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與小說批評”欄目主持人:陳洪
本期的“小說與小說批評”欄目刊載三篇文章,作者一老帶二新。
“老”者是歐陽健先生,今年八十有三,馳騁於小說研究領域近半個世紀,而依然力作頻出,可謂老當益壯。這次他刊發的論文為《“劉銓福題跋”的鑑核》,又是紅學圈內帶有震撼力的話題。紅學領域相當一段時間呈現波瀾不驚的局面,從學術角度看,利還是弊,可以討論。歐陽兄此文涉及甲戌本的文獻辨偽,其風格依然如老吏斷案般犀利。對於他的結論,肯定是見仁見智,但爭論是學術進步的重要動力,本刊歡迎就此展開深入的討論。
兩位新銳之作——李麗平以跨學科視野從小說考察儒家司法文化,于丹試圖揭示一類作品的情節範型——也都顯示出創新的努力。
“劉銓福題跋”的鑑核歐陽健
《歧路燈》與“春秋決獄”淵源關係研究李麗平
由恩情到愛情:古代小說人神戀的一個範型于丹
“詩學與詞學”欄目 主持人:羅振亞
詩歌研究唯有相容“顯微鏡”的透視之力與“望遠鏡”的統攝之功,微觀細讀和宏觀掃描結合,方可達成真正的繁榮,本期三篇文章即體現了著這樣的結構狀態。
姜玉琴的《作者、隱含作者與角色設定——論穆旦的<詩八首>》與董迎春的《<太陽,你是父親的好女兒>:從幻象至錯亂》均屬文字細讀,前者在“老”物件中出新意,指認《詩八首》是源於西方某種宗教哲學理念建構的現代愛情故事模本,有異於抒情的敘述本質,判斷大膽,自成一家;後者在肯定海子完成對命運、“大詩”的審美化確認同時,提醒其錯亂、迷狂的撕裂話語值得警惕,態度辯證,批判意識自覺;宋寶偉的《當代詩學的現代化與本土化》則在梳理中國新詩和西方詩學關係歷史的基礎上,提出當代詩學具有將傳統資源現代化與西方資源本土化的雙重使命,立論平穩,思想縝密。
三篇文章表明詩歌研究仍有許多可待拓展的空間,文字的闡釋價值並不僅僅在闡釋本身,有時就隱含在闡釋過程中。
作者、隱含作者與角色設定
——論穆旦的《詩八首》姜玉琴
《太陽,你是父親的好女兒》:從幻象至錯亂 董迎春
當代詩學的現代化與本土化宋寶偉
“重大專案成果”欄目 主持人:季進
本人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案“中國當代文學海外傳播文獻整理與研究(1949—2019)”,基於英語世界中國當代文學譯介與傳播的歷史實踐與豐富文獻,希望以一種全新的跨文化視野對中國當代文學的海外傳播進行總體論述,主要包括文獻學研究、總體性研究與對策性研究三方面的內容。
這裡發表的四篇文章是該課題的部分中期研究成果。拙文從世界文學、全球史視野、歐洲地方化、“巴爾幹化”與“克里奧爾化”等方面展開反思;餘夏雲圍繞《華語文學十五家》展開對“華語語系文學”論述的重新思考;鹿佳妮、姜智芹對“70後”作家作品的海外譯介進行了系統的梳理與論述;於亞晶、邵璐以英語網站“武俠世界”中的《巫界術士》英譯為例,討論了網路文學翻譯的一些重要問題。
這些成果僅僅代表了課題組成員關於跨文化、跨學科背景下當代文學海外傳播的初步思考與成果,期待得到學界同仁的大力指教。
海外中國當代文學翻譯與研究的理論反思 季進
幽暗的華語,褶皺的歷史
——從張松建《華語文學十五家》談起 餘夏雲
新世紀以來“70後”作家作品的海外傳播與接受 鹿佳妮 姜智芹
基於讀者評論的網路翻譯文學評價研究
——以Wuxiaworld中的《巫界術士》英譯為例 於亞晶 邵 璐
[文化視角]
何妨寂寞老空山
——清代底層知識分子的衰世微吟 王振良
“詩境說”探源新見
——臺律融合視野下的中晚唐江南士僧交遊 李華偉
關帝信仰與韓國近代新興宗教甑山教[韓]金 鐸 著 孫勇進 譯
[文學文獻]
饒宗頤《詞集考》與20世紀詞學專科目錄的成熟 陳水雲白忠俊
《文學與文化》2023年1、2、3、4期總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