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借荊州,就是一筆糊塗賬,因為孫權與劉備私下達成的政治協議沒人知道。
《三國志 魯肅傳》:後備詣京見權,求都督荊州,惟肅勸權借之,共拒曹公。曹公聞權以土地業備,方作書,落筆於地。 《三國志 二先主傳》引《江表傳》:周瑜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給備。備別立營於油江口,改名為公安。劉表吏士見從北軍,多叛來投備。備以瑜所給地少,不足以安民,從權借荊州數郡。
《魯肅傳》中說劉備請求都督荊州,《江表傳》中說劉備向孫權借荊州數郡。
從歷史來看,劉備只借了南郡。
赤壁之戰後,周瑜奪取了南郡,劉備則南渡長江奪取了荊南四郡(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周瑜將南郡長江南岸的土地分給了劉備,劉備在公安縣建立了治所。
周瑜去世後,劉備向孫權請求都督荊州,魯肅勸孫權將荊州借給劉備,以便一起抵禦曹操,曹操得知孫權用土地資助劉備,震驚得把筆都掉在地下。
劉備
荊州在劉表時期共有七郡,分別是: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
曹操南下荊州時,劉琮投降,理論上原來劉表的地盤都歸屬曹操,赤壁之戰及南郡之戰後,曹操大敗,歸屬於曹操的荊州七郡只剩下一個南陽郡。
其他六郡,周瑜佔了南郡,劉備佔了荊南四郡,至於江夏郡,則是三家共同佔有。
重點說一下江夏郡,赤壁之戰前,孫權就攻殺了劉表任命的江夏太守黃祖,佔據了一部分江夏郡。
劉琦在黃祖被殺後,擔任江夏太守,他也佔據一部分江夏郡,赤壁之戰前,劉備就是投靠夏口的劉琦,劉琦去世後,他的地盤歸屬於劉備。
曹操南下後,也佔據了一部分江夏郡,主要是江北的土地。
從這些實際分析來看:所謂的劉備借荊州,其實就是借南郡,因為孫權只有南郡可以借給劉備。
三分荊州
借了南郡之後,劉備就佔據荊州七郡中的五個郡(南郡、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成為赤壁之戰後最大的贏家。
《三國志 魯肅傳》:備既定益州,權求長沙、零、桂,備不承旨,權遣呂蒙率眾進取。備聞,自還公安,遣羽爭三郡。
劉備平定益州後,孫權要求劉備歸還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
劉備明明借的是南郡,為什麼孫權要求劉備歸還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三個郡?
《三國志 魯肅傳》:肅因責數羽曰:“國家區區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軍敗遠來,無以為資故也。今已得益州,既無奉還之意,但求三郡,又不從命。
《魯肅傳》中還記載魯肅責備關羽說:我們國家真誠地將土地借給你們,是因為你們敗退從遠地而來,沒有立身資本。現在已經佔據益州,既然沒有歸還荊州的意思,那麼就只求你們歸還三郡,而你們又不聽從。
這說明孫權最初要求劉備歸還荊州(南郡),但劉備不同意,於是劉備退而求次,要求劉備歸還三郡,劉備還是不願意,劉備為什麼不願意?
這應該與劉備和孫權私下談好的政治協議有關,而且從歷史來看,自從劉備借了南郡之後,原本歸屬劉備的部分江夏郡也沒了,猜測是還給孫權了。
孫權
劉備到底是怎麼跟孫權協商借南郡的已經變成了一筆糊塗帳,沒人說得清。
以孫權的意思來看,似乎是用一個南郡來換劉備的三個郡,劉備不同意,還親自率軍從益州趕到荊州與孫權對峙,準備爭三郡。
最終在曹操的壓力之下,劉備讓了一步,把長沙郡和桂陽郡劃給了孫權,這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湘水劃界,雙方以湘水為界,湘水以東的長沙郡和桂陽郡歸屬孫權,湘水以西的零陵郡和武陵郡歸屬劉備。
表面上看湘水劃界,讓雙方的矛盾解決了,實際上雙方都不滿意,才有後來孫權趁孫權攻打襄樊之時偷襲荊州。
事實上關於劉備到底有沒有借荊州也是有爭議的,幾乎所有劉備借荊州的記載都出自吳書。
《三國志 程普傳》:周瑜卒,代領南郡太守。權分荊州與劉備,普復還領江夏,遷蕩寇將軍,卒。 《三國志 呂蒙傳》:孫權與陸遜論周瑜、魯肅及蒙曰:......(子敬)後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損其二長也。
《程普傳》記載孫權分荊州之地給劉備,《呂蒙傳》記載魯肅曾勸孫權借地給劉備,包括前面提到的《魯肅傳》和《江表傳》,全部是吳書說劉備借荊州。
劉備借荊州就是一筆糊塗帳
《魯肅傳》中說劉備請求都督荊州,《江表傳》中說劉備向孫權借荊州數郡。所有的記載都沒說清楚劉備到底借了哪裡?借南郡還是靠歷史發展來推斷的。
史書有太多矛盾的地方,比如史書明確記載劉備奪取了荊州南四郡。
《三國志 先主傳》:先主表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皆降。
但實際上荊南四郡並非劉備完全控制,孫權在荊南也有部分勢力範圍。
《三國志 周瑜傳》:權拜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以下雋、漢昌、劉陽、州陵為奉邑,屯據江陵。
南郡之戰後,周瑜被任命為南郡太守,以下雋、漢昌、劉陽、州陵為食邑,除了州陵之外,其餘三郡均為長沙郡轄地。
魯肅勸孫權借荊州
周瑜去世後,這4個縣的食邑又被封給魯肅,說明這4個縣是東吳實控的。
其實在赤壁之戰和南郡之戰後,劉備與孫權的實控區是縱橫交錯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實際情況比史書上記載得複雜得多。
《三國志 先主傳》:二十年,孫權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報欲得荊州。先主言: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權忿之,乃遣呂蒙襲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劉備奪取益州後,孫權派人向劉備討要荊州,劉備說:要等我得到涼州之後,一定把荊州還給你們。
從劉備的這句話來說,他肯定是向孫權借了荊州某地,但劉備認為自己不算借,因此極力開脫。
魯肅也曾用同樣的話來說關羽,關羽也沒有否認借荊州,可見借荊州不假,但雙方的協議是什麼,沒人搞得清楚,現在變成了雙方各執一詞。
劉備和孫權各執一詞
孫權就見討不來荊州(南郡),就發兵奪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為什麼孫權不奪南郡?
應該是難度太大,南郡是關羽親自鎮守的,當年周瑜攻打南郡,打了一年才奪取,關羽鎮守荊州多年,江陵城防又加固了,再加上關羽防守嚴密,打荊州四郡相對容易些。
經湘水劃界後,雙方縱橫交錯的實控區變得清晰起來,湘水以東歸孫權,湘水以西歸劉備,但還是沒有解決雙方的實質問題。
所謂的劉備借荊州,到了今天仍然是一筆糊塗帳,各種爭議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