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父子坐擁長安,他的勢力範圍內尚存在兩股比較大的勢力,一個是河北的竇建德,一個是位於河南的王世充。
這兩個人也都互不服氣,還經常給對方打個偷拳,互相侵軋一下。
面對兩個頑敵,有人主張先滅掉竇建德。
因為竇建德在河北,滅掉他,就能使李唐首先統一北方。
但李世民不同意這個觀點,他說王世充在長江以北,地處中原,也屬於北方範疇。
李世民決定先收拾王世充。
李世民的戰略眼光還是很正確的,第一,就距離來說,竇建德遠而王世充近,舍近打遠勞民傷財不說,還容易腹背受敵。
第二,竇建德在河北的地盤大,兵力多,而王世充的人馬都集中在洛陽附近,只要打一個殲滅戰,就能吃掉他。
第三,洛陽是隋朝的另一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戰略位置極其重要。拿下洛陽,不但鼓舞士氣,從戰略層面來講也是必要的,他能給長安遙相呼應,互為犄角。
倒黴蛋王世充就這樣被李世民盯上了。
不過王世充不是軟柿子,這人奸詐狡猾,心狠手辣,他原是胡人後裔,本姓支,祖籍在西域。
他父親很小的時候隨母親改嫁到長安附近的王姐,於是他父親改姓王,他也就姓王了。
王世充自由聰明,博覽群書,憑著胡人血統中的不安分,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想做官,後來還真當上了江都丞兼宮監,並受到隋煬帝楊廣的器重。
東都洛陽被李密瓦崗軍圍困的時候,王世充是哪裡的守將,他被李密很是蹂躪了一番,幸虧宇文化及幫忙,才瞅著機會打敗了李密,還趁機擴大了自己的地盤。
李淵稱帝的第二年,王世充也在洛陽稱帝,國號鄭。
雖然王世充打敗了瓦崗軍,得到了他的部分將士,但他的兵源複雜,沒有凝聚力。一方面是楊廣的名聲臭,另一方面王世充不得人心。
像是瓦崗寨的大將秦瓊、程咬金(程知節)、羅士信,這些人如同當年跟著曹操混的關羽,一旦有變化就會離開他,果真如此,他們見李世民來到竟明目張膽地跑到李世民那裡去了。
王世充雖然經營洛陽多年,但都威懾他的心狠手辣,所以內部並不團結,他在洛陽的人脈廣,但洛陽以外就不行了。更讓他鬧心的是,他的主力部隊都是江都士卒,水戰行,陸戰就不行了。
李世民說幹就幹,率領兵馬趕到了離洛陽一百里左右的新安與王世充對峙,尋找機會給王世充決戰。
新安東面的慈澗是進攻洛陽的必經之路,李世民派羅士信圍困慈澗,他自己則帶著幾個人到前線偵察敵情,結果遇見了王世充的三萬人馬鋪天蓋地壓了過來。
李世民果然有帝王範兒,竟然毫不害怕,張弓搭箭,左右馳射,還順手把王世充的左建威將軍燕琪給擒了,還奇蹟般地殺出了重圍。
這也太不給王世充面子了,仗著自己天命在身殺不死就橫衝直撞,讓對手情何以堪。
雖然,王世充取得了一點小小的成績,但他明白李唐軍隊十幾萬人馬呢,還是趕緊撤回去防守吧。
王世充安排重點地方重點守護,還在外圍佈置了重兵,他把洛陽弄得跟鐵桶一樣。
面對王世充的鐵桶戰術,李世民也不客氣,安排了五路人馬來破防。他親率主力,駐紮在洛陽城北面的北邙山,牽制王世充,使其首尾難顧。
此時,洛陽已經被李世民變成了一座孤城。
武德三年(620年)八九月份的時候,李世民開始發飆了!黃君漢攻佔回洛城今洛陽市孟津區東),並且擊退了王世充大鄭太子王玄應的援軍,劉德威攻下懷州,行軍總管史萬寶率軍打到了洛陽南面的龍門,上顧公王君廓則佔據了管城(今鄭州)。
王世充手下的大小官員見唐是勢如破竹,風向標一轉都跑到李世民那裡聽差去了。
鄧州、顯州、尉州、夏州、陳州、隨州等32個州縣都改弦易轍,洛陽已經完全處於孤立狀態。
成了甕中之鱉的王世充還天真地想和李世民和談,哪裡知道此刻他已經沒有了任何資本。
王世充隔河向李世民喊話:“秦王殿下,你們李唐在關中,我在河南,我們井水不犯河水,我又沒去招惹你,你帶兵打過來,這是什麼道理?”
面對敗軍之將,李世民對王世充有些不屑,懶得搭理,派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士急跟他對話:“識時務者為俊傑,現在你就是欠收拾!”
“我們都放下武器講和吧,對你我都有好處。”
兵臨城下,這時候想講和,晚了。
李世民也不急於攻打,而是把洛陽外圍的那些城池都逐漸拔掉,唐軍把洛陽裡三層外三層地圍成了鐵桶。
這下好了,當初王世充把自己的洛陽防守成鐵桶,現在卻被李世民圍成了鐵桶,經過一年多的時間,王世充沒糧了。
眼看機會來了,可這時候卻出事了,竇建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