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將每日更新優質內容,感謝您的支援。為方便與您分享,可以點個“關注”哦~
長城,又名萬里長城,我們今日所能看見的長城,大多是明朝時期的建築。
雖說是“萬里”,但其實明長城的總長度為8851.8千米。然而,長城的平均高度方也不過只有7.8米。
有人質疑:長城這麼矮,到底防住了啥?
更甚者,有西方的學者大肆叫囂:就是你們秦始皇修的長城,把我們歐洲害慘了!
這話,又是從何說起?
說起長城人們總會想到“孟姜女哭長城”的秦朝。
而在秦朝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重新修建了長城,至此長城已達2萬米,鮮少有人記得早在“烽火戲諸侯”的西周便開始了長城的修建。
而在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紛爭不斷,相互討伐最終形成了戰國七雄的局面。
而在此之下,各國為了擴張領土,積蓄力量,不斷地把手伸向少數民族地區。
長城是為了防誰
西方戎狄大國義渠國納為秦國領土,趙國擴張至位於今日的內蒙古附近的林胡以及樓煩等地。於此同時,燕國則由猛將秦開帶領大勝東夷並一舉拿下了遼東地區。
雖其繼續征戰擴張的野心猶在,但各國的擴張卻也只能止步於此,而長城也在此時開始了大規模的修築,其目的在於防守。
如《史記·楚世家》中記載:
“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
齊國修築長城是為了防範楚國的進犯,然而上述擅長進攻的各國,卻放棄擴張,繼而選擇修築長城。
他們又是想要防範誰呢?
時過境遷,唯一不變的是我國的地勢形態。
攤開地圖,不難發現,內蒙古至北雖然陽光充足但是氣候乾旱降水少,義渠以西就是現在的甘肅往西更是高山環繞降水少且溫差大的地區,而遼東地區之外更是寒冷地帶。
這些地區較之中央地區,不利於耕種更不利於民生,畢竟春秋時期農業是極為重要的,而各國的長城便是建立在了此分界線上。
分界線之外生活的,便是我們現在所知的遊牧民族。
這一民族靠天而生傍地而活,他們不能選擇群居,因為一片草原只能夠供養定量的牲畜,多一人就多一絲風險。
遊牧民族靠的就是蓄養的牛羊,每日吃食便是牛羊肉,飲的更是牛羊奶。遇上天災,例如暴雪等極端天氣,牛羊的存活便是最大的問題。
他們徘徊在生死邊緣,而為了生存就只有殺戮和掠奪。
《匈奴列傳》記載的“寬則隨畜,因射獵禽獸為生業,急則人習攻戰以侵伐”便是此意。
此時,毗鄰地區老實的農民便好的選擇。
自此之後,戰國之起,匈奴、東胡、樓煩等遊牧民族便一直欺壓位於邊塞的農民。
秦國燕國和趙國相互獨立卻有緊緊相鄰,既想要自己不被匈奴侵犯,又想看到他們為了對抗匈奴而頭疼的樣子,各自築立了長城,卻又都留下一個豁口。
這便給了匈奴可乘之機。
但是也因有此長城,東胡以及匈奴等遊牧民族,終了是沒能如願南下。不僅沒能南下,更使秦國、趙國、燕國以長城為輔,多次成功反擊了遊牧民族。
趙國大敗匈奴之後,還未來得及喘息,便惹來其他遊牧民族覬覦。
隨後秦朝的一統天下之勢,更是猶如雪上加霜向匈奴地區襲來,在各地徵用至數十萬百姓。儘管勞民傷財,還是要將秦國、燕國、趙國修建的長城連在了一起。
但也正因此,匈奴才被隔離在了城牆之外。
秦始皇修建了長城,卻也是件勞民傷財的大事,更有不少百姓死於長城。
對此,後人譭譽參半。
但是,在專家測量過後得出的結論,長城的平均高度不過是區區7.8米。
那它又是如何起到防禦作用的呢?
長城如何防禦
長城雖不高,但是大都是建於天險之上,敵人想要越牆而入也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何況,此時的長城是為了抵禦遊牧民族。
而遊牧民族作戰,又離不開他胯下的坐騎,倘若隻身過了長城怕也是有來無回。
對於他們而言,只有毀掉牆體一個辦法。
儘管如此,長城雖不是固若金湯,但也要花費不少時間,而這段時間足以等來援兵。
更重要的是,長城不只是一面單純的牆體。
而是一個牆體為基配有城、障、亭、標的完整的防禦體系。
於此同時,還是一個完整的資訊傳遞通道。
長城沿線間隔一定距離便有一烽燧,也就是“烽火戲諸侯”的烽火臺,傳遞資訊的燃具蓬、火炬、積薪等。
並且由此延伸出了多達64種的組合方式,用來傳遞不同的資訊。
倘使遊牧民族此時來襲,點燃狼煙,長城亦能像如今的高速公路一樣,引得援軍頃刻而至。
儘管而後有像康熙帝這樣,對於長城的作用產生質疑的人,但是回溯歷史,像皇太極這種能“統士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能當”的也僅他一人而已。
康熙因為自己的太祖,能幾次越過長城長驅直入奪得天下,而認為長城的作用不大。
就他個人而言,這一言論不錯,但個例終究是個例。
縱觀歷史,又能有幾個皇太極呢?
