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清兩朝,有一個十分令人值得深思的反差現象,即明朝猖獗氾濫的倭寇之亂,到了清朝之後似乎就立馬銷聲匿跡了。
尤其在甲午戰爭之前,清朝沿海幾乎沒有倭寇為亂的相關記載,明朝時成群結隊襲擾東南的日本浪人難覓蹤影。
造成這一區別的原因是否在於清朝統治整體上相對於明朝更為成功?還是說背後有其他鮮為人知的因素?
(一)倭寇禍起日本南北朝 海禁政策火上澆油
說起倭寇的形象,人們第一印象就在腦海中浮現出揮舞鋒利長刀的日本武士,如入無人之境一般在東南沿海燒殺搶掠。
從歷史上看,自元朝末年開始,倭寇就成為沿海諸省的一大禍患,到了明朝中期以後,倭寇之亂愈演愈烈,往往幾十人到幾百人的小隊倭寇就能輕易擊穿明朝脆弱的防線。
例如在1555年,明實錄記載了一夥百餘人左右的倭寇先在浙江沿海騷擾,爾後接連擊敗人數遠比自己多的官軍,橫掃江南,一路打到了南京城下,最後還是由崇明島士民組成的“沙兵”才艱難消滅這股賊寇,堪稱明朝建國以來少見的奇恥大辱。
倭寇之所以如此肆虐,首要原因當然離不開日本國內的動盪局勢。
自1336年開始,日本國內南北分裂,進入所謂南北朝時代,其中南朝政權的領主、武士為了能夠招兵買馬、擴充實力,開始將目光盯上了中國富庶的東南沿海,派出船隻穿越大海前來劫掠。
隨著明朝完成統一,訓練有素的明軍對倭寇進行了強有力的打擊。其中在永樂17年發生的望海堝之戰之中,遼東數千倭寇被官軍痛殲,使得倭寇的劫掠陷入了低潮。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1467年日本爆發應仁之亂,從此戰國時代拉開序幕,整個日本分裂為大大小小的政權互相攻伐作戰,眾多西南地區的領主重操舊業,派遣武士繼續前往中國沿海展開搶掠活動。
與此同時,明朝在海禁上面採取的空前嚴厲措施也產生了巨大的副作用。
明朝剛建立就採取了片板不得下海的舉措,中外貿易的合法渠道只侷限在小規模的朝貢上面,根本無法滿足商販與沿海民眾的需求,到了嘉靖初年又關閉了寧波市舶司、摧毀了民間走私基地。
由此使得眾多沿海失去了生機的商民、漁民鋌而走險加入到了倭寇的行當裡面,雙方狼狽為奸共同為患。
正如嘉靖一朝的名臣徐階所描述的那樣,當時由日本人組成的“真倭”不過十分之三的比例,大部分是由沿海民眾組成的“假倭”。
明白了明代倭寇猖獗的原因,自然也就不難搞懂清朝倭寇銷聲匿跡的原委。
公元1603年,隨著德川家康建立幕府,確立起了為期200多年的江戶時代,日本趨於穩定下來。
特別是自1623年起,日本頒佈了極為嚴格的鎖國政策,不但嚴厲限制任何往來日本經商的外國船隻,更關鍵的是禁止日本國內一切人出海貿易,違者除以死刑,這一舉措從根源上阻斷了那些浪人武士前往中國劫掠的路徑,迫使這些“真倭”只能規規矩矩地留在國內。
再看清朝方面,清初鄭氏政權長期在臺灣割據襲擊沿海,滿清則採取了針鋒相對的遷界禁海措施,將沿海數十公里的居民遷徙到內地,在沿海建立大片無人區,斷絕了鄭氏政權的補給,並且建立了專門的水師警備海面,自損八百、殺敵一千,成功起到了重挫敵人的作用,閩浙海面上的“假倭”勢力自此一蹶不振。
此外,清朝也懂得堵不如疏的道理,當臺灣平定後,清朝適時地宣佈開放海禁,創立了閩、粵、浙、蘇四處海關,開放範圍遠多於明朝隆慶開關,令沿海民眾得以有了喘息之機。
不過倭寇的消失並不等同於海患的滅絕,清朝前期海面的平靜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清朝相對高效的邊防體制與富有戰力的官軍。
當清軍與明軍一樣走上了腐化墮落之路時,海患陰影也就捲土重來。
(二)東南倭寇消失 華南海盜大規模崛起
在電影加勒比海盜裡面,一位臉上塗著濃脂、目光兇狠凌厲的東方女海盜給眾多影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據瞭解,這位女海盜正是清朝嘉慶年間大名鼎鼎、橫掃華南的鄭一嫂。
前面提到,沿海倭寇當中華人數量佔到了多數,隨著清朝人口暴漲,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而沿海民眾多處於山地丘陵之間,耕地資源根本不足以養活自己,於是不少人選擇違反朝廷禁令出海從事海盜營生。
恰好乾隆後期,越南西山政權與南方阮氏家族之間爆發內戰,他們以重金誘惑華南附近海盜前來充當打手、襲擊敵人,按照軍功進行賞賜。
於是原先七零八落的海盜武裝,經歷了數十年越南內戰的洗禮後有了質的改變,武器、訓練水平遠遠超過了清朝官軍水準。
西山政權覆滅後,這批失去了僱主的海盜轉而將目標對準了華南沿海,駕駛著高大戰船、使用精良火炮的海盜們將腐朽不堪的清朝水師打得狼狽不堪,其中又以鄭一領導的紅旗幫海盜最為強大,人數達到萬人,在沿海佔島為王,巔峰期擁有260艘船隻、1315尊大炮、兩千餘件各式兵器,堪稱華南海上霸主。
鄭一本人死後,他的妻子石氏繼承了原有勢力,也就是加勒比海盜裡面的鄭一嫂,她於1810年同清朝兩廣總督談判招安,當上了三品誥命夫人。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海盜裡面的大部分人員都被予以遣散,如果清朝方面有足夠膽略將這批海盜改造為正規水師,以此為契機同西方列強進行海上軍備競賽,重視海上軍事力量建設,那麼或許30年後的鴉片戰爭結局能夠有所不同。