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1年7月,稱帝僅僅3個月的劉備大舉伐吳(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經過進攻、相持之後,歷經15個月,陸遜火燒連營,蜀軍幾乎全軍覆沒,劉備僅以身免,逃回永安(白帝城),223年劉備病逝。後世論者,大多批評劉備以怒興師,不顧群臣反對,發動夷陵之戰導致軍敗國危,蜀國從此只能偏安一隅。讀歷史有時候不能人云亦云,應有自己的觀點和態度。現在提出一個問題:如果你是劉備,在稱帝后你會選擇伐吳還是伐魏?要做出選擇,我們要有代入感,清楚劉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劉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一、劉備是一個講究“信義”的人,“信義”是劉備在亂世當中立足的最大憑仗。
先不說劉備和關羽、張飛的感情,先說說其他人:荊州十萬百姓。劉琮瞞著劉備投降後,劉備只好南下江陵,很多荊州士人百姓不願投降的,都跟隨劉備。曹操騎兵全速追擊,當時大家都勸說劉備率軍逃走,劉備不忍棄之,所以被曹操追上,遭遇當陽大敗。
當年徐庶跟隨劉備比諸葛亮更早,曹操南下抓了徐庶的母親,劉備選擇放徐庶到曹操陣營,劉備明知道徐庶是去自己敵對的陣營,但是他沒有選擇殺了徐庶,而是放他離開。
關羽失荊州,被擒殺,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糜竺的弟弟糜芳和傅士仁的投降。糜竺為此把自己綁起來向劉備請罪,劉備說:弟弟的罪與你這個兄長有什麼關係呢,但一年後糜竺還是愧恨而死。
夷陵戰敗後,駐紮江北的黃權不得以投降曹魏,有人建議劉備把黃權的家人抓起來。劉備說:是我對不起黃權,不是黃權對不起我,繼續善待黃權的家人,蜀漢亡國之後,黃權之子殉國而死。
對待普通百姓,其他人劉備都是以誠待之,何況於關羽、張飛這兩個生死兄弟。知乎上有個網友的評論非常感人:
從我一無所有的時候就不離不棄,面對高官厚祿和美女不為所動,讓人打的狗一樣到處亂竄還堅信我能興復漢室,從二十多歲的憤青和我一起打到五六十鬍子都白了的兄弟被殺了你讓我不報仇?
二、劉備是一個燕趙男兒,有英雄之氣
《三國演義》裡劉備成了一個哭哭啼啼的人,這是為了塑造劉備仁義的形象進行的渲染。其實劉備是一個脾氣有些“暴躁”的燕趙男兒,演義裡有一個橋段是張翼德怒鞭督郵,歷史上怒鞭督郵的是劉備,根本不是張飛!
燕趙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劉備又生長在邊境之地,性格中自然有嫉惡如仇,恩怨分明的成分。面對孫權背盟,襲取荊州,殺害關羽的行徑,劉備怎麼可能什麼都不做。東吳襲取荊州是在公元219年,之後孫權並沒有收斂,後來孫權拜周泰為漢中太守。這表明孫權雖然得了荊州,但是還在惦記益州、漢中,所以難道要讓劉備去向孫權談判、求和?
三、夷陵之戰劉備已是英雄遲暮
劉備生於161年,到221年,劉備已經過了花甲之年。早年一起戰鬥的兄弟、敵人都已作古,關羽、張飛、曹操……
苦苦奮鬥幾十年,曹丕篡漢稱帝,自己也終於成就了一番事業。為了畢生的理想,總需要做些什麼,伐魏不是師出無名,但是成功的可能性太低,所以伐吳成了劉備唯一的選擇。
伐魏並不現實
劉備決定伐吳的時候,趙雲態度堅決的反對:國賊是曹操,並不是孫權,滅了曹魏之後,東吳孫權自然會臣服。應先攻佔關中,佔據黃河、渭水上游以討伐逆賊,那麼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趙雲說的並非沒有道理,當年劉邦也是從漢中突襲三秦,然後和項羽長時間爭鬥,最終奪取天下。
但其實伐魏並不現實。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來看看當時魏國重要謀士劉曄是如何分析的。劉備稱帝后,魏文帝曹丕召叢集臣討論當前形勢,分析劉備會不會東征伐吳。大家都說:“蜀漢國小力弱,名將只有關羽,關羽敗亡,全國振恐,沒有力量再戰。”
劉曄提出不同意見,他說:“蜀國雖然弱小,但是劉備是在關羽死後稱帝,他要顯示武力,表示還有力量,一定會東伐。再說劉備與關羽,名義上為君臣,而恩情比父子還親,肯定會興兵為關羽報仇。”
其實,劉曄沒好意思明說,劉備一直宣稱自己是漢室正統,稱帝后必然討伐叛逆,以表示有統一天下的力量。但是伐魏,實力不足,伐吳順理成章,而且劉備認為能成功。
首先,魏強吳弱,益州、漢中之地是易守難攻的,後來諸葛亮的北伐已經證明伐魏想成功太難了。其次,當時吳蜀聯盟已經破裂,如果劉備伐魏,孫權肯定會趁機進攻益州,關羽失荊州是殷鑑不遠的例子。所以,伐魏看上去是正確的選擇,但並不現實。
從夷陵之戰發展過程來看,伐吳戰略上沒有問題,失敗是由於戰術上出了問題。劉備伐吳,曹丕並沒有出兵,而是在觀望;夷陵之戰前期,劉備也取得了一定的戰果,只是後來被陸遜找準了機會,發現了劉備的弱點,才最終導致失敗。
因此,如果我是劉備,我也會選擇伐吳,而且不會接受別人的意見。僅僅因為關羽之死,荊州之失,我就有一萬個理由踏平東吳,奪回荊州!你呢,如果你是劉備你會怎麼選擇?
參考:《三國志》、呂思勉《三國史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