,戰爭(農民起義)較少,民族矛盾緩和,百姓就能安居樂業,經濟就能持續發展。
而領土的增加和人口的增加,也成為經濟發展的動力;因為人是第一可寶貴的基礎,有了人之後,什麼人間奇蹟都可以創造出來。
當然,人口增長不能增加清朝稅收,因為大清後來實行的不是人頭稅,而是“攤丁入畝”制度。但是別忘了,大量外來抗旱農作物如紅薯、土豆等來到我國之後,原來的非耕地也變成了耕地,因為這些農作物抗旱,在山坡地也能種植。這就增加了耕地面積,也增加了清朝的稅收。
康熙時期的稅收最高峰期達到4700萬兩,是明朝末期的將近3倍。
另外,康熙時期,清朝跟西方國家的差距很小。
前面說過,雖然康熙時期,西方國家的資本主義萌芽已經出現了兩三個世紀,但是西方國家的資本積累是有個過程的,它還是在發展中,還沒有引起量變。
也就是說,康熙時期,中國和西方國家基本上是在同一起跑線上,即使有距離也不大,可以實現“彎道超車”。
可能讓清王朝成為超級大國,免受八國聯軍欺凌的“合適”接班人是誰?
我們把目光轉向愛新覺羅·胤祥,清聖祖康熙帝的第13子。說他是大清最合適的接班人,依據何在?
首先,他武功高強。
一個合格的統治者,必須要有雄才大略,霸氣十足、武功高強,能戰、敢戰,胤祥具備了這些要素。
康熙時期,清朝政權建立不是太久,八旗子弟還沒有墮落,雄風猶在。受到這個大環境影響,康熙經常出去狩獵,以培養皇子們的好戰性格和實戰水平。胤祥繼承了滿洲人的基因,又勤學苦練,他騎馬射箭樣樣精通。有記載說,他"精於騎射,發必命中"。
有一次胤祥跟康熙和眾兄弟出巡狩獵,突然發現一隻斑斕猛虎,眾皇子驚慌失措,但是唯有他神色不動,手持利刃勇敢向前,猛刺之,將其捅翻。
滿腹經綸
作為康熙的接班人,主要是建設國家,不但要有武略,還要有文韜。胤祥天資聰穎,學習勤奮刻苦,在眾皇子中他和四皇子胤禛(雍正皇帝)成績最佳,文采最好。
康熙帝在行宮召集大臣和皇子們研習書法,唯有皇四子胤禛和皇十三子胤祥書寫的對聯最受歡迎。
問到歷史典故和治國之道,也只有這弟兄倆對答如流。
工作能力強
一個合格的皇帝,工作能力是最基本的。
胤祥生母為敬敏皇貴妃章佳氏,13歲失去母親,跟四皇子胤禛在一起長大。
因此,在康熙去世次日,即位後的胤禛便讓十三弟走到前臺,輔佐他處理國家大事。
康熙晚年,政務力不從心,經濟、軍事、賦稅、刑獄等領域都已出現危機,哪一件都很難辦。
雍正剛剛即位時,又是在激烈爭奪中登的基,合法性受到質疑,反對勢力仍然比較猖獗。要想處理好那些事務,必須有超強的工作能力,讓人心悅誠服。
雍正初年開始,胤祥擔任總理事務大臣,一干就是三年,期間處理了很多大事。包括康熙、孝恭仁皇后喪事,總管會考府、造辦處、戶部三庫、戶部;以及處理怡親王奏摺,參與西北軍事的運籌,包括辦理外國傳教士事務等。甚至營田水利,整訓圓明園的八旗禁軍,還有案件的審斷等,他都處理得井井有條。
就連很少夸人的雍正帝也感慨地說, 我是靠十三弟才站穩了腳跟,這樣能幹的大臣,千年不遇啊。
其實能處理好各種事務,只是成為一個合格皇帝的基本要素,或者說具備這樣的能力,當個守成皇帝沒問題。
要想帶出一個超級大國,還要具備博大的胸懷,開闊的視野,這是最關鍵的一點。
胸懷遠大
想成為世界上的大國不難,中國幅員遼闊,領土面積大。但是想要成為一個超級大國,那就不是那麼簡單了,必須是綜合實力領先世界。這就要求統治者有包容的心態、開闊的視野、博大的胸襟。
胤祥在雍正即位之後,曾經全權處理傳教士事務,他的知識面廣,對西方的瞭解也比較透徹,還有博大的胸懷。
傳教士在清朝中後期,始終是困擾統治者的一個問題,傳教士跟當地官員的矛盾,跟當地百姓的矛盾,跟本土宗教的利益糾葛交織在一起,很棘手,很難辦。
而在胤祥負責傳教士事務期間,沒有發生群體事件,這就是明證。只有一個眼界開闊的開放派,才會把那些棘手的外事處理得如此得心應手,有條不紊。
由此可見,如果康熙讓十三皇子胤祥接班的話,清王朝極有可能在他手中成為世界強國,續寫康熙的輝煌,甚至成為超級大國。
那麼,康熙為何沒有那樣做?
是康熙不喜歡他嗎?
非也,康熙對他十分賞識,從胤祥12歲開始,一直到22歲,他無論去哪,尤其是離開京城的時候,都會將胤祥帶上。
康熙20多個皇子,出去的時候不可能每個皇子都帶上,能待在身邊的人寥寥無幾,這說明康熙對十三皇子是另眼相看的,這在朝野已經成為一個秘密。
在大家看來,十三皇子的前途不可限量,是儲君的熱門人選。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康熙沒有選擇他成為皇位繼承人?原因很簡單,胤祥捲入了皇子的皇位之爭。
作為四阿哥的好兄弟,他也是身不由己,被動地捲入其中。
既然是爭皇位,最有希望繼承皇位的太子就成為眾矢之的。因此,太子胤礽在熱河被廢。當時在背後射暗箭的,是大阿哥胤褆和以八阿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集團成員。
他們想當皇帝,自然把太子胤礽當做頭號攻擊目標。胤礽只要僅僅被扳倒還不行,那樣他還會東山再起,必須將他打倒,在背上踏一隻腳,讓他沒有翻盤可能。
在這樣背景下,“魘鎮廢太子”“江湖術士張明德教唆”,還有“百官保舉八阿哥胤禩為新太子”等一系列事件相繼發生,使得康熙頭昏腦漲,勃然大怒,胤褆、胤禩、胤禵等人受到懲處。
大阿哥胤褆受罰最重,被下令削宗奪爵、圈禁終身。
而實際上,胤祥也沒有全身而退。因為四阿哥也對皇位垂涎三尺,作為他的鐵哥們,胤祥也沒有袖手旁觀。
在扳倒太子胤礽的戰鬥中,胤祥並沒有袖手旁觀,而是積極出謀劃策,參與其中,搞了不少小動作,來推波助瀾。
當然,胤祥智商高,說白了就是很狡猾,這一切做得極為隱秘,僅僅是在背後煽風點火。可是薑還是老的辣,他的小動作並沒有瞞過老爸康熙的眼睛。結果,胤祥並沒有倖免,被圈禁一年。
當然,康熙這樣做,並不全是厭惡胤祥,也有敲山震虎的成分在裡面。其實就是在警告胤祥背後的老四:收斂著點,別惹毛了老子。
康熙沒有選擇胤祥當太子,也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老十三的健康出了問題。
胤祥25歲那年,腿部生了一種毒瘡,嚴重到了"起白泡,破後成瘡,時流稀膿水",而且久治不愈。作為皇帝,一定要儀表堂堂,李世民的嫡長子李承乾就是因為腿疾,影響到了政治前途,進而陰謀作亂,被廢為庶民的。
這只是客觀原因而已,其實康熙根本沒有讓胤祥接班的打算。
究其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在康熙眼中,胤祥不像老四那樣老成持重,不符合接班人標準。康熙雖然雄才大略,但是思想僵化,觀念陳舊,沒有開放的胸懷,也沒有進取心。
在他看來,繼承人只要守住家業就算成功。
這一點,他就不如明朝的皇帝。明朝皇帝的視野相對開闊,胸懷也比較寬廣,這才有了鄭和下西洋。
明朝皇帝在某個時期也搞“海禁”,但主要是為了防止倭寇,僅限於禁止民間私人出海貿易,並未凍結海外商人來華貿易,還能和外界保持交流。
正因如此,從隆慶四年(1570年)到明亡的崇禎十七年(1644年),美洲所產的白銀有一半都透過貿易進入了中國。
康熙觀念保守,思想僵化,他選擇的接班人,也必須符合這個標準。因此,清朝的海禁,始於順治,到雍正時期達到高峰。
清朝統治者不自信,他們閉關鎖國是為了防止明朝殘餘勢力捲土重來,但是他們是搞“一刀切”。清政府不僅禁止民間出海貿易,還不讓海外商人與我國進行貿易往來。
雍正時期,他嚴禁海外貿易,下令沿海省份“無許片帆入海,違者立置重典”。清廷後來只留下廣州一處與海外交流,還規定海外商人一切商務都必須透過少數特許“行商”之手,而且對出口商品的種類和數量還要進行嚴格限制。
清廷的閉關鎖國政策嚴重阻礙了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學習,妨礙了我國對世界先進文化的吸收和科學技術的利用,外國先進思想無法傳播,導致了國家與外面隔絕。
中國在故步自封,陶醉在天朝大國美夢中沾沾自喜的時候,西方發生了工業革命,把中國遠遠甩在後面。
1840年,東西方發生第一次正面衝突的時候,曾經強大無比的清王朝成為紙老虎,不堪一擊,開始了屈辱的割地賠款史。直到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列強掀起瓜分狂潮,泱泱大國到了崩潰邊緣。
康熙沒有選擇一個開放派做接班人,讓清廷加快了衰亡速度,讓中華錯失了崛起良機,讓人扼腕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