但是話說回來,長城的修建,對於中原地區乃至遊牧民族,都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長城的修建位於我國現在400毫米降水線附近,有效保障了中原地區農民的土地需求。
而400毫米降水線之外的廣袤地區,便自然成為了遊牧民族的地區,他們趕著牛羊追隨的水草隨地而居。
在這個人們為了生存只能選擇各自為戰的地區,沒人敢為人先冒著損失自己牛羊的風險,與他人合作。
但是不破不立,絕境之地總會有人站出來,為了生活生生撕開一道口子。
冒頓單于,一位傳奇人物的出現,改變了遊牧民族的現狀。
冒頓乃君主頭曼單于的長子,卻因父親喜愛小兒,而剝奪冒頓的太子之位另立小兒子。
更是狠心,將冒頓送去月氏為質成了一枚棄子。
可誰又能料到,冒頓趁頭曼與月氏作戰之機,偷來月氏的良馬逃出生天。
自此,頭曼看到了長子的勇猛,更是給了他統領一萬騎兵的機會。
相傳,冒頓此後製造出一種響箭,訓練部下騎射的本領,並下令:
凡響箭所指,不論何人必全力射殺,違者斬。
他殺伐決斷,在一次次訓練中精心挑選信賴聽令的部下。
最終其父頭曼單于,也死於響箭為號,左右數箭齊發之下。
隨後謹於憂患,將其後母弟弟以及舊部落抵抗之人全部斬殺,自立單于。
他更是復興匈奴,東行消滅了東胡,向西追殺月氏,南下吞併了樓煩,收服了北方的其他遊牧民族,包括渾庚、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國。
轉瞬間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位於草原的強大民族。
到了漢朝,匈奴對中原的侵擾仍舊不斷。
為此,漢朝又進一步完善了長城的防禦機制,增加了天田、虎落等機關。所謂天田,就是城牆前灑下一片沙子,以便透過留下的腳印及時捕捉到敵軍的動向。
而虎落就是從天而降的尖刺型武器,可以有效抵擋部分敵人的進攻。
關於長城到底防住了什麼,顯而易見。自此,匈奴對中原地區的掠奪已經非常困難了。
既知中原不可輕易掠奪,這些遊牧民族便只好另尋目標。
長城害慘了歐洲?
美國的一位歷史學家巴菲爾德先生在《危險的邊境:遊牧帝國與中國》寫道:
“秦始皇修築長城,使遊牧帝國不得不將關注點放在曾經不屑一顧的歐洲諸國身上,從而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的侵略之潮。”
歐洲史中也這樣講道:
“忽然從東方出現了一群騎兵,這些騎兵一路上所向無敵,幾乎打得歐洲各國毫無還手之力。”
這些騎兵因為中原不可侵犯轉,而將矛頭指向了歐洲。
這話不假,但是如果說歐洲是被長城害慘的,還需細細推敲。
逐漸強盛起來的匈奴,被長城隔絕在外之後,向西進犯歐洲。歐洲的東哥特以及羅馬帝國被打得無力招架;契丹和突厥族在中原慘敗後,進而選擇了西亞以及歐洲。
而由成吉思汗代表的蒙古短短几十年,發動了三次戰爭,打擊了花剌子模、欽察、斡羅斯、波蘭、埃及等國家。
由此可看,遊牧民族被長城隔絕在外之後選擇了歐洲,但是歐洲沒有長城這種能夠阻隔的建築,因而毫無招架之力。
單從這一點來看,遊牧民族進攻歐洲確是有長城的原因,但這絕不是主要原因。
且不說在我國秦漢時期已經實現了統一,能夠一致對外抵抗侵擾。
而當時的歐洲卻仍舊是一盤散沙分為多個國家,還是農奴制社會而且不擅長作戰。
在遊牧民族的鐵騎侵擾之下依然是各自為戰,因此逐一擊破對於遊牧民族來說輕而易舉。
秦始皇重修建長城的目的不在禍水東引,而是為了自身安全。
假使長城不曾被修建,假使遊牧民族的鐵蹄踏入了中原。
歐洲又如何可以確信,遊牧民族就會就此滿足而放棄當時能給輕而易舉征服的歐洲?
世人皆知,統治者的野心是極大的!
他們永遠不會滿足現狀,眼睛所看永遠是遠方,是未來能夠納入自己統治的待征服的領域。
小結
於我們而言,長城的修建歷經多個的時期,是歷代歷朝統治者堅持的結果。
中國能夠一次又一次的抵禦外族侵擾,絕對不是偶然!
不管世人評價如何,在修建長城的這件事情上卻從未懈怠。
儘管只有7.8米高的長城,卻堅實守護了傳承至今的華夏